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机构时代到来 加倍小心高频交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股指期货机构时代到来 加倍小心高频交易
2010年05月19日 10: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股指期货期待机构入市,期待的是套保交易能让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工具功能名至实归。但是,股指期货的机构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久闻其声而未见其影的程序化交易也可能会随着机构的进入而将股指期货推进高频交易的时代。这又不能不让人加倍小心。

  对于我国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程序化交易”总体上还是非常陌生的,而在美国以及其他一些比较成熟的发达市场,则早已随着信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入与日俱进且与日俱新的高科技竞赛。“程序化交易”不仅因其在交易决策的实时判断中避免了交易员主观情绪和心理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较好地体现了交易决策的客观化、智能化,更因其前所未有的快捷交易速度而被称为“算法交易”、“高频交易”,备受活跃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在美英等发达市场目前已占到30%以上甚至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在我国,因受到产品结构单一、交易制度不够灵活等限制,“程序化交易”虽然已经出现于商品期货套利和ETF套利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交易活动中,但目前尚不够活跃。股指期货的推出,给“程序化交易”的活跃打开了富有想象力的空间。

  程序化交易主要的卖点是在给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快速的价格发现,快速的财富集结,使得程序化交易被形容为从数学界来到金融市场的天使。然而,欧美市场引入程序化交易以来的实践告诉人们,这个备受投行、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欢迎的天使,对于另一些相对弱势的投资者群体来说,却无疑是可怕的黑天鹅。

  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频化的程序化交易,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信息不对称的扩大化。在程序化交易市场上,当投资者的买卖信息不断进入计算机的高频买卖集合,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大型投行如高盛等可以利用他们的高速计算机,在极短时间内判断出对他们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先于其他投资者交易,获取巨额利润;而普通投资者即便可以提前进入高频买卖集合,也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获取和消化全部的信息并做出准确的判断分析,这显然是对市场公平交易基础的极大冲击。

  高频化程序交易利用计算机优势,将大单指令分成许多小单指令,通过在同一时间内大量买入或连续不断地下单和撤单来欺骗交易对手,诱发跟风者的大额买单,不断地抬高买入竞价,而自己却在较高的价位沽空股票。这种做法跟我们在沪深股市发现的价格操纵手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比起人家的计算机优势来,传统的价格操纵手法无论在算法的精确性和速率上,都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这意味着目前我们的监管当局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拦截和打击市场操纵的一切努力,在强大而神秘的计算机力量的面前,也许不免会在某一天突然发现面临难以言状的尴尬。

  高频交易的骄人之处,就是有闪电之称的“快闪指令”,它使得技术派所梦寐以求的短线交易在闪电般的计算机速度中达到了短到分秒、快若闪电的迅捷境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短线交易还是高新技术的“快闪指令”,都不应简单地因为其明显的投机性特征而一概否定。不过,任何技术性市场尤其是高新技术市场都是有进入门槛的。股指期货尚且有不低的进入门槛,更何况被称为金融创新的高频交易?如果“快闪指令”之类的短线交易高新技术只是为少数机构大佬所垄断的核武器,那对市场绝大部分的投资人意味着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高频交易的“快闪指令”,在美国还有一个说法,叫作“毒手指”。就是说,交易员给计算机下达的程序化交易指令尽管理论上可能是一个最优化指令,但是,在瞬息万变的市场条件下,谁也不能保证被预置了最优化设计的程序化交易在极大的市场压力下会不会需要选择止损作为最佳临时性选择。一旦这种交易模式突然失灵却成为一呼百应的无声命令,那不就成了造成市场崩溃的“毒手指”了吗? 5月6日发生在美国华尔街的道琼斯指数瞬间暴跌近千点并引发了主要表现在欧美主要市场的全球股市的“黑天鹅效应”,引起了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的美国监管当局和市场对这个隐藏在交易规制后面的魔鬼的高度警惕和广泛关注,显然不是偶然的。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警告?

  对于股指期货来说,程序化交易如果更全面地反映期指合约跟股票现货的联系,也许不难使反映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工具性能的套利、套保、投机功能得到更全面的发挥,但这也许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良好愿望而已。如果交易者过多地追逐短到分秒、快若闪电的高频交易所带来的套利投机快感的话,由于股指期货的杠杆效应,对于手头没有股指期货这个风险管理工具的广大传统股民来说,显然将意味着更大的投资风险。(黄湘源)

参与互动(0)
【编辑:贾亦夫】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