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王树增:描绘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图)

2011年07月01日 16:21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王树增:描绘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图)
王树增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驻京记者 江胜信

  他用一个作家最好的年华,在民族图存的百年求索中掘宝。

  他17年来为数不多的呕心沥血之作:《朝鲜战争》、《1901》、《长征》和《解放战争》,题材并不新鲜,却给读者带来意外的欣喜和感悟,也赢得了国家及军队图书最高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和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听闻他的新书《1911》将于今年9月在海峡两岸同步推出,有粉丝通过微博留言:“老王的书是一定要买的。”

  他就是王树增,大高个儿,光头,双目炯炯有神,好朋友莫言形容他“浑身的军人气儿呼呼地往外冒”。他说他一辈子只做两件事,一是穿军装,当战斗员;二是写作,当作家。当这两种角色互相映照,他还能成就哪些英雄主义气质的新书呢?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王树增不说计划,只说尽力。一支笔和一双大脚板,穿过历史的硝烟,在神州大地寻访最生动的故事情节,用笔在尺牍之间铭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一刻不停。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 约访王树增。“对于未来,我很乐观。”他说,“因为我认真地读过史。”

  灵魂安放何处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在广州军区工作的王树增不管白天黑夜都习惯拉上窗帘,想要阻隔窗外的喧嚣和彻夜不息的霓虹灯。

  “有段时间我都觉得有价值的思考处于贬值状态。大家似乎都忙着倒腾东西,挣到钱就是英雄,挣不到就是狗熊。”在这样的环境里,因《红鱼》、《黑峡》、《鸽哨》等作品已在文坛崭露头角的王树增突然没有了虚构的心境。

  另一件事更是刺痛了他。一个日本记者来到中国一所大学,问:你们知道邱少云吗?我们有个同学站起来说:我知道这个傻帽。这个记者回到日本后,写了一篇文章:《支那人的堕落》。

  我们是怎么了?究竟什么是幸福?我们要靠两个轮子往前走,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那个精神的轮子呢?你可以喜欢披头士、麦当娜,但怎可以不敬佩自己民族的英雄?……一个个问号把王树增包围了。身为一名作家,他觉得可以做点什么。

  有人约他写朝鲜战争,他接了。最初多少是为了排解心头的焦虑,可随着几年来的实地踏访和资料搜集,他反倒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找到了一种宁静,一种心有所依的宁静,一种信仰之光。

  王树增说:“现在的年轻人常说两句话。第一句是‘我什么都不信’,这掩盖了他内心的什么都没有。还有一句是‘我郁闷’,什么都不信或者说只信金钱的人怎么能快乐?”

  从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中寻找信仰之源、快乐之源,也许是个好办法。从王树增意在“书写民族心灵史”的系列图书里,你摸到英雄的脉搏了吗?你读懂他们的喜怒哀乐了吗?你发现自己和他们血脉相通了吗?你发现代代相传的民族情感基因了吗?你那无所皈依的灵魂找到“家”了吗?

  长征:人类珍宝

  每次去书店,王树增都心怀敬畏:“你有什么理由在如此浩瀚的书海中再增加一本?没理由就别写。”正是因为提供了对同一历史事件的独到解读,他的书才得以荣登畅销书和长销书两份排行榜。

  比如《长征》。在积累了2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后,他没有急着动笔。“说到长征,我们就想到爬雪山、过草地、吃皮带、吃树皮,我能不能突破这些‘脸谱化’的认知呢?”

  在之前亲历式的重走长征路上,王树增印象最深的是4个瑞典年轻人。他们从中央红军出发的于都河边一直走到甘南,用了两年多时间。王树增在贵州碰到他们时,4个人面色黧黑,背着大旅行包,居然还穿着草鞋。王树增反复让翻译劝他们不要穿草鞋,走不了几里路脚就要磨出泡。可他们坚持要穿,还说,他们要严格还原当年红军的路线,尤其是四渡赤水,他们绝不走捷径。瑞典是高福利国家,生活非常安逸,这4个瑞典年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对中国党史感兴趣?对红军史感兴趣?事实上,他们对“红军”是什么都无法完整地理解。他们只是通过长征,来完成一种精神上的朝拜。

  2000年底,王树增看到了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的一本书,该书由西方各个领域的专家评选出公元1000年到2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件大事,其中1934年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名列其中。为什么长征榜上有名?西方专家的解读是:长征从精神层面上影响了人类的进程。

