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徐震与陈冠希合作:当代艺术“炒作已成常态”

2011年05月04日 09:09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2011年4月16日,徐震在798长征空间。本报记者 孙纯霞 摄

  2001年,年仅24岁的徐震获邀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成为国内最年轻的“威尼斯”参展艺术家。此时他的作品已经横跨装置、录像等多个领域。2009年这位颇受大家关注的艺术家,忽然注册了艺术公司MadeIn(没顶公司),成为该公司的法人代表和总监。艺术创作在他那里竟然成了赤裸的商业行为,一时间成为话题。近日,徐震携没顶公司的最新个展“意识形状”出现在798长征空间。紧接着,徐震率领的没顶公司又与娱乐明星陈冠希在第八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来了一次娱乐化的艺术合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徐震说当代艺术“炒作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了”。

  新京报:2009年,你成为艺术公司MadeIn的法人代表和总监。作为艺术家,你为何想到要成立这样一个公司?

  徐震:作为综合的艺术创作者,我一直在跟不同类型的人合作。为了更有效地把这些东西做得更好,就想成立一个艺术公司。我觉得当代艺术好像可以玩得更不一样。

  新京报:在这个公司中,你还出创意吗,还是就在最后环节上拍板?

  徐震:各种情况都有。我们有人出方案、计划,有人具体实施。我有时候就是他们最后做完后再确认下。或者就是我出创意,再交给其他人实施。说是公司的模式,其实很共产主义。大家都不在乎艺术品与自己有多大关系。

  新京报:大家都在评论当代艺术是一生产线,包括很多知名艺术家都成立了工作室,流水线式地生产作品,但最后作品只能打上他们的名字。而你以“没顶公司”来命名作品,是想直接将这种艺术生产线暴露给公众看吗?

  徐震:是的。当代艺术生产已经不需要强调。我们不需要再告诉大家我有20个助手,这张画究竟是否我画的。其实这个已经无所谓了。我不认为艺术是那么的伟大。现在,我已经将艺术家的身份让出来了,我是企业家徐震。

  新京报:你这艺术公司的效益怎样?

  徐震:保本吧。企业家在艺术界内听上去挺反讽的。其实艺术家这个群体中,大家都是企业家,都在做企业家做的事。

  新京报:那你觉得你的这个公司会对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产生怎样的影响?

  徐震:现在作用还不大,还是被当代艺术原有系统中所消化。我其实是希望通过这个公司,能让艺术家与画廊、美术馆的关系与此前不一样,艺术家的生存状态与此前不一样了。

  新京报:在第八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上亮相了你们与陈冠希的合作作品。在这个作品中,陈冠希的参与度到底有多大?

  徐震:怎么说呢?两个圈子的活法都不一样,前段时间你要大量地跟陈的经纪人沟通,最后只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做作品。有些地方他出的力多点,有些地方就是我们多些。其实,哪怕他只是出个概念,我来执行,我都觉得是很好的合作。这次合作的意义是将陈冠希纳入当代艺术范围内,然后看他以后自己的发展。艺术家和影视明星有个共通性。第一有特权,第二有点石成金的能力。我就想试下两种力量在一起会有什么效果。

  新京报:通过这次合作,你认为陈冠希在当代艺术方面的创作能力怎样?

  徐震:他还是很敏锐,一些艺术家都没有他敏锐。

  新京报:不过,你们的这次合作也被外界视为一种炒作?

  徐震:没问题啊。现在炒作已经变成一种常态了。今天对炒作的概念要更新下,我们双方的合作都是在相对民主自由的状态下产生的。陈冠希也知道合作以后,肯定会有议论认为我们是在炒作,我们都是在被告知的情况下展开工作的。 

    记者 李健亚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