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数字时代的大众阅读

2011年05月04日 16:08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网络时代的到来,顺应并推动了中国社会急剧变化的需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各类电子阅读器下载阅读等数字阅读已成为21世纪文化浪潮中的先锋。

  网络作品与阅读方式的多样化为读者提供了选择的便利,也让文学进一步走进了广大读者的视野,数字阅读平台已经成为我国文学阅读的主流媒体。近两年,由于无线用户(手机阅读)激增,网络阅读人群高达2亿,产业规模已近百亿元人民币。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的创作方式和阅读途径,了解目前数字阅读的基本状况。

  手机阅读。手机阅读是中国移动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向用户提供各类电子书内容,以在线和下载为主要阅读方式的自有增值业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均设立了手机阅读业务基地,来负责各自无线阅读业务的运营和推广。其中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无论在用户数、收入、内容上均独占鳌头。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2010年正式商用,目前累积访问过阅读业务的移动用户为1.17亿,去年12月份以来日均PV(页面浏览量)2亿左右。单月访问用户数已突破2500万,单月付费用户数已突破1800万。在阅读内容上,玄幻、都市、言情、仙侠、历史等类别最受手机用户喜爱。

  手机阅读现已成为网络阅读的龙头,由于无线阅读具有垄断特性,网络文学的盈利模式终于寻觅到了一处版权避风港。据《中国手机阅读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10》称,手机阅读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达到45%。今年的收入已突破30亿人民币。主流媒体也与地方移动合作纷纷创办了手机报,在全国最有影响的是广东手机报、江苏手机报和湖南手机报。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2.43亿人。《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与网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上网以阅读小说为主要目的的有51.7%,而在同时根据“手机网民无线产品购买意向”中的统计,尽管有超过39%的中国手机网民表示不接受任何无线付费产品,手机读书项目却以37.5%的比例排在愿意购买的无线产品之首,遥遥领先于其他服务。

  微博阅读。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测试版,成为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紧接着腾讯、网易、搜狐等门户网站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微博文学创作,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创作,有别于传统文学创作。由于其篇幅较小,移植性、传播性强,备受网友、手机用户的青睐。目前新浪微博整体用户已经超过1亿,文学出版类名人用户接近5000人。首部微博小说《围脖时期的爱情》自2010年1月29日在新浪微博连载,正式宣告微博体小说诞生。此后,在微博上写小说的人越来越多,在微博上搜索有130多万条相关信息。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半年内参赛作品超过23万篇,相关微博超过160万条。

  微博文学在腾讯微博中同样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已认证传统作家、网络作家、出版人1300余人,其中,郭敬明、余华在腾讯微博的粉丝已超千万,更有包括麦家、毕淑敏、阿来、池莉、周国平、刘墉、汪国真、余秋雨、王海鸰、六六等人在内的数十位作家粉丝超过百万,作家和读者在腾讯微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腾讯微博还开辟了网络作家专栏,邀请了大批一线网络作家在腾讯微博安家,有效推动了微博文学的发展和壮大。

  网络阅读。自2004年网络阅读收费模式建立以来,类型文学成为网络阅读的主体。作品样式大致可分为:架空穿越类(现代人通过时光交错进入特定的历史时期,运用自身经验改变历史进程)、玄幻科幻类(区别于西方魔幻小说的东方本土幻想小说)、都市青春类(反映现代都市生活、表现现代情绪的小说)、官场职场类(以官场博弈和职场奋斗为题材的小说)、游戏竞技类(根据网络游戏改编或具有网游特征的小说,一般采用晋级形式)、灵异惊悚类(以鬼怪或探险为题材的小说)、新军事类和新武侠类(区别于传统军事和武侠的小说,添加了幻想成分)等。其中网络玄幻、仙侠类作品以其超拔的想象力和炫目的色彩最受读者欢迎,我吃西红柿的《九鼎记》和唐家三少的《阴阳冕》在近年较有影响,职场、官场类作品因为贴近现实生活,具有一定实用价值而备受读者推崇,如崔曼莉的《浮沉》和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等。另一抹亮色是网络女性写作,言情、穿越、职场类作品多年持续红火,近年悬疑、玄幻、架空、传奇类等诸多元素开始逐渐介入女性写作,如随波逐流的《随波逐流之一代军事》、王雁的《大悬疑》、风行烈的《傲风》和施定柔的《结爱·异客逢欢》等,与以往的女性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说明网络女性写作进入空前活跃期。

  作者:马 季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