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梁漱溟回忆延安之行:与毛泽东先生谈话最多

2011年03月31日 12: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梁漱溟谈延安之行 

  刘仰东

  1938年初和1946年春天,梁漱溟曾两到延安,会晤了许多中共领导人。今年2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了梁漱溟所著《我与中国民主同盟——为团结抗敌和平建国而奔走》一书,当中多篇文字提及这两次延安之行。不仅有对时局的评析,还记录了一些观感。

  1938年1月5日,梁漱溟和两名随行人员从西安乘军用卡车启程去延安,从他后来的忆述看,路上并不太顺当:“路是军用公路,一切宽度、坡度、转弯角度,均不合于公路规矩。而自西安往北,愈走愈高,缺乏桥梁涵洞,车行危险而且费事。”

  尽管陕北的生活状况极其艰苦,但梁漱溟还是呼吸到了迥异于国统区的新鲜空气。他说:“在极苦的物质环境中,那里的气象确是活跃,精神确是发扬。政府、党部、机关、学校都是散在城外四郊,傍山掘洞穴以成。满街满谷,除乡下人外,男男女女皆穿制服的,稀见长袍与洋装。人都很忙!无悠闲雅静之意。军队皆开赴前方,只有些保安队。所见那些穿制服的人,多数为学生。”

  梁漱溟这趟延安之行,连来带去一共20天。他参观考察了边区的党政机关、学校、乡村。延安的几所学校——抗大、陕公、马列学院、鲁艺、机械学校等校的办学模式给梁漱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这些学校)花样新鲜,趣味丰富。内容组织、课程科目、教学方法、生活上各种安排,值得欣赏之点甚多……事实上证明,他们是成功的。因为许多学生来自北平、天津、上海、南洋等处。现在的起居饮食,比了从前不知苦多少倍,而求学兴趣转胜,一般身体并不见差,不是成功吗?”对于“比了从前不知苦多少倍”这句话,曾长年从事乡村建设运动的梁漱溟还特意加了一段注释:“吃饭总是小米饭,没有掉换。菜只一样,萝卜汤,有点盐,没有油,滋养二字,不能谈。睡在窑洞内,空气光线皆不足,而且潮湿。又是人与人挤拢在一起,铺位分不开,跳蚤虱子纵横,无法清除。最苦不堪的,是早起没有洗脸水,因为担水上山来不易,水都冻冰,要柴来烧,而柴是贵的。所以一盆水,第一个人洗过,第二人洗,第二人洗过,第三人洗,第三人洗过,第四人洗,如此,洗到七八个人才算完。这种情形,卫生二字向谁讲?我留延安半月以上,随我去的邹君参加到他们学生队中,故知之详且确,没有虚假。奇怪的是身体并不见差(面色不见黄瘦难看),兴趣都很好。这不是一种成功吗?”

  对于延安的社会风气,梁漱溟也以赞叹的口气写道:“一般看去,各项人等,生活水准都差不多。没有享受优厚的人,是一种好的风气。人人喜欢研究,喜欢学习,不仅学生。或者说人人都像学生。这又是一种好风气。爱唱歌,爱开会,亦是他们一种的风气。天色微明,从被窝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扬,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劳苦都由此而忘却!人与人之间情趣增加,精神上互为感召流涌。”

  在陕甘宁边区,梁漱溟一行受到边区党委书记郭洪涛的接待。谈到农民运动时,郭洪涛告诉梁漱溟,农会从前是不许地主、富农参加的,现在都许可参加。此外,延安城内从前只有市民会,没有商会,现在亦照外面一样有商会组织。“总起来说,民众团体以前是阶级性的组织,现在是全民性的了。一面其运动亦改变以救国为号召,一致对外,不再向于内部作阶级斗争。——这是一种转变。”

  梁漱溟在延安待了半个多月,见到不少中共领导人,他回忆说:“在延安谈话最多的是和毛泽东先生,前后共谈八次。有两次不重要,一是他设宴招待的一次,又一次是临走之前,他来送行。其余六次,每次时间多半很长,至少亦两个钟头。最长者,就是通宵达旦。——这样有两次。因为毛先生夜里不睡觉,而白天睡。谈话多从晚饭后开始,不知不觉到天明。”

  毛泽东与梁漱溟曾同时期供职北大,梁当年去看北大教授杨昌济时,曾与住在杨家的毛泽东碰过面,算是有旧。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延安谈话的内容,很多著述都披露过。梁漱溟则在回忆中以很细致的观察,写了一些对毛泽东的直感:“此番会晤,在我印象上甚好。古时诸葛公称关美髯曰逸群绝伦,我今亦有此叹。他不落俗套,没有矫饰,从容、自然而亲切。彼此虽有争辩,而心里没有不舒服之感。大致每次都可以让你很舒服的回去。”“他于听你谈话时,喜用笔随手记录。秃笔粗墨,在大纸上横行写来如飞。我一边谈,他一边写。我谈完,他便手指所记要点,一条一条答复。条理清楚,句句到题。我将我的一两种小册子,和四十万言的一部《乡村建设理论》都赠他,请他指教。隔一天见面时,他取出一沓纸来,纸上已将我书内要点,或他认为好的地方,皆摘录排列,井井有条。这都是可佩服之处。”梁漱溟还对毛泽东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表示出一种担忧:“从旁看他的生活起居,看他的身体,不免使人替他担心。夜间不睡是其一例。还有嗜烟嗜酒,亦太过。谈话时,他为你斟茶,而自酌酒。酒是白酒,亦用不着菜肴。烟亦恒不离手。”毛泽东与梁漱溟同岁,生活习性却截然不同。梁烟酒不沾,荤腥不近,生活有规律,因而就直观而言,替违反健康生活准则的毛泽东担心,也是很自然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