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孙中山为何盛赞陆皓东?他设计“青天白日旗”

2011年02月21日 09:2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陆皓东(1868—1895),广东香山人。1895年与孙中山策划广州起义,被捕遇难,被称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孙中山为何盛赞陆皓东

  散 木

  陆皓东(1868—1895),广东香山人。1895年与孙中山策划广州起义,被捕遇难,被称为“为共和牺牲之第一人”。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历程中,英勇捐躯的烈士数不胜数,而在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历史上,在残暴的清廷酷吏屠刀下慷慨就义的“第一人”,则是孙中山早期革命同志和忠实助手的陆皓东。孙中山就曾称其为“吾党健将”,并高度评价他是“沉勇元良,命世英才”,更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孙中山为何如此高度地评价陆皓东?

  其一,他是孙中山的少年腻友,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曾被时人并称为“倒清”急先锋的“四大寇”。

  陆皓东,原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他出生于广东一个商人之家,父亲在上海经商,家产颇丰,这与孙中山的家庭相仿,而两人也都是跳出自己的家庭而为民族和人民之故投身革命的。

  陆皓东为人聪明、沉勇、真挚、诚恳,与孙中山颇为投契,他们是同乡、同学。陆皓东非常欣赏和赞佩孙中山的政治革命观念,两人也对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风俗不良等耿耿于怀,仗着一股豪气,两人曾将村庙北极殿中的神像砸毁,结果为豪绅地主所不容,两人遂离开家乡,避往香港,并在那里接受了基督教的教义,参加了基督教。

  陆皓东与孙中山加入了基督教,后又急转直下,在改良救亡的理念破灭后,迅即转为以革命手段从事救亡的信徒。1890年陆皓东回乡完婚,正逢孙中山在香港、广州与陈少白、尢列、杨鹤龄等探求以革命手段从事救亡之际,随即陆皓东加入了这一团体,相与“高谈造反覆满”,乃至被时人称为“四大寇”,而其中之陆皓东更是积极支持孙中山的政治见解,他们还一起确定了“排满”的宗旨,目的则在于“警醒黄魂,光复汉族”。在对李鸿章上书失败之后,孙中山转赴檀香山筹组革命组织,陆皓东则留在国内从事联络工作,并利用往来于上海、汉口、广州之间的机会,考察各地形势,鼓吹革命,结纳有志之士,他还提取了父亲的遗产作为革命活动经费,并积极资助在海外活动的孙中山。

  其二,他提出并精心设计了“青天白日旗”作为革命军的军旗。

  1894年3月16日,孙中山召集同志讨论发动广州起义的计划,会上陆皓东受孙中山委托,设计革命军旗图案,经过他在尢列的“听涛阁”里一番通宵达旦的思考和琢磨,终于设计出了“青天白日旗”的图案,这面军旗便成为发动广州起义的标志,也成为革命军的军旗(两年后,孙中山在香港举行“兴中会”首次干部会议,通过以“青天白日旗”为革命军旗,此后凡起义皆以此为旗帜和号召),此外“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之后,其又是国民党的党旗,另外它又是中华民国的国旗的前身。

  其三,他由改良一变为革命,并且成为革命团体“兴中会”的中坚力量。

  1893年冬,陆皓东应召与孙中山、尢列、郑士良等在广州广雅书局“抗风轩”开会,策划创设革命组织,即提议组建“兴中会”,并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宗旨。1894年初,陆皓东随孙中山回到故里,曾帮助孙中山起草了上李鸿章书的书文,提出要求学习西方,改革政治、经济、教育制度,以求国家富强。2月,陆皓东又陪孙中山经上海赴天津,上书李鸿章,当时陆皓东找到曾与其父亲一起经营生意的洋务派实业家郑观应,后虽经郑的引荐以及多方奔走,两人却未能得到李鸿章的接见,而其上书也未被接纳,于是两人怀着惆怅忿懑的心情,怏怏而返,从此他们放弃了和平改良的幻想,开始断然投身从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

  1895年初,陆皓东在接到孙中山回国的消息后,立即与其他革命志士赶赴香港,与孙中山会合,商讨举义大计。2月21日,陆皓东参加香港“兴中会”总部,成为孙中山忠诚的战友和得力助手,而自“兴中会”成立后,陆皓东更与陈少白等在香港从事革命联络事宜,并与陈少白等协助孙中山完成了联合杨衢云、谢缵泰等人组织的“辅人文社”的工作。

  其四,他在广州起义中被捕后,受严刑审问3次而未屈服,最终英勇就义。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求和,民情激愤,“兴中会”及时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始发动武装起义,并拟袭取广州作为革命根据地。当时陆皓东在“兴中会”总部干部会议上认为起义势在必行,不能再有丝毫动摇,于是会议决定“分道攻城”,约定时期,联系各地民团会党,分顺德、香山、北江三路会集广州,同时举事。陆皓东还在会上提出:为了团结同志,号召天下起而响应,一定要打出革命派自己的旗帜,以示与清朝决裂,这个建议也获得了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的热烈支持。

  此前陆皓东已在广州双门底王氏书舍设“农学会”作为掩护起义的总机关,且主持一切事宜,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先后建立秘密机关数十处,并联络防营、水师及附城一带会党、绿林、游勇等,至8月底,起义的准备工作大体就绪,遂决定于10月26日(重阳节)起事,当时陆皓东奉命与郑士良、陈少白协助孙中山在广州指挥调度,但起义因故未能如期举行。原来杨衢云负责在香港集合会党,拟在起义当日清晨直攻广州城内各重要官署,其他各路则分途响应,然而起义当日,各路首领均往总机关领取命令口号,唯独充作主力的香港队伍未到,原来彼因运送枪械不慎,被海关搜获手枪600余支,结果广州方面等了两个小时,始得港电通知,须推迟两天,于是起义计划被全盘打乱,此时清廷两广总督谭钟麟又先后接到密探报告和叛徒告密,急调兵千余回城防范,并派大批军警四出搜捕革命党人,起义遂流产。

  陆皓东获知消息后,立即安排机关人员转移,他自己则断后。走到半路,他忽然想起党员名册不知是否已由经管同志带走,决定返回察看处理,时同行的同志以形势危险,极力劝阻,他却坚决地说:“党员名册最重要,倘被搜去,清吏按名册株连,我党岂尚有余类。我个人冒生命危险去保全多数同志,实分内事。”言毕,毅然返回。果然,至机关后,军警接踵而至,将机关严密包围,陆皓东迅速紧闭大门,取出党员名册焚毁,待军警破门而入时,名册已成灰烬,而陆皓东亦从容被捕。

  陆皓东被押往南海县署审讯,南海知县李微庸对其严刑逼供,陆皓东宁死不招,彼叱令使跪,其坚不屈膝。最后彼气急败坏,以钉插其手足,凿其牙齿,极尽严刑酷法之能事,而陆皓东多次死而复苏,始终不屈,他还严斥道:“你们虽以严刑加我,但我肉痛而心不痛,其奈我何!”陆皓东被囚10天,受严刑审问3次,终未屈服,后闻革命党人准备聚集劫狱,李微庸大为恐慌,连忙报请谭钟麟批准即刻行刑,1895年11月7日,陆皓东与朱贵全、邱四等一起被绑赴刑场,英勇就义,时年仅27岁。

  陆皓东的英年早逝,让孙中山痛彻肺腑,直到他的晚年,他还念兹在兹“皓东沉勇,其节之烈,皓气英风,实足为后死者之模范。每一念及,仰止无穷……其精灵之蒙绕吾怀者,无日或间也”。

  (作者为浙江大学教授)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