  王树增茅塞顿开——曾经有几万人跋山涉水,死里求生,身陷绝境而最后绝地重生,勇往直前、永不放弃、前仆后继。这些,正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他知道该怎么写《长征》了。“奉献给读者一部长征史没有必要,我又不是军史专家,读者更为关心的不是长征怎么走下来和走了哪些地方,而是这一历史事件对今日中国有什么启示。我的总结是‘永不言败’,这是支撑自己勇敢起来、腰杆硬起来的力量,是让生活更有目标、更快乐的力量。”

  谁创造了历史

  ◆人心向背

  同样的独到解读铺陈在他的130万字长篇巨制的《解放战争》中。一支武器简陋、兵力不足的军队如何取胜数倍于己的对手?数量不多、面积有限的解放区,怎样扩展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共和国?而另外一支最初掌握了财富与权力的军队,又为何如此之快地倾覆?这在军事上讲不通;所有的解释只有四个字:人心向背。

  彭德怀说过一句话:你知道什么叫守口如瓶吗,边区群众对敌人真是守口如瓶,不是自己人就不会给你说真话。《解放战争》中讲到一个故事:毛泽东转战陕北,带着200来人的队伍转来转去,后边有两个师的国民党军队追袭。前线将领发来电报劝主席过黄河,认为这样才安全。主席的回答是:“在老百姓中间我最安全。”

  毛泽东带着队伍,从老百姓的这个窑洞转移到那个窑洞。老百姓来掩护你,给吃给住,还给提供情报。国民党要进哪个村子了,共产党第一时间就知道。共产党藏在哪里?老百姓守口如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猜测:毛泽东不是到东北找林彪去了就是跑到外国去了。

  “‘在老百姓中间我最安全’,国民党敢说这样的话吗?”王树增说,“你听说过在解放战争中,我们哪一个高级干部、高级将领被捕吗?但是对方的军长、师长、司令官被俘虏的总数达到数百人,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被老百姓抓住的。什么叫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这就是活生生的体现。国民党失民心失到这个程度,打败仗的结果已经注定了。”

  老百姓站在共产党这一边。在解放战争期间,老百姓当中流传着一句话:“毁家支前”。共产党攻打临汾的时候,老百姓把自家的门板卸下来,送到前线筑工事,临汾是用26万块门板攻下来的。淮海战役中,我们的军队有60万人,敌军有80万人。但推着独轮车运输物资支前的老百姓就有500多万,9个老百姓支援我们一个战士,老百姓就是我们的后勤部。国民党可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走到哪儿,水井都被村民填了。老百姓已经抛弃了你,连一口水都不给你喝。

  为什么?有一位美国记者问毛泽东,你凭什么可以打败国民党军队。在毛泽东的回答中连“军队”二字都没提过,他反复说了一个词:土地改革。“就看我们的土地改革能不能成功,如果我们的土地改革成功了,我们的战争就胜利了。”土地是农民得以生存的根。共产党为老百姓打天下,分田地,老百姓干么不支持你,干么不选择你?!

  解放战争的胜利是民心所向,新中国的成立是民心所向,共产党执政是民心所向。

  为人民谋幸福,这是共产党对人民的承诺,这也是能得到人民拥护的唯一理由。

  ◆铭记英雄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只有被人民承认的英雄才能流芳百世。

  为人民舍命打江山的人是英雄。王树增喜欢陈毅的《梅岭三章》、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清贫》和夏明翰的《就义诗》。“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救救母亲呀!母亲快要死去了!”每当背诵这些传世经典,王树增的眼底就会泛出亮闪闪的东西,他说:“今天谁都可以轻易地说出‘砍头不要紧’。但如果回到那个年代,你试试看。”在围困中、在狱中、在临刑前,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他们迸发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赴汤蹈火的激情、舍生取义的勇气和革命必胜的信念,就像黑夜中的灯塔照亮后来者继续前行的脚步。他们是真英雄。

  更多的英雄则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他们消散在历史的迷雾中,却又分明凝铸在精神的丰碑上。“比如无数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他们倒下去的时候,可能还没有分清大胡子的马克思和小胡子的列宁之间的区别,因为他们大多不识字。但我觉得,当他们倒下去的时候认为是值得的。”王树增说,“我的作品中,主角永远是战争中最普通、最重要、最大数量的人——士兵,我要给这些无名英雄树碑立传。”

  堵枪眼的是英雄,承担大道义的老百姓更是英雄。临汾战争中把自家门板送到前线去的村民是英雄,把儿子送往战场的父亲是英雄,给红军养伤的老大娘是英雄……

  英雄来自人民,英雄为了人民,英雄应该为人民所铭记。

  ◆精神承接

  一个农民的房梁上有一本家谱,那么一个国家呢?

