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评:故宫急需“修复”公众严重受损的“心”

2011年08月12日 14:35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对“宫门”乱象的再审视

  作者:宜彦         

    失窃门、会所门、错字门,哥窑门、佛像门、屏风门,还有接踵而至的私拍门和封口门,可谓门门相扣、门门沉重。从5月到8月,拥有600多年历史的故宫,除了依旧向游客打开尘封已久的殿门外,还为我们上演了一出“宫门”闹剧。如果孤立地看每一重“门”,人们也许还愿意相信这仅仅是个案,但是当一重重“门”相继开启,就绝非偶然那么简单了。其实,故宫目前最急需“修复”的,并不是一扇扇具体的“门”,而是公众因此严重受损的“心”——对故宫管理者耐心、决心和信心的重新审视与考量。

  “专业活儿”走进大众视野

  公众为何咬住故宫不放松?应当说,公众如此关注“宫中”的一举一动,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从南海Ⅰ号到“曹操”墓,从全国各地古建遭受破坏到此次的故宫连环事件,公众的视线从未离开。在各类专业领域社会化程度不断提升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物这点儿“专业活儿”已经从以前只属于各位专家学者和各级文博机构的小范畴,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在这种语境下,公众视线与文物保护的关系必然愈加密切。正如时事评论员单士兵撰文所说,故宫曾经是皇权的象征,但在今天,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是一个公共文化场域。

  在他看来,这里面存在两个“不应该”——故宫不应该被层层包裹在权力屏障下,否则故宫就依旧不能真正属于公众;今天故宫管理者的身份,不应该是依附于相关人事制度体系下的权力身份,而应真正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来践行文化开放的使命。“没有开放,故宫大门失去了文化钥匙,只依赖于权力之手来推动,那么这片领地成为私人会所、发生丢失藏品与摔碎文物的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高级”地儿犯“低级”错儿

  以故宫的国家级博物馆性质来看,其行政管理模式与专业研究水准应该是国内文博界级别最高的之一,不缺经费,不缺人才,设备和技术更是一流。但就是这样一个“高级”地儿,居然会一次次犯让普通人都感到匪夷所思的“低级”错儿。

  “故宫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文物?”什么都不缺的故宫,引发了公众对其文保能力与职业操守的双重怀疑。文物专家谢辰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故宫事件“折射了社会上一种风气,就是普遍的不敬业、不负责任,这是一种悲哀”。

  处于舆论漩涡中的故宫还能靠什么取信于民?答案显而易见:专业。一直以来,外界之所以对网友揭丑、媒体追踪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故宫迟迟没有给出专业解答。内行对“门道”三缄其口,外行就只有自己看“热闹”了。对于故宫而言,这时候,认真对待问题,用专业的态度、专业的精神、专业的知识,做清晰而权威的解释,是必要的,更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让大家把这座历经沧桑并承载中华文明精髓的国有财产,放心地交给所谓的“故宫人”来管理。

  紫禁城不再是“紫禁城”

  纵观事件,“故宫拍摄了一部颇有雷同意味的连续剧”,很多人都表示有此感受,剧情则是这样的: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被人揭露—企图遮掩—舆论泛滥—行政干预—自查自纠—认错道歉—内部处理—继续犯错,并依此循环往复。“这一系列事件背后隐藏着故宫的管理问题,一个封闭自大的事业单位,缺乏社会参与、监督及第三方评价机制。”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的一席话不无道理,而时常从故宫某些负责人口中说出的“内部规定”、“不便对外”,不就是在规避风险、逃避责任、躲避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吗?

  有人指出,故宫的管理体制是其运营难以公开透明的重要原因,“现在故宫还像它的原名一样,是个封闭的、外人不能知道的紫禁城”。更有媒体人爆料,在采访故宫过程中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盖过去”或“捂住”,其根源都在于缺乏强力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公众所关心的,除了真相,还有相关责任的追究、制度漏洞的弥补,而一切质疑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避免下一次悲剧的发生。”“任何机构的健康运转,都需要基于自身信誉的内部监管和基于强制力量的外部监管”,因此治理“宫门”乱象,一方面期待故宫自己生发出合理有效的内部机制,另一方面还需依靠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在体制上的强力监管以及面向公众公开透明的舆论监督。相比一味地口诛笔伐,也许这样的言论更有建设意义。

  相关链接

  故宫的N重门……

  5月8日,在故宫斋宫展出的“交融——两依藏珍选粹展”中的7件展品被盗。

  5月11日,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在微博上称,听说故宫把建福宫变成全球富豪专属会所。

  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上写“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有媒体指出,其中的“撼”字意为摇撼、震撼,而锦旗中表达的含义应为捍卫,因此用字不当。

  7月30日,网友“龙灿”在微博中称,国家一级品宋代哥窑瓷器青釉葵瓣口盘7月4日出库检测时被损坏。

  8月2日,网友“龙灿”再次在博客中发帖,称故宫近年发生多起珍贵文物被损毁或被遗弃的事件,相关情况未上报主管部门。

  8月5日,《中国青年报》援引网友“湘江渔隐”的话,称故宫2005年涉嫌将馆藏珍贵文物——5件北宋名人书札交拍卖行炒卖创收。

  8月9日,财新网(微博)刊发文章《10万元封口费悬案》,称故宫2009年发生一起私分票款案,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