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刘思齐忆毛岸英:参加志愿军他第一个报名

2010年11月22日 17:58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毛岸英》剧照)

  根据刘思齐的回忆录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毛岸英》,激起强烈反响,亿万观众泪雨滂沱。一个秋日的下午,我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刘思齐。

  “岸英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冯:电视剧《毛岸英》很轰动。毛岸英的形象清新脱俗,阳光灿烂,是那个时代的青春偶像。他是你心中的毛岸英吗?

  刘:他就是那个样子。看完这部电视剧,我突出的感觉是,毛岸英又回来了。真实,鲜活,热情,坦诚,以天下为己任,像一把熊熊燃烧的火。

  冯:你当年,是不是一下子就被毛岸英吸引住了?

  刘: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他穿着父亲的灰布军装,因为瘦,晃里晃荡的,要不是李讷喊他哥哥,我们就擦肩而过了。他属于那种在人群里找不着的人,接触过几次就感觉与众不同了。他非常纯净热情。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贞是与生俱来的。他告诉我,他从小就看着父亲如何为革命奔波,小时候的印象,就是老搬家,老分离。他亲眼看到母亲如何被叛徒出卖,被严刑拷打,被枪杀。那一年,他才8岁,抱着妈妈的腿不放。他知道,妈妈这一走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我小时候也有相同的经历,我父亲刘谦初(大革命时期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也是被叛徒出卖,牺牲在敌人的刑场上。我小时候也跟着母亲(张文秋)和妹妹(少华、少林)一起在新疆坐监狱。每次敌人把妈妈拉去过堂,我的心都揪得紧紧的,生怕妈妈回不来。那种对敌人的仇恨,对革命的忠诚,还用教吗?是铭刻在骨子里的。我常想,正是儿时的相同经历和感受,使我和岸英走到了一起。

  冯:这是一种最珍贵的感情,海枯石烂也难变。

  刘:对岸英的牺牲,我一直不敢深想。1946年底,我在延安当文化教员时,曾帮一位宣传干事晒照片,有一叠照片是“四·八”遇难烈士的,就是王若飞、叶挺、邓发他们飞机失事后的遗体,烧得无法辨认。我当时都不敢看了。听到岸英是被凝固汽油弹烧死的消息时,我脑子里一下就出现了那些照片,心痛得几乎窒息。在大榆洞岸英牺牲的地方,面对那片曾经燃烧过的土地,我觉得我不应站立着,我应该跪下去,跪下去。这也是我无法写出这段回忆录的原因。提起笔我就流泪,我甚至觉得,不光我流泪,我手中的笔也在流泪。岸英是我一生的痛,也是我一生的骄傲!

  “他们父子俩有一句相同的话,‘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谁叫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刘:主席是按照他理想中的中国青年培养岸英的。送他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去学习深造;在国家危难时要他回到祖国;回延安后让他到农村务农,参加土改,了解社会……一直要求岸英到社会实践中锻炼。他的人生选择从来都不是享受,而是报效祖国,承受苦难。参加志愿军他第一个报名,在苏联参加卫国战争,反法西斯。当时所有的人都不同意他去,但他义无反顾。

  冯:听从祖国的召唤,以天下为己任,报效祖国和人民,这是今天许多青年人不具备的。

  刘:包括他自己要求下基层,在部队不愿坐机关,当参谋,选择的都是最艰苦,最危险的道路。他们父子俩有一句相同的话:“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子!”,“谁叫我是毛泽东的儿子!”

  “主席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

  冯:这部电视剧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生动展示了毛泽东毛岸英之间美好的人伦关系。他们是普通父子,有父子之情,又都是共产党员,有着对祖国,对人民之大爱。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温馨美好,感人至深。

  刘:那种氛围,我永远不会忘记。主席是国家领袖,又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他和岸英之间的关系,跟常人不太一样。我觉得,因为开慧妈妈的牺牲,岸英岸青童年和少年的苦难,主席对两兄弟有一种负疚的感情,一种相濡以沫的感情。这种感情与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交织在一起,显得非常凝重。

  冯: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很动人,岸英牺牲后,志愿军政治部派人把岸英用过的一只小皮箱送给主席。主席紧紧地抱着这只箱子,半天说不出话来。

  刘:主席一直把这只小皮箱放在自己的床头上,直到生命的最后。每年夏天,老人家都会把箱子拿到院子里翻晒。这件事,都是老人家亲手做,不要别人帮忙。这只箱子现在放到了韶山的毛泽东遗物馆。

  冯:你们经常和主席在一起交谈吗?

  刘: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我们和父亲交谈没有代沟,是很平等的。当然,父亲很忙,有时很晚了,岸英会拉着我“去看看爸爸,看爸爸睡了没有”。父亲见到岸英,总是很高兴,谈得很热闹。有时我见他们谈兴很浓,就悄悄退出,回自己的房间看书。

  岸英牺牲后,为了不影响我学习,主席把消息隐瞒了近三年。后来我每次去看他,他都停下手里的工作,陪我说话,鼓励我要坚强,给我讲家里那些牺牲了的亲人,讲岸英小时候的故事。他说:“岸英是个好孩子,有思想,能独立思考问题,也有能力。”他很后悔没有在岸英活着的时候告诉岸英。因为他知道,岸英非常在乎父亲对他的看法。岸英牺牲后,我每月的生活费用,包括我住院治疗的费用,去朝鲜为岸英扫墓的费用,都是父亲从自己的稿费里支出的。他还对我说:“如果你的同学中有人遇到难处,需要用钱,你可以到我这里来拿。”

  我曾经抱怨过父亲:“为什么不把岸英的遗体运回国,我现在连哭他的地方都没有。”父亲说:“岸英留在朝鲜意义更大。这是组织的决定,我是同意了的。你想哭时就回家来哭吧!”后来,我觉得岸英留在朝鲜是对的。这次拍电视剧,因为片头要拍我给岸英扫墓的镜头,我也去了朝鲜。在平壤商店里买东西,到广场留影时,朝方陪同人员介绍我是毛岸英的妻子,商店里的人和广场上的群众对我都非常热情,亲切地对我说,他们都知道毛岸英,知道岸英是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的长子。毛泽东为了朝鲜人民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长子。岸英牺牲了,还在为中朝友谊做贡献。这使我非常感动,也很欣慰。

  冯抗胜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