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新评委漫谈“在场主义”:姿态独立,才有真抒情

2011年07月19日 13:01 来源:文学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南帆、范培松、周闻道、陈剑晖等新评委漫谈——

  “在场”:姿态独立,才有真抒情

  本报记者 傅小平

  “本届在场主义散文奖,从总体看,获奖阵容更齐整,也更注重诗性。不过必须看到,这种诗性与杨朔体的‘诗化散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对于记者提出的本届散文奖是否凸显异域气质,且有较强的诗化倾向的疑问,评委陈剑晖表示,《巨流河》等几部获奖作品,的确带有较浓的诗性气质。“但我不赞同‘伪抒情’的质疑。我认为散文不管写什么,只要作者直面现实和大地,有批判与坚守,忠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而且足够真实和真诚。这样的写作,就是高贵的写作,就不可能是一种伪抒情。”

  评委周闻道表示了相同的见解。他认为,在场主义散文评选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散文性和在场精神。“获奖作品呈现出来的异域气质与诗意倾向,其实只是一种巧合,而非评选中的刻意。不过,这也许从另一个方面,呈现了文学的另一规律,即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越是民族的、地域的东西,越具有典型性,普遍性。”

  他更倾向于用“诗意”一词来理解部分获奖作品的风格特点。他表示,诗化是一个具有性质确定性的词,而诗意则只是一种属性呈现。在场主义强调,散文应当具有散文性。“而所谓诗化或诗性散文说,是对散文标准的混淆。但我们不仅不排斥,反而强调散文的诗意。因为,这里的诗意是散文对诗歌元素的吸纳,而非异化;它既增加了散文的包容性、开放性、自由性,扩展了散文的审美空间,又不影响散文的散文性。”在他看来,诗意的基础是真实,本质是浪漫。这与该奖倡导的追求本真,介入当下,从容面对惨淡的现实是一致的。

  评委南帆则表示,因为人们对于诗意的理解并不相同,获奖作品是否有较强的诗意倾向,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很显然,这个时代真正的抒情遭到了重大挫折。其主要原因在于神圣崩塌,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人们倾心地歌唱。后现代主义气氛中,无厘头成了更为通行的语言。我们的周围不断地抛出反讽的素材时,夜莺一般的吟唱就会变成一种怪异的夸张姿态。这大约也是我喜欢机智、犀利的潜在原因。”

  在范培松看来,在谈论当前散文创作的特点时,有两个问题是亟需解决的,一是姿态问题,二是究竟什么样的散文是好散文。“谈到散文的诗化倾向,首先会想到杨朔体的‘诗化散文’。其实,散文的诗化本身无可厚非,余光中、杨牧等都曾提出以诗为文,散文诗化,追求散文的文化诗性。但杨朔体的‘诗化’只能是伪抒情,究其原因在于其创作姿态有问题,精神不独立。而所谓的精神独立,主要是看其散文中的文化自我是否独立。另外,在我看来,精、气和味俱佳的散文,无论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都称得上是好散文。”与往年一样,该奖项的新锐奖部分,依然给人庞杂的印象,这也引起了评委的重视和争论。周闻道表示,冠以“新锐”名字,首先是为了扶掖新人新作,同时也有探索尝试之意,充分展示在场写作的多种可能性。这给评选留下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的确使得获奖作品比较庞杂。陈剑晖表示,如何使新锐奖部分更精彩、更权威和令人信服,是今后在场主义散文奖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南帆则给予这部分作品以高度评价,他对于其的重视甚至超过了散文作品集。“一些作家的众多散文过于接近——无论是表述的思想还是文字基调,这些散文结成集子出版的时候,这种‘接近’很容易成为一个显眼的缺陷。新锐奖部分作品,其中有一些散文,在文体、叙述语言以及从哪一个角度进入世界这些问题上无不显出了独特的探索。”

  对于本届奖项的总体状况,评委们普遍表示了肯定。周闻道表示,相比首届,此次评奖视野更开阔。“此次评奖面向所有华语散文写作,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人。除自我申报外,组委会还利用评委中的专门研究机构,获得年度公开出版华语散文专著目录,从源头上几乎达到无遗漏覆盖。另外,无论在申报的热烈程度、程序的严密性,还是奖金额度的提高上,本次评选都有大的提高。”

  陈剑晖也认为,相比首届,无论从评选过程和结果来看,都较为理想。“总体印象上看,本届评奖评委阵容强大,既具专业水准又具权威性;整个评选过程从初审到复审到终审,都是严格按照评奖章程进行,真正体现了透明、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从评选结果看,由于评委们坚持了‘在场精神’和审美性,所以本次评出的作品,基本上代表了本年度散文的思想艺术水准。”

  让南帆感触颇深的,在评选过程中,并没有任何人通知他上一届评委存在哪些统一的评判标准。“换一句话说,这是一个开放的评选,我尽可以按照自己的观念评价作品。我的理解之中,‘在场’一词较为注重的是生活的直击、现场感、烟火气息,如此等等。我赞同这些涵义。此外,我所喜欢的散文,大略是文体自由开阔、富有思想含量、语言机智风趣以及敏锐犀利。我想,这些大致上都是我评选作品的内在依据。”

  评委们也对该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周闻道和陈剑晖不约而同地谈到,评审时间似乎应该更集中些。陈剑晖表示:“比如齐邦媛的《巨流河》,在今年3月公布的初评中便以高票排名第一位,后来同是民间文学奖的‘华语文学传媒盛典’也将这部作品评为年度散文奖,现在将其评为头奖。这就有点滞后,有点重复,不够完美。如果评审时间从半年缩短至三个月,就不会有这样的遗憾。”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