分享到:

通讯:“奶业振兴”:内蒙古用民族传统奶制品特色觅国内国际市场

通讯:“奶业振兴”:内蒙古用民族传统奶制品特色觅国内国际市场

2020年10月20日 18:40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通讯:“奶业振兴”:内蒙古用民族传统奶制品特色觅国内国际市场
    图为中国目前最大礼仪奶酪。 牡丹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10月20日电 题:“奶业振兴”:内蒙古用民族传统奶制品特色觅国内国际市场

  中新网记者李爱平

  “我出生在呼伦贝尔草原,儿时最难忘的是额吉(母亲)用鲜奶制作的各种风味奶食,让我百吃不厌、回味无穷。”43岁的包芙蓉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的蒙古族牧民。

  20日,包芙蓉在接受中新网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长大后,越来越眷恋那种传统味道,心中萌发了传承蒙古族传统奶制品加工制作技艺的想法。”

  2017年,包芙蓉带领5户牧民成立了“巴尔虎塔拉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租赁了2万亩草场,先后投入45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新建了800平方米的奶牛饲养棚圈、400平方米的奶制品加工厂房,成功注册了“巴尔虎塔拉”“巴尔虎额吉”等11个商标。

图为中国目前最大礼仪奶酪。 牡丹 摄
图为中国目前最大礼仪奶酪。 牡丹 摄

  包芙蓉说,截至目前,“巴尔虎塔拉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产品种类有20余种,主要采取口口相传、线上线下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现在市场非常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如果货源充足,下一步可考虑打开国际市场。”包芙蓉如是表示。

  包芙蓉的这一举动,也与内蒙古开启的“奶业振兴”一脉相承。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表示,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潜力,要推动民族传统奶食品走向国内国际大市场。

  来自锡林郭勒盟官方的消息显示,拥有内蒙古四分之一天然大牧场的该盟,目前有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和小作坊6800余家,从业5万余人,22种主要奶制品已销往国内外。

  值得一提的是,素有“皇家牧场”之称的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近日,由当地奶制品企业生产的211块铸花奶酪块拼接组成的礼仪奶酪被记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为中国国内目前最大的礼仪奶酪,引发外界持续关注。

  专家认为,镶黄旗的这一举动,对于拓展当地民族传统奶制品知名度意义很大。

  “民族传统奶制品需要不断创新、学习,让中国各地民众都能有好的口感。”蒙德是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唐思阁奶食品手工坊”负责人,20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作为巴彦淖尔市民族传统奶制品第三代传承人的他说:“为了把民族传统奶食品做好做精,我和家人曾到蒙古国考察学习蒙古族传统奶食品加工方法。目前,创新品种研发,产品种类已达30多种。”

图为包芙蓉谈民族传统奶制品。 田伟 摄
图为包芙蓉谈民族传统奶制品。 田伟 摄

  “目前我们的代理商有130多位,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蒙德介绍说,下一步,将在中国一线城市进行大力度地拓展。

  用民族传统奶制品特色觅国内国际市场,是内蒙古官方在“奶业振兴”中的重要一环。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白清元表示,内蒙古将挖掘民族奶食非遗文化,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保护研究,举办传统奶食制作技能比赛,推出一批传承人,扩大传统奶制品的美誉度、影响力。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孙梅君认为,内蒙古是中国乳业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奶源基地和乳业发展的良好基础。民族传统乳业是内蒙古的特色产业,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民族乳业规范发展、转型升级。(完)

【编辑:周驰】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