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盲目“豪赌” 钢市前景堪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钢企盲目“豪赌” 钢市前景堪忧
2009年11月05日 10:11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钢铁生产热火朝天,钢企疯狂储备粮草,而钢市严重供大于求,钢铁行业出现的这场豪赌令权威人士感到忧虑。

  “超量进口铁矿石是钢铁行业应引起关注的重大问题。”11月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他告诉记者,经中钢协了解,这些铁矿石80%左右是企业库存,大家都在今冬明春储备粮草。

  当天,中钢协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进口铁矿石巨增,超过实际需求6600万吨左右,目前压港7500万吨,同期钢铁产量高达42040.06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62亿吨水平。考虑到全行业供大于求的态势有可能进一步加深,罗冰生表示,“4季度及明年初钢铁行业将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

  中钢协当天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钢铁生产总量过高。今年1—9月生产粗钢42040.06万吨,同比增加2936.88万吨,增长7.51%。1—9月粗钢平均日产153.99万吨,相当于年产粗钢5.62亿吨的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粗钢生产水平呈逐月提高的态势。由于生产总量过高,加剧了国内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市场价格低位震荡,企业经济效益下挫。”罗冰生说,同期,钢铁产品出口大幅度下降,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的拉动下,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但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大中型钢铁企业盈利下滑,亏损面扩大。

  中钢协公布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70户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1—9月实现主营业务销售收入15553.68亿元,同比下降24.39%;实现利税846.11亿元,同比下降62.55%;实现利润299.78亿元,同比下降77.65%。虽然从5月份开始行业连续盈利,但70户大中型企业中,10户亏损,同比增加3户,亏损面为14.29%,比上年同期扩大4.29个百分点。

  价格方面,国内市场今年8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8.19点,比上年同期的152.22点,下降44.03点,降幅28.93%,其中长材下降24.39%,板材下降29.19%;今年8月末与年初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3.3点比较,上升4.89点,涨幅4.73%,其中长材上涨4.86%,板材上涨6.55%。

  9月份钢材价格明显下滑,9月末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2.65点,其中板材103.63点,长材106.02点,与2008年11月末的最低价位基本持平。

  从价格发展趋势看,2008年末钢材价格处于当年低价位,今年1月份出现价格一波上扬,2月以来连续3个月下滑,整体处于低位盘整,5月以来持续三个月小幅度回升,进入8月上旬价格反弹后,中下旬回调,9月价格继续下降,目前钢材价格整体处于低位震荡调整的态势。

  在当天出席中钢协例行信息发布会时,罗冰生指出,铁矿石超量进口,贸易秩序混乱。罗冰生当着众多记者的面算了一笔账:1—9月国内生产生铁40631.21万吨,同期增产生铁增加铁矿消耗6490万吨,国内矿山铁矿石生产量61860.19万吨,折合入炉矿增产750万吨,供增产需求后仍缺口5740万吨,而1—9月实际增加进口量12325.16万吨,超过实际需求6600万吨左右。

  “这种大幅度超量进口铁矿石,根本原因是进口贸易秩序混乱。”他指出,超量进口铁矿石造成国内港口进口铁矿石大量库存积压和海运滞港待卸时间延长,并使海运费价格上涨,全行业钢铁生产成本增加。

  由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和全球经济逐渐走出金融危机阴影,钢企普遍看到了行业回暖的希望,同时行业竞争激烈,使得钢企存在一定的非理性,导致钢铁产量一路攀高,企业大规模储备粮草,最终导致目前的豪赌。

  罗冰生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应对困难和挑战应当坚持结构调整的方向,在工作重点上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强化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二是大力淘汰落后和低水平钢铁产能;三是大力推进钢铁企业改革,特别是实施企业兼并重组。希望国家有关部门把上述三个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全力推进,以实现钢铁行业的稳定健康运行和发展。

  “面对当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钢铁生产总量过高的情况,从根本上讲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把粗钢生产总量降下来。”他说,钢铁企业要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防止产能过快释放,造成严重供大于求;同时要加快淘汰落后和低水平产能,推进钢铁企业的跨地区、跨省市、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周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