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抚顺市48年学雷锋活动报告:一种精神和它的故乡

2011年03月05日 08:3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雷锋纪念馆自1965年8月15日落成以来,已接待中外观众5900多万人次。图为游客在参观雷锋事迹陈列。 姚淙江摄

  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很少有人能像雷锋那样,在一座城市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也很少有哪座城市像抚顺这样,把雷锋作为城市的标志,把雷锋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一面旗帜。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后,“向雷锋同志学习”便永久地镌刻在了抚顺这座城市的精神丰碑之上,融入到一代代人的心灵深处。近50年的探索实践,抚顺与时俱进的学雷锋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雷锋与抚顺的深厚渊源 

  抚顺,一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共和国长子的自豪和对红色文明的深厚情结。在新中国建设初期,国家建设所需资源最为短缺的时侯,是抚顺输出了大量的煤、油、电、钢、铝,为共和国经济的起飞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社会主义新社会需要构建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呼唤一种新的时代风尚的时候,又是抚顺首先倡导了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走向全国。如果说,过去抚顺这座城市曾孕育和见证了雷锋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历史,那么,今天抚顺更是坚守和传承雷锋精神并使其不断升华的摇篮。抚顺当之无愧地成为雷锋第二故乡,雷锋精神发祥地和学雷锋活动的策源地。

  1.抚顺对雷锋人格的认同

  雷锋短暂人生的最后阶段是在抚顺度过的,他人生最光辉的表现也是发生在这个城市。1960年4月,雷锋随部队来到抚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热情担任建设街小学、本溪路小学的校外辅导员,为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授科学知识,灌输勤俭节约思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培育一代新人茁壮成长;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他牵挂着烈属张大娘,给战友送月饼,给灾区的困难群众寄钱,为建筑工地运送水泥,得到抚顺人民的认可和爱戴;特别是当选市人民代表后,参政议政的实践,开阔了雷锋的眼界,促成了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最终形成。由此可见,抚顺已成为雷锋的情感寄托,成为雷锋践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平台。

  2.抚顺对雷锋情感的坚守

  抚顺人对雷锋有很深的感情。1960年12月,《抚顺日报》刊登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和《雷锋日记摘抄》。雷锋牺牲后,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同志把预备给自己老母亲送终的棺椁献了出来。1962年8月17日,抚顺召开了“公祭雷锋大会”,主动走进送葬行列的竟有十几万群众。1965年8月15日,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落成。从那时开始,每年的3月5日,抚顺都要在雷锋墓前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种带有厚重道德内涵和深厚感情的纪念活动,体现了抚顺人民对仁义、忠诚、奉献美德的尊崇与敬意。雷锋墓和雷锋纪念馆已成为“抚顺文化血脉”和“城市文化”的象征。

  3.抚顺对雷锋精神的传承

  抚顺有相当数量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和市民,直接感受过雷锋精神的伟大与平凡。对雷锋的心理接受和强烈的认同感,使广大市民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中与雷锋精神产生共鸣。抚顺有“雷锋班”、“王海班”、“三八排水班”等全国闻名的学雷锋先进集体;有胡玉萍、乔安山等为代表的学雷锋先进典型;有在京拾荒捡到几十万元送还失主而誉满京城的普通退休老矿工,有在通往长沙列车上为抢救陌生病人中途下车把病人送往医院得到广大乘客赞誉的体育教练……他们默默地奉献,身体力行地弘扬雷锋精神,实践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雷锋精神由先进典型的个体精神,发展成为市民的群体精神,成为了城市价值观和城市精神的坐标。

  二、与时俱进学雷锋的生动实践

  抚顺最早有组织的学雷锋活动可以追溯到1962年。这年的10月23日,抚顺团市委发出了纪念雷锋、学习雷锋的通知,这是全国第一份由地方发布的学雷锋文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实践、发展和积淀,抚顺学雷锋活动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观察视角、表现风格和文化品牌。

