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审计署自查不能取代外部监督——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评论:审计署自查不能取代外部监督
2009年09月04日 14:07 来源:羊城晚报   【字体:↑大 ↓小

  9月1日,审计署发布了54个中央部门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被披露的部门中首次有了审计署的名字,抽审了4个所属单位,共查出“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等5类问题。(9月2日《中国青年报》)

  自从审计署前几年刮起“审计风暴”后,“谁来审计审计署”的质疑声就没有间断过。去年10月,“审计署长沙办建豪华别墅事件”经过媒体曝光后,更是加剧了公众对审计署权力缺乏监督的焦虑。“左手监督右手”难逃护短避丑之嫌:与其他一些部门不乏违规收费、挪用经费炒股等“猛料”相比,审计署更多的只是“预算未细化、采购不规范、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等制度和操作层面的细节问题,并没有太多的实质性内容。在内外有别的态势之下,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联想到审计署“选择性公开”背后一定另有玄机。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监督应该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事实上,审计机关的外部监督并不缺乏手段。监察部可以从行政执法角度监督审计机关,财政部可以从财政监督、会计监督角度来检查监督审计机关,社会公众、新闻媒体也可以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从而形成“三位一体”的外部监督体系。

  早在2007年8月,审计署曾向国务院起草了一份报告,主动要求引入“外部监督”,邀请财政部和监察部来监督审计署。遗憾的是,两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审计署的自查自纠。“自揭”诚可贵,“他曝”价更高,但愿这一天的到来不要让公众等得太久。 (张遇哲)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