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微写作是文学还是游戏?多情绪发泄 不会占主流

2011年08月04日 15:5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闭关”15年的武侠小说家温瑞安重出江湖,通过网易微博发表其最新作品《侠道相逢》,一时间在“文学江湖”激起千层浪。发端于微博的“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进军传统出版领域。

  面对刚刚兴起的“微写作”,有人满怀憧憬地猜测,这其中会不会蕴藏着创造新时代文学经典的可能?但对于文学评论家和参与微写作的作家们来说,这也许只是新媒体环境下的一场文字游戏,仅此而已。

  微写作被“文学”了

  微博的火热,带动了微写作。在网上,“微小说”、“微剧本”、 “微诗歌”、“微故事”、“微影评”,名目繁多的各种文体甚至会跳出一大串,有人因此预言,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

  但如果仔细看一看这些不同文体的微博作品,就会发现,其形式趋于一致,篇幅短小,内容零碎,结构散乱,尤其是那些自称微小说的博文,顶多也就是一则小故事。

  仲夏二月是广东台山一家外资企业的文员,她发掘的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自己身边。这位广东姑娘肯定地说:“微写作身边的事情,让我感到更真诚,也更有力量。”比如广东台山人喜欢生吃螃蟹,就被仲夏二月演绎成一个悬疑故事,“因为生吃螃蟹,可以想像螃蟹身上的寄生虫并没有死掉,它们都在肚子里旅行,于是,我就写了一个这些虫子如何在一个女人身上捣乱的恐怖故事。”她说。

  从今年6月微写作至今,仲夏二月认为自己已成微写作老手,言情、武侠、悬疑,样样都有新作问世。记者上网搜寻一番之后发现,她的作品尽管贴有不同文学标签,但写作手法都差不多,很难看出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区别。

  对于此种现象,《中国艺术报》记者怡梦是这样概括的:“微写作成了‘被文学’。”她甚至有些担心,如今的微写作乱贴文学标签,如果这种影响反作用于传统文学,我们的文学会不会被矮化、零散化,乃至使文学在不久的将来进入一个“微”时代,成为只言片语、三言两语的零碎片段,再也无法形成逻辑完整、结构宏大的叙事。

  尚缺乏真正内涵

  尽管微写作日益兴盛,但在有些人看来,这种叙事方式并不是网络时代的发明。事实上,微写作传统在中国古已有之,只是当今的写作者在文字的表达、意境的创造、思辨的精微等诸多方面,尚未达到传统微写作的高度。

  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张闳说,大家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文本,古代笔记、寓言、笑话,以及古典文论中大量的诗论、词论、曲论,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格言、谜语,都有微写作的影子,像《世说新语》、《搜神记》、《阅微草堂笔记》等,都是微写作的典范之作。

  有关专家认为,尽管中国古代的微写作体裁不同,但短小精悍、语言精粹、思想内涵深刻却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新星出版社副社长刘刚分析说,微博体、语录体、段子体,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凝练的语言写作,这对写作者其实更具挑战性。“越精炼,越有魅力,也越容易传播。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流传至今的千古美言,都有这种特点。”

  但如今的微写作往往注重幽默、搞笑,写起来也比较随意,不注重文字的提炼,思想内涵的开掘,这就造成了大量微写作浅显、粗糙、寡味、重复的倾向。但网易读书频道主编聂蔚认为,在今天,微写作一样可以很文学、有深度。她以温瑞安的微武侠新作作为例证,在她看来:“温瑞安的文学功底很强,古典诗词功夫尤其深厚,这种优势让他对微写作驾轻就熟,尽管文字简短,但有深意,并不给人晦涩的感觉。”聂蔚乐观地表示,尽管温瑞安写的是武侠,但他更有关注现实的写作心态,比如他让主人公穿越到现代,遭遇了电梯事件等等,而这些正是如今许多微写作所缺乏的。

  更多是一种情绪发泄

  最近,一本名为《爸爸爱喜禾》的微博书开始火了。据该书作者蔡春猪介绍,今年初,2岁的儿子喜禾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对他来说,这真如晴天霹雳一般。“当着朋友的面,我说不出这些事,我不善于表达。”但是,不说出来,蔡春猪又感觉憋得难受,他终于敲击着键盘,把对儿子的爱,儿子患上自闭症后自己的伤心、难过和无奈,以幽默和调侃的方式在微博上传递出去。

  随着该书的面世,蔡春猪名气越来越大,他发现自己的写作状态也发生了巨变。“刚写微博的时候,我是为自己写,是为了情感的宣泄。但现在关注的人多了,就要想到别人的反应。想得多了,就写不好了。”蔡春猪说,目前,他的微博每天能写一两条就不错了,远远低于高产时的每天七八条。

  像蔡春猪一样,许多倾心微写作的人,更多是将微博视为自我表达的空间,情绪释放的平台,或者说是枯燥生活的润滑剂,尽管其中有些微博语句不乏幽默、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如果真要严格考量,仍旧缺乏文本价值和欣赏价值。即便是胡纠纠编的《有权懦弱》,号称15位微博英雄横空出世,其文学性也很有限。对此,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更是批评道,微写作大大降低了书写活动的公共意义,表现出强烈的自娱自乐、自说自话倾向。他认为:“在微写作中,尤其是网络的游戏化、自由化,甚至为低级趣味的表现提供了机会和土壤。”

  微写作不会占主流

  “每天开始上微博,推门,像进了一个俱乐部,人越来越多,话也越来越杂,人声鼎沸,机锋来往,继而一个一个飘过,离开,回家,直到深夜,曲终人散,终成寂寥……微博究竟是你的脸,还是你的心?抑或只是面具。”作家北村为微写作“画”了一幅像。

  在全民微写作的时代,写故事、讲笑话,成了很多人的家常便饭,似乎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作家。现在,连温瑞安这样的武侠小说大家都开始微写作了,似乎微写作创造新时代经典也指日可待了。

  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在这股热潮中一直坚持自己的独特观察。他认为,不要简单地将文学写作与微博这类新媒介扯在一起,然后就命名一种“微写作”,以此来分散公众的注意力。写作不存在“微”和“宏”的区别,只有文学与非文学的区别。

  在张柠看来,文学写作是一种用文字传播审美信息的行为,而微博是一个传播一般信息的媒介。“在网络传播的信息中,最引人瞩目的,首先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安全与否、供需问题等等,再就是一些笑话、明星的八卦信息等。具有文学性的信息,关注度就非常低。”他因此认为,所谓的微写作在信息传播中不会占主流。

  与此同时,张柠更强调媒介的性质。张柠说,微博传播的信息是不是文学,并不改变网络传播的性质。因为微博是一个公共媒介,它应该尽量将篇幅留给公共问题,而不是那种表达私人经验的写作。他甚至认为:“微博上的所谓写作,不会改变写作的性质,写作的水准并不是根据传播的效果来确定的。不要以为点击率高了,你的写作水平就高了。”

  就文学写作本身而言,张柠说,衡量的标准不是长和短,写得长,可能好,也可能是垃圾;写得短,同样有可能是垃圾。“比较而言,长篇更容易遮丑;写短的东西,比如短诗、超短小说要更难一些,因为它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不可以像日常聊天一样去写,所以是一种非常耗费脑力的写作,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写作。”张柠认为,如果有人硬写的话,它会让写作者的灵魂暴露无遗。

  张柠也由此坚信,根据微博传播的特性和文学写作的特点,所谓微写作创作出来的东西,绝不可能流传下去而成为经典。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