  1.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赋予了雷锋精神新时代的内涵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雷锋”这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一时间被市场经济的大潮淹没,“雷锋精神过时论”考验着国人的价值取向,也考验着抚顺这座雷锋之城的意志。作为对当时社会上一些舆论的回应,抚顺市委坚定地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创建“雷锋城”,继而对雷锋精神和学雷锋活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思考。短短几年里,抚顺先后举办了十余次跨地区的学雷锋理论研讨会,编辑出版了《雷锋传》、《雷锋精神永恒》、《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十几种文集。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之后,为进一步加强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抚顺专门成立了“雷锋精神研究所”,创办了《雷锋精神研究》杂志、“雷锋精神论坛”和“雷锋讲坛”,并以此为阵地和依托,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适时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理论研讨活动,及时总结了干部群众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果,不断深化雷锋精神的理论研究。市委还围绕落实《抚顺“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神的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雷锋精神的深入研究,为抚顺的城市精神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2.环境的营造和熏陶形成了浓郁持久的学雷锋氛围

  抚顺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作为开展好学雷锋活动的重要保障,坚持用环境来影响人、教育人、改变人。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抚顺有丰富的雷锋文化资源。这里有雷锋班、雷锋团、雷锋纪念馆、雷锋小学、雷锋中学、雷锋储蓄所、雷锋税务所、雷锋路和雷锋大道等,省市级的“雷”字号单位更是遍布城乡,它们作为一种特殊标识,提示人们雷锋与这座城市的渊源,时刻不忘雷锋第二故乡的责任和使命。二是营造浓厚的社会舆论环境。在全市各主要媒体开辟学雷锋专栏、专题、专版,及时发布全市学雷锋活动动态信息,大力宣传各个地区、各个行业和各条战线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并利用弘扬雷锋精神报告团、学雷锋典型事迹报告团、雷锋精神宣讲团、“四德”典型宣讲团、雷锋艺术团和“雷锋讲坛”,深入全市城乡,向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讲解学雷锋的时代意义,宣传学雷锋典型事迹,传播雷锋精神,教育引导群众。三是营造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街道和社区建立好人之家,组建各种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便民服务;在一些窗口行业统一制作学雷锋活动或雷锋品牌创建标识,把雷锋日记中与工作有联系的经典语句制作成图片和工艺品,展示在办事服务大厅、楼道、电梯间和计算机屏保上,让大家感到雷锋就工作和生活在自己身边。

  3.典型的培育和挖掘引领了学雷锋活动的时代走向

  抚顺十分重视典型在群众性学雷锋活动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始终坚持用典型来推动全市的学雷锋活动。一是发掘和树立典型。通过组织发动、媒体寻找、社会推荐等形式,动员全社会来推荐典型。近年来,在《抚顺日报》和《抚顺晚报》开设“我发现我推荐身边雷锋”和“推荐我身边的好人”等专栏,与《辽沈晚报》联合开展了“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使众多默默奉献的学雷锋典型被各级组织和群众从幕后推向前台,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二是关心和爱护典型。对他们做到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为学雷锋典型购买人身保险、订阅报纸。每逢春节,市领导都要到老典型家走访慰问。当典型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老典型住房困难,市相关部门领导积极协调予以解决;老典型生病了,及时协调医院给予治疗,并送去慰问金;对家庭生活特殊困难的老典型还协调医院减免医疗费,让典型感受到组织上的关怀。三是管理和指导典型。不定期地组织召开集体、个人典型座谈会、汇报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他们的学习工作进行指导,并组织他们与特困家庭的孩子结对子、献爱心,到遭遇洪水等灾害的地区进行慰问等,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

