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妈妈咪呀》让孩子母亲尴尬:一个女儿三个爹?

2011年09月16日 10:1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曾经以13种语言赢得全球数千万观众追捧的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在中国上演了,全中文版、全本土演员,为了和中国观众套近乎,还加入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网络元素。尽管如此,它的核心故事却难以引起中国观众的认同。一位中年女观众直言不讳地说,女孩儿因为母亲的乱来,不知道爹是谁,出嫁前把3个可能是亲爹的都找来了,这叫什么事儿?一个带孩子的母亲有点尴尬,她说,在整个观赏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怎么也没有办法回答孩子的那些个为什么!

  音乐剧是西方社会的文明产物,近年来被频频引入国门,其中不乏经典,比如《想变成人的猫》、《美女与野兽》、《42街》、《芝加哥》等,这其中也有因为政治、文化背景不同,难以引起中国观众共鸣的,比如,反映种族问题的《西区故事》就和中国观众产生了距离,因为很多东西在中国不存在,就产生了差异性。《妈妈咪呀》的故事更是与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相悖。所以,尽管阿巴的音乐震撼、给力,尽管演员的表演热情、豪放,但看惯了故事,习惯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同悲同喜的中国观众却总是被剧情传达的“价值观”间离出戏,这让观众始终难以和剧中人物达成默契。演员们的中国面孔、喇叭裤、蝙蝠衫等怀旧式的着装,让中国观众看着“身边人”,做的又不是身边的事儿,怎么看都觉着别扭。而翻译过来失去韵白美的台词和中国人不太理解的美式幽默都让演出显得有些遗憾。曾经看过美国来华巡演的《妈妈咪呀》,却没有这种感觉,原因还是看人家的演员演人家的故事,热闹着就够了,原汁原味的“西洋景”,不会和自己的生活发生关联,不会产生那种不真实感。

  音乐剧如何民族化被反反复复论证过,然而,民族化的前提是什么似乎还是没有搞清楚。民族化不是换个面孔、换套衣服,在西方故事中加入中国秧歌和武打,民族化是要从核心部分入手,从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上落脚。不适合中国国情,挑战中国观众传统审美的故事肯定会水土不服。

  原创无疑是音乐剧本土化的根本,换汤不换药式地搬演,或者从外在到内在的简单模仿都不是长久之计。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国剧在西方也是深受喜爱的,但是,如果西方人用国剧的形式表现西方故事能被观众普遍认同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这和文化土壤有关。音乐剧的民族化创作策略首先就是要在题材选择、主题内涵上下足功夫,不是墙外开花墙内就能香。柳 芽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