  “那个把邱少云说成‘傻帽’的大学生显然是数典忘祖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修一修精神图谱?”王树增写书,意在寻找、描绘一支军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图谱,让今天的读者从父辈的历史中找到滋养心灵的东西: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利他主义、不屈精神、大无畏精神、主人翁精神……不管你是“80后”还是“90后”,只要走进鉴往知来的历史,你就可以从父辈那里找到精神支撑,完成精神承接,明确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在当下。

  共产党人需要完成精神承接。翻看90年“祖谱”,能明白什么是执政之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要反哺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解决当前迫切民生问题,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做人民的公仆。王树增说:“那些动不动就称自己为‘父母官’的官员,是颠倒了主仆关系。那个质问‘你是打算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官员,更是糊涂、混乱到了极点。”

  在精神承接中,共产党人还能将曾经经历的苦难变成财富,时时保有忧患意识,担当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

  中国人民也需要完成精神承接。回望历史,你能找到来路,知道开路者的艰辛。你会对开路的英雄们心存敬佩,你会对今天的生活备加珍惜。王树增说:“每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英雄,寻找历史上的一些闪光点,作为本民族发展的精神之源。”以色列的哭墙前,每天都会有人痛哭;莫斯科红场的无名烈士墓前,年轻人结婚都会去献上一束花;新西兰的士兵纪念碑前燃烧着长明灯。反观我们自己,我们做了多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多?

  历史从来都不是凝固的化石,她可以穿越时间,与今天的我们对视。以史为镜,我们看得更清。

  乐观的理由

  ◆纠偏

  王树增说他是渐进论者,不赞成窒息式的变革。“辛亥革命是突变,推翻帝制,皇上是没有了,但是中国的大地上出了一大群皇上,从而导致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中国就像一辆重型卡车,急转弯容易翻车。

  中国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探索的是,中国选择了区别于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第三种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没有先例可循。我们之所以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并还在取得成就,其根本原因是——扎根于本国国情。

  在探索过程中,共产党也走过弯路,犯过错误。“但共产党有一个很好的品质,纠偏能力强,在关键时刻勇于修正自己、否定自己,甚至,连党章都可以改。”从“两个凡是”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大锅饭到大包干,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从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生于忧患、居安思危的中国共产党求真、求变、求发展,尊重国情和民声,在一次次的政策调整中,为国家带来更多荣耀,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惩腐

  现在有人把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归咎到政体上来。王树增说:“读史的人不会这么看。”

  腐败问题不是民选可以解决的。日本政坛频频掀起的腐败丑闻和台湾陈水扁的锒铛入狱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腐败问题也不是酷刑所能解决的。明代朱元璋为了惩治腐败,规定贪污60两银子就要杀头。其结果是,官员一个个以身试法,明朝的开国功臣几被屠戮殆尽。

  在王树增看来,惩治腐败也需要两个轮子,一是道德的约束,这既有赖于个人本身的文化素养,也可以在对历史的精神承接中获得自觉;二是法律的约束,不仅仅是惩戒,更要建立监督机制,让想贪的人没有缝隙可钻。但遗憾的是,目前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政体,都还没能建立严丝合缝的监督机制。

  中国共产党不会放弃探索,近年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反腐机制,比如党内监察条例、处罚条例等。目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腐倡廉十六字方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还被越南驻华公使阮荣光推荐给越共中纪委参考。

  王树增评价道:“即使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近年来的反腐力度也是一记重拳。我对此持乐观态度。”

  ◆追梦

  中国在处理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不凡表现,在全球环境问题上的勇于担当,在GDP排名上的跃居第二,均让世界为之震撼。

  一时间,鼓掌、喝彩者有之,期待、担忧者有之,惊羡、嫉妒者有之,炮制中国怀疑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者有之。中国冷静以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一如既往以中国模式走和平发展道路。

  出生于1952年的王树增,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十年浩劫、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30余年,如今又亲见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次华美亮相……这使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足够的理性和热情,来提供对历史的个性化解读。

  让自己的解读像历史一样为大家共享,这是他的心愿。为此,他还在努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