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苗棣:引进电视栏目要形意双修

2011年08月15日 15:5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引进电视栏目要形意双修

  苗棣(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最近,国内省级卫视引进国外节目模式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潮流。其中,《中国达人秀》在好几个方面都为中国电视树立了可以借鉴的标杆。

  到目前为止,中国引进电视模式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历史了。然而,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少之又少。其实,引进模式并非只是跟版权方签约,照搬引进,更重要的是国内电视人应该把引进的模式吃透、做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达人秀》是首开先河的,做到了形意双修。

  在中国引进国外节目模式的这短短十年中,之所以良品佳作凤毛麟角,是因为引进方只注重“形态”,仿佛有了形态就解决一切问题了。然而,节目引进后呈现的制作结果,却给观众“山寨”的感觉。反观《中国达人秀》,仅仅观看片花,便能感觉到这是一个用心、精致的节目。节奏剪辑流畅,多机位对观众情绪的调动,都能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节目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某知名选秀节目在播出中曾使用过一个长达三分钟的镜头,把十几个选手都拍了下来,这能看出节目工作人员的一种追求和制作的诚意。而这种诚意在《中国达人秀》中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因此,引进模式不仅要把“形态”引进来,还要把“形态”做精致。另外,《中国达人秀》把过去传统的现场与记录两种形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过去,现场就是现场,记录就是记录,干活的都不是一拨人,然而《中国达人秀》中二者的结合是对传统电视的表现方式作出的重要变革。

  除了对“形”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中国达人秀》对“意”的本土化努力。过去的综艺类电视节目,视线主要集中在明星身上,尽管他们偶尔也会做一些群众歌手、或者演艺大赛这样的节目,但是焦点往往又集中在才艺上,而不是人本身。真人秀差不多从2002年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它一方面把视线往下放,开始以草根为主,哪怕是《美国偶像》,它的起点也是草根,另一方面它开始关注人本身。我们所谓的人文精神的内核其实还应该是人。央视的青歌赛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却越来越差,就是因为它没有关注“人”。观众记不住它的歌手,他们记住的只是歌手在文化修养题中的失误,这就走进了一种误区。实际上国外的草根性达人秀形式,不但面向基层,面向草根,而且面向普通群众,这个跟过去的综艺节目完全是两种。

  《中国达人秀》做到了这一点,还把草根的个人生活、个人背景和个人情感表现出来。众所周知,一个节目在英国好,在美国好,不一定在中国好,中国的情况跟他们不同。英国达人更侧重表现散落在民间的技艺和奇迹,让观众感受震撼的瞬间,相对来说,对情感层面表现得较少。有时,也会有一些表现情感的时刻,但是,这并不成为节目特别重要的部分。我们所谓的本土化,即在它原来的节目框架下,抓到中国人的情感所需,《中国达人秀》多多少少带有一点心灵鸡汤的作用,让普通人有展现自己的一个机会,每个普通人都有光鲜的一面,适当加入的情感,而且主要是正面情感,以爱情、亲情、友情为主,比较符合现在中国观众的需求。本土化改造,并非伤筋动骨大刀阔斧才叫本土化,怎么在原来节目的基础上,找到可以切入中国实际的点,才是文化视听化的正解所在。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