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大学校园阅读正悄然消失 课余时间忙考证实习

2011年04月30日 07:2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在辛苦准备托福考试的上海大学生小任,再次带着自己的英语复习资料来到熟悉的图书馆,打开书本,开始一道道地做上面的习题……小任告诉记者,他来图书馆就是感觉有学习的氛围,复习英语效率会高一点,“根本没想过来这里看别的书”。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然而,高强度、目的性强的生活正在不断挤占越来越多人宁静的阅读时光,即便是身处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阅读,也似乎正在成为一种奢侈的享受。

  阅读日前后,中国青年报记者专程走访了沪上几所大学的图书馆,发现来图书馆的学生,竟然没有几个是来阅读的。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带着各种复习资料过来的,即便是少有的几个读书的,也十有八九读的是专业书籍。

课余时间忙考证实习

  就读于沪上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杨绮告诉记者,她身边的很多同学课余时间都在备考英语托福、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几乎看不到有人看“闲书”。

  鉴于目前就业招聘时各种各样的证书还是很受用人单位的看重,这些证书日渐成为大学生为之奋斗的终极目标,特别是英语学习,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

  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罗同学是外地生源,她的英语基础不好,几次考六级均以几分之差无法过线,“外地学生留沪,英语六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槛,我必须要把它考下来。”现在,她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搭在了备考英语六级上,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其他的书,“很痛苦,但也很无奈,不然肯定会对以后的发展有影响。”

  罗同学的情况并非个案。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专业的谈同学告诉记者,他大学的课余时间基本都花在学习英语或考各类证书上,牵扯精力之大,耗时之多,难以想象。“但没有办法,毕竟这些对找工作有好处。”谈同学说。

  记者在杨浦区高校聚集地的书店发现,卖复习备考资料的书店生意一般都比较火爆。在复旦大学附近经营书店多年的王老板印证了记者的发现,他告诉记者,店里销路最好的书就是备考英语、司考、计算机、公务员等考试的复习资料,别的书几乎没人买。

  边上学边实习,为以后的就业做准备,也成为同学们远离阅读的另一理由。

  上海理工大学的张同学,从去年9月开始,就在一家外资公司从事技术方面的实习工作,除了上课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公司里做事情,有时候忙不过来还要带回寝室去做,当被问到平时喜欢读什么书时,罗同学很无奈地摆摆手:“哪有时间啊!”

  哲学专业的张同学很早就开始在校外实习了,作为人文类学科的学生,他却自称为了找份好工作,根本没时间看书。“我同时做了两份实习,想通过实习让自己得到锻炼,尽早进入社会。”他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实习的目的也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至于阅读,只好先排队靠后站了。

  财务管理专业的程同学刚读研一的时候,就已经在通用电气公司找了一份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对口的实习岗位,她一边上课一边实习,一个星期要保证三到四天的出勤率。“通过实习感觉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我想利用课余时间多学学需要学习的东西。”她告诉记者,像她这样的情况,在管理学院相当普遍,虽然空闲时猛啃书恶补知识的也不少,但多限于专业书、英语类书籍。

阅读的范围仅限于专业内

  不仅读书的量变少了,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也渐趋狭窄,很多同学仅仅看自己专业的书籍,而对别的门类的书籍很少顾及。谈同学坦诚地说,他从来不看文学类书籍,要看也就是看专业内的书,因为“看别的书感觉用处不大”。

  被同学戏称为“学术男”的复旦大学的姜同学,学习成绩一直排在年级的一二名,他平时的阅读主要集中在政法类书籍别的领域基本不涉及,“感觉看别的学科的书籍对自己的学习帮助不大,自己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行了。”

  舒同学是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她也说,自己进入大学学习以来,阅读的书籍基本都是所学专业的书籍,别的书一概都没接触过,由于课程量比较大,应付各门专业课程都应接不暇,“真没有办法,如果还去读别的书的话,就完全忙不过来了。”

  上海大学传播学专业的小李是一名在读博士生,因为专业研究的原因,她要经常关注相关前沿学科,阅读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书籍,“都是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学科,多看点这方面的书籍,可以开阔视野,对课题的研究也是有好处的。”不过她也表示,对于有博士学位论文压力的她来说,要“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以后有空了再去找些为了放松心情而阅读的书籍来读。”

  针对当前大学生只读与专业相关书籍、阅读面明显偏窄的问题,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高教所兼职研究员廖文武教授认为,在校大学生注重打好扎实基础理论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注重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学科前沿知识,知识结构容易有欠缺,这个问题如果严重了会妨碍今后个人的发展。

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

  据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网络阅读率继续大幅攀升,达到44.9%,比第四次调查(2005年)提高了17.1%。近两成有读书习惯的国民阅读电子书,网络在线阅读是最普遍的阅读方式,手机报和电子杂志的读者规模均超过200万人。

  数字化、网络化阅读似乎正在势不可挡地打败纸本阅读。

  杨绮自称是个电子迷,天天泡在电脑上,除了偶尔玩玩游戏外,其余时间不是浏览网页就是看电子书。她感觉电子书“特别好”,不用花钱去买书了,也省去了到图书馆借书、还书的环节,阅读起来还方便。

  在上海一家高校心理学专业就读的杜同学也很爱看书,尤其喜欢看网络小说,他认为这些小说写得“很精彩,很有想象力”,非常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口味。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吴国宏副教授则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喜欢纸质书的阅读,这可能跟多年的阅读习惯有关。不过他也承认,传统阅读只是一种感觉,其实网络的便捷性,让网络阅读早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来源的方式。而且书籍电子化也会是未来书籍发展的一种趋势。

  面对当前数字化、网络化阅读打败纸本阅读的现状,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主任廖圣清副教授有些担忧,因为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传统的阅读方式是线性的信息接受方式,比较利于人们深入思考,而网络的海量性信息,在信息的质量上比较难把握,对读者的思考也会有影响。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文系系主任陈思和教授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大学生是未来的知识分子,需要对国家和社会有更多的担当,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阅读专业书籍和一般的人文类书籍。理工科的学生只读专业的书,知识面会太窄,其实大学培养人才的根本,不仅仅是为各个学科专业培养人才。不论什么专业,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健全的人格力量。学生要使自己真正地成熟、丰富起来,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提高人文素养。人文类知识帮助青年人学会高瞻远瞩,学会深谋远虑,有能力应对复杂的社会和人事,因为人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认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哉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