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1911》节选:革命党人选中黎元洪任都督

2011年09月16日 11:20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就在袁世凯与朝廷玩智力游戏的时候,武昌的起义者们正忙着改朝换代。

  10月11日上午,武昌城内的战斗基本结束,革命党人聚集在阅马场的省咨议局开会,商量建立一个新政权——“湖北军政府”,全称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军政府不成立,起义者就无法以新政权的名义通电全国响应,那么单独一个武昌城支持不了多久。而迅速成立军政府,首先要决定谁来当军政府的首脑,这个问题一下子让革命党人感到棘手:军政府首脑无论政治资历和军事能力都必须足以服众并有强大的号召力。在排除了起义过程中那些起过决定作用的新军中下级军官后,革命党人发现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供他们选择了:孙中山远在大洋的另一边;黄兴、居正、谭人凤、宋教仁等革命派的首领此时不是在香港就是在上海;原来武昌的革命派领导人,孙武在医院疗伤,蒋翊武避险出走后再无音信,刘公此时在长江北岸的汉口过不来。这时候,有人提了一个建议:请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出任都督。

  汤化龙,字济武,湖北人,时年37岁。祖上数代经商,家境富裕。1904年中进士,1906年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1908年回国参与地方自治活动。皇族内阁成立后,他是坚定的反对派,曾赶往北京参加各省咨议局的联合会议,对皇族内阁进行了猛烈抨击。他是宪友会湖北支部的发起人,是立宪派的著名人物之一。武昌起义爆发时,他藏匿在家,“次日晨,经起义士兵数次强迫,始出任事”。

  这个著名的立宪党人虽然被迫出面,但他已迅速作出了自己的政治判断,那就是无论对于个人安全还是湖北大局而言,他都不能站在革命党人的对立面上。不过,时局尚未明朗,目前还要打仗,只有军人才可能镇得住局面,并与即将到来的清廷军队对抗——立宪党人出面的时候还没有最后到来。于是,汤化龙在表示支持革命的同时,拒绝了让他出任都督的建议。

  于是,临时军事总指挥吴兆麟提出了另外一个人选: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协统黎元洪。这是一个令辛亥革命史骤然复杂起来的建议。黎元洪与革命党人、立宪党人都没有关系,这个人凭什么突然闯入历史?有确切史料证明,革命党人此刻选择黎元洪,并不是一个仓促之举,早在武昌起义的筹划阶段,革命党人就为起义成功后的政权布局选中了黎元洪,此事有当事人的叙述为证:

  1911年4月(辛亥年3月间),蒋翊武托刘九穗来邀我到洪山宝通寺开会,告诉我说是讨论推举黎元洪为临时都督的问题。刘说:“革命党人中间并非没有首领人才,蓝天蔚在第32标的时候,大家即有意推蓝为都督,但他远在奉天,一时不能南来。最合适都督之选是吴禄贞,但他也在北方,我们已决定先派人去和他接洽,恐怕他也一时赶不到。至若现在军队里的同志,都是一些兵士正、副目,下级军官不多,中级军官更没有,不足以资号召。所以要把黎元洪拉出来,其利有三:一、黎乃名将,用他可以慑伏清廷,号召天下,增加革命军的声威;二、黎乃鄂军将领,素得人心,可以号召部属附和革命;三、黎素来爱护当兵文人,而这些文人全是革命党人,容易与他合作。所以拉黎出来,革命必易成功。我们只要能推翻清朝,何惜给他一个都督名义,俟将来吴禄贞领兵南下,再推吴为正式都督,给黎一个其他相当位置,有何不可?”

  虽然刚刚杀了革命党人周荣棠,黎元洪也不认为此刻是他为清廷尽忠的机会——革命党人突然出现在面前,不是清算他杀革命党人的旧账,却是让他出来当起义军的首领,这让黎元洪万分惊愕。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人,时年47岁。19岁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5年后被派往海军服役,1890年调任广东“广甲”兵船三管轮,次年晋升为二管轮。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元洪随舰北上威海卫,在渤海口遇敌,军舰在炮击下沉没,他在海上漂流数小时得救。战后,他脱离海军,投奔张之洞,深受器重,曾任炮台监制和护军后营帮带,参与新军训练,并赴日考察军事。1906年,黎元洪在改制后的湖北新军中任第21混成协协统兼管马、炮、工、辎各队。是年秋,他率队参加在河南彰德举行的军事演练,获得了“军容盛强,士气健锐,步伐技艺均已熟练精娴,在东南各省中实堪首屈一指”的评语。

  此刻,这位新军高级将领所面对的局势之复杂,是他从未经历过的:……抵楚望台时,革命军总指挥吴兆麟,即命在该处所有队伍举枪吹号为礼。黎此时穿一身灰呢长夹袍,面带愁容,极形烦恼。谓吴兆麟曰:“你学问很好,资格很深,你万不该与革命党共同革命。你若不革命,你在军队晋级很易。请你快叫大众各自回营,事情太闹大了,更不得了。”马荣在旁大怒:“你昨夜亲手杀了我们传信的同志周荣棠,我们尚未问你的罪。今请你来,仍是反对我们,你就是个汉奸,我们就要杀你。”即拔刀向黎元洪斫来。吴兆麟喝止之。王安澜又从旁谓马荣不应如此野蛮,马荣又拔刀斫王安澜,吴兆麟又拦阻之,一面吴又低声向黎云:“因昨晚杀人太多,此时都是一股奋勇之气,稍不如意,即动起手来,反于统领面子不好。”黎从此不再发言……