  4.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拓展了雷锋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雷锋文化是群众学雷锋活动的升华和结晶。近年来,抚顺充分利用自身在雷锋文化资源方面的优势,积极对外传播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建馆至今接待中外观众5900多万,其中来自60多个国家的外宾有5万多人。1997年6月中宣部命名雷锋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后,抚顺进一步加大了传播和弘扬雷锋精神的力度,市雷锋纪念馆举办了“雷锋事迹展览”,在全省14个市进行了义务巡回展,受教育观众近10万余人。1998年2月,抚顺市委与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在北京举办了大规模的《雷锋精神永恒》展,引起各界强烈反响,有近2000人写下了观后留言。与此同时,由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陈亚娟、“雷锋班”班长李友宝组成“我心中的雷锋”报告团在首都机关、厂矿、学校、部队作了23场报告,直接听众达2万余人。从1998年4月开始,《雷锋精神永恒》展览应邀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回展出,先后到达上海、重庆、武汉、济南、太原、哈尔滨等全国60多个地方。应当说,抚顺不仅是全国学雷锋活动的源头,更是学雷锋活动新形式的孵化地。抚顺保存了雷锋物化与活化的丰富资料,创造了鲜活的雷锋文化效应,对全国学雷锋活动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5.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抚顺以“雷锋品牌”创建工作为牵动,推进和深化全市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有效激发了城市的活力。近50年来,不论形势如何发展变化,抚顺学雷锋活动从未间断过,对雷锋精神的传播从未停止过。从60年代起,抚顺相继以“学雷锋精神,走雷锋之路”、“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等为主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据统计,全市相继涌现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2169支,以雷锋命名的站、岗、亭、车、路、班组和团队遍布抚顺城乡,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邓凤兰、“党的基层好干部”赵景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海等一批新时期学雷锋典型。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抚顺市委、市政府立足于新的时代要求,不断赋予学雷锋活动新的时代内涵。结合学校品德教育,把雷锋事迹写进小学课本;结合新兵教育,组织应征青年到雷锋墓前宣誓;结合老工业基地改革与经济转型,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到公民道德实践中,大力开展“雷锋号”、“百姓雷锋”年度人物和“小雷锋”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雷锋活动;结合棚户区改造,锻造出以“负责、创新、拼搏、奉献”为基本内涵的“棚改精神”,仅用两年时间,占城市人口四分之一的棚户区得到彻底改造。

  三、抚顺学雷锋实践引发的思考

  抚顺近半个世纪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的生动实践,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借鉴。

  1.雷锋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振兴的精神动力

  抚顺多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实践证明,雷锋精神已经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成为了这座城市的精神和灵魂,并为抚顺的发展和振兴提供了持续不竭的精神动力。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初期,作为共和国重要工业基地的抚顺承载着剧烈的阵痛,在雷锋精神教育和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抚顺人,表现出了感天动地的豪情壮志,无私奉献精神在他们身上书写得淋漓尽致。面对煤炭资源的枯竭,从城市转型到规划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从沈抚新城、石化新城的构想到全面开工建设,从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破土动工到以科技为先导,建立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战略联盟,全市人民同舟共济、艰苦创业、拼搏进取,推动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十一五”期间,抚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是2005年的2.2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5%,是2005年的3.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7.8%,五年累计214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7倍;城市和农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分别是2005年的1.9倍和1.8倍。能有这样的成绩,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抚顺有一大批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艰苦奋斗、实打实干的党员、干部和职工,是因为有了融入抚顺人心灵中的雷锋力量,是雷锋精神给力抚顺这座老工业基地并使之走向振兴、重铸辉煌。

  2.雷锋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

  抚顺多年来学雷锋活动的实践表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大力弘扬和实践雷锋精神。把握时代的进步潮流,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内涵,这是抚顺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根本经验。在新的形势下,要把弘扬雷锋精神同理想信念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把弘扬雷锋精神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要把弘扬雷锋精神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坚持不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雷锋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雷锋精神为什么能跨越半个世纪而依然屹立于新时代?是因为其中蕴藏的人性光辉长久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课题。它迫切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需要树立顾全大局、克己奉公的主人翁态度,需要形成助人为乐、和谐融洽的良好风尚。雷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关心弱者,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正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需要建立的新型人际关系,正是雷锋精神的内涵所在。抚顺开展的“弘扬雷锋精神,促进和谐社区(村)建设”的具体实践证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们像雷锋那样,胸怀宽广,同呼吸,共命运。

  4.弘扬雷锋精神是新形势下创先争优的重要途径

  在全国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抚顺站在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把雷锋精神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抚顺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以郭明义同志为榜样,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意见”,并在全市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和“向郭明义同志学习,争做雷锋精神传人”活动,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为创先争优活动增加了新的内容和载体。抚顺的经验表明,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上创先进、争优秀。广大党员必须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把劲头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用在推动发展上,真正做到“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把弘扬雷锋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有效途径,无疑会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执笔:毕玉才、郭子建、关卫东、姜云峰、郭剑、翟元斌)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列调研报告回溯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