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福建宁德乡村“蝶变”:从交通闭塞到游人如织

福建宁德乡村“蝶变”:从交通闭塞到游人如织

2021年08月12日 11:54 来源:中国新闻网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福建宁德乡村“蝶变”:从交通闭塞到游人如织
    图为桃花溪村全貌。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中新网宁德8月12日电 (阮传龙 叶茂)盛夏时节的福建宁德市蕉城区霍童镇桃花溪村,绿树荫映、繁花簇拥,整洁的村道旁,坐落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广场上、墙岩上,一幅幅抗战英雄壁雕画栩栩如生,散发着浓烈的红色文化气息。

图为村道旁坐落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村道旁坐落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以前村落山高路险、交通闭塞,房子就几栋。”村民陈招象感叹称,这几年变化太大了,宽阔的道路直达村落,大家都回来盖房子,年轻人也回村创业,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他的女儿还在展陈馆当起了讲解员。

  桃花溪村是闽东重要革命根据地之一,因古时村中桃树甚多,村后有山涧小溪,故名桃花溪村。该村是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的诞生地和北上抗日出发地,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闽东革命先烈都曾在此留下过战斗足迹。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过去,桃花溪村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经商,村里多是老人,为闽东典型的山区留守村。随着蕉城区九都镇至虎贝镇红色旅游公路的开通,桃花溪村因地制宜探索红色旅游新模式,发展观光游、餐饮、民宿等项目。

  站在桃花溪村中的红军广场眺望,不远处是一座矗立在高处、占地面积近2300平方米的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陈列馆。村中,“红军餐厅”“红军食堂”以及修复后的叶飞、阮英平等革命领导人旧居、师部旧址,游人如织。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绿树荫映。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绿树荫映。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生意越来越好。”“红军餐厅”负责人陈华霖告诉记者,以前村民基本没有收入,都是靠砍柴火、种毛竹维持生计,现在餐厅员工都是村里人,生活愈发幸福。

  红色旅游带动桃花溪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位、社会团体、游客到桃花溪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教育,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约3.5万多人。同时,该村积极带动村民种植玉米、中草药、水蜜桃等产物,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6年的0.16万元(人民币,下同)增至2020年的1.68万元。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桃花溪村党支部书记陈华敏表示,将继续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桃花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

  距离桃花溪28公里的蕉城区八都镇溪池村,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就成了蕉城市民休闲娱乐的打卡地。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特色水果种植。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图为八都镇溪池村特色水果种植。 蕉城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从高空俯瞰,蕉城“母亲河”霍童溪绕村而过,在溪池段形成天然的“S”形,溪两岸鹅卵石色泽黑白分布,构成一幅完美的天然太极图。村中,亲水木栈道、烧烤园、户外拓展、沙滩足球、跑马场、星空屋等旅游项目,充分发挥了太极地理形态特征及金色沙滩的生态环境。

  村民林清波说,现在的溪池游已成为“八都游”乃至“蕉城游”的一个热点,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村民也因此过上了“丰收”的日子。

  溪池村坐落霍童溪畔,虽然地理条件优越,但一直以来困于交通问题,村民生活几十年不变样。“那时候我们这里没有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车都过不了。”溪池村73岁老支书阮华全说,村民只能靠上山砍柴火,还有种田与养些鸡鸭来维持生活。

  变地域限制为地域优势,溪池村吸引企业进村、鼓励能人回村创业,增强生产发展能力;借助高速互通口的便利交通,发展观光游玩。

  溪池村党支部副书记阮道财告诉记者,溪池村节假日期间每天游客接纳量可达3000人次,年接待游客逾20万人次,农民纯收入和村集体经济逐年提高,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房,去年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2.09万元。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茶果也成为溪池村的经济支柱产业。除300亩茶叶外,依托合作社引进果园配套基础设施,种植夏橙、红心蜜柚等特色水果600多亩,年产量200多吨,年综合产值达130多万元。通过农旅结合,溪池村2021年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并带动村民增收。

  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溪池村已上榜“国家森林乡村”“福建省森林村庄”。溪池村党支部书记吴元邦表示,将持续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全面打造以“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为主导的发展新局面,绘就一幅强村富民的“新画卷”。(完)

【编辑:李玉素】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