  黎元洪被带到了咨议局。

  武昌城中各界赞同革命的人士以及著名的绅士父老已齐聚咨议局内,一致同意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汤化龙为军政府民政总长。然而,依旧心惊胆战的黎元洪一个劲儿地说:“勿害我,勿害我。”起义官兵急了,再次用长枪指着他:“汝作满奴,当杀。今不杀汝,反举汝为都督,而汝犹不允,汝甘心为满奴耶?”最后,不管黎元洪愿不愿意,他被推进一间小室关了起来。然后,众人以“黎都督”的名义开始了湖北军政府各项事宜的运转。

  黎元洪以及中国近代史面临的局面之怪异实属罕见。

  曾与黎元洪私交很好的英国传教士兼记者埃德温·丁格尔认为,这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时刻,黎元洪的脑袋万幸没被砍掉,中国历史的序幕由此拉开:……黎元洪的出任,暴露了革命党人对这次起义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以及革命党人自身力量的弱小。但是,当时选择黎元洪无疑是明智的。黎都督的出现——至少湖北军政府是这么对外宣布的——对于未参加起义仍在观望的新军官兵以及武昌市民的归顺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黎元洪的出任同时也预示着辛亥革命的最终结局。

  军政府忙乱不堪,要做的事太多了:部署军事防御,搜查残余官吏,保护领事馆和中外商民。最难以维持的是汹涌的难民潮,起义者不愿意因为他们的占领而使武昌成为一座空城。经过紧张的商议,湖北军政府决定:

  一、以咨议局为军政府。

  二、称中国为中华民国。

  三、改政体为五族共和。

  四、规定国旗为五色,以红黄蓝白黑代表汉满蒙回藏为一家。

  五、称中华民国年号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

  六、当以黎元洪为都督,布告地方。

  七、移檄各省,并照会各国领事,宣布满清罪状。

  八、布告全国国民并军民长官。

  九、布告湖北各府州县。

  十、军政府紧要谕令。

  十一、致书满清政府。

  十二、布告汉族同胞之为满洲将士者,促其觉悟。

  十三、军政府暂设机关四部:(甲)参谋部;(乙)军务部;(丙)政务部;(丁)外交部。

  十四、设立招贤馆。

  一夜之间要起草这么多文件,文人和学生们不得一刻休息。首先要发出的是安民布告——这是历史上任何一次造反首先要做的事——布告写出来了,黎元洪拒绝签字,由革命党人李翊东代签,然后誊写若干份贴遍全城:

  今奉军政府命,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不用猜疑。我为救民而起,并非贪功自私。拔尔等于水火,补尔等之疮痍。尔等前此受虐,甚于苦海沉迷。只因异族专制,故此弃尔如遗。须知今满政府,并非我家汉儿。纵有冲天义愤,报复竟无所施。我今为此不忍,赫然首举义旗,第一为民除害,与民戮力驰驱。所有汉奸民贼,不许残孽久支。贼昔食我之肉,我今寝贼之皮。有人激于大义,宜速执鞭来归,共图光复事业,汉家中兴立期。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士农工商尔众,定必同逐胡儿,军行素有纪律,公平相待不欺,愿我亲爱同胞,一一敬听我词。

  皇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示与安民布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军政府刑赏令,格杀勿论的是:藏匿满人者、藏匿侦探者、买卖不公者、伤害外人者、扰乱商务者、奸掳烧杀者、邀约罢市者和违抗义师者;给予赏赐的是:乐输粮秣者、接济军火者、保护租界者、守卫教堂者、率众投降者、劝导乡民者、报告敌情者和维持商务者。

  接着,军政府必须组织军队攻占汉口和汉阳。

  以黎元洪的名义给张彪送信劝他投降,但是送信的人被张彪杀了,这让军政府顿感沉重的军事压力。

  更显急迫的是,黎元洪还是不愿当都督,并且他已开始绝食了——“黎元洪自到咨议局,两日不进饮食,亦不与任何人说话,好似作新姑娘态度。若竟饿死,又将如何?”有人说干脆毙了他算了,但多数人认为不能这样,主张还是去劝导。起义者与黎元洪的谈话如同在谈一桩买卖:

  甘绩熙:“黎宋卿先生,我们汉人同志,流血不少,以无数头颅,换得今日成绩,抬举你为都督。你数日以来,太对我们同志不起。我对你说,事不成,你可做个拿破仑;事若成,你可做个华盛顿,你很讨便宜的。你再不决心,我们就以手枪对待。”

  黎元洪答:“你年轻人不要说激烈话。我已在此两日,并未有什么事对你们不起。”

  陈磊云:“黎都督很对得我们起的,但是你辫子尚未去,你既为都督,该做一个模范,先去辫子,以表示决心……现在是民国了,你若尽忠民国,你就是开国元勋;你若尽忠满清,你就该早天尽节。二者必居其一,何以如此装模作样,我们实在不解。进而言之,你不过在满清做个协统,现在得此机会,你非才智胜人,即你不干,以中国之大,汉人之多,岂无做都督之人耶?望你三思。不然,恐同志等不汝容也。”

  黎元洪又答曰:“你们再不要如此激烈,我决心与你们帮忙就是。你们说要去辫子,我早就赞成。我前在营内并下过传知,谓愿剪发者,则听其便。你们明日叫个理发匠来将我的辫子剃去就是。”

  于是,湖北军政府终于有了一位名正言顺的都督。

  摘自《1911》王树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9出版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