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雷抒雁:旧体诗不能掺水 新体诗要借鉴传统

2011年11月14日 15:56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旧体诗不能掺水新体诗要借鉴传统 

  雷抒雁

  日前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古体诗词创作学术论坛在北京举行。多位领导及专家出席会议并发言,就古诗词如何在新形势下创作出反映时代要求符合群众需求的诗词作品、当前诗词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本文为作者的即席发言,由本报记者整理,发表时有删节。

  ——编者

  旧体诗词也好,新体诗词也好,都叫中国诗。为什么?它是语言发展的结果。所谓的旧体诗词是文言文的诗歌形式,新诗是白话文形成的形式。白话文产生的语言的变化,是一种发展趋势,但这种趋势并不妨碍旧体诗的写作。

  这些年一直有人在写旧体诗,但旧体诗词所引起的问题较多,有一位山西的朋友,一年到两年时间写了800多首诗,有个什么纪念就写一首——诗写得这么容易那就会出问题。古人说“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旧体诗推敲起来是很费事的,白话诗其实也一样。白话诗现在也应该反思自己,所谓“口水诗”,那都是不下工夫写的诗。所以我想,写诗,不管写旧体诗还是新体诗,写得好坏,最主要是看这个诗人。

  旧体诗的生命不在于旧体诗的形式,而是在写旧体诗的诗人。我最近重读《诗经》,清代人说,颂不如雅,雅不如风,是很有道理的。原因是颂是朝廷里人写的,雅则是士人写的,而“风”是普通老百姓中创作流传的。所以“风”的感情比较真实,因为和生活比较贴近。通过“风”看当时的人文状况,能看到人们心理情感状况是丰富的。

  对旧体诗的创作来说,我建议写旧体诗的同志最好能通读旧体诗集的经典著作,要仔细研究。旧体诗的发展从《诗经》到《汉乐府》,一直到隋唐律诗的出现,它的发展实际上在解决一些问题:一是写作的自由;另一个是在形式上挣脱约束的追求。

  现在从事旧体诗写作的,常听到很多数字,创作多少多少首诗等等。这个数字是很可喜的,但是有时候也很可怕。为什么?当一杯酒变成一瓶酒的时候,那可能是掺的水多一些。其实有些人写的就是顺口溜,没有从象转到思上、意上的诗意,深度的思考的东西少,语言比较表面、比较浮浅。我认为,这是现在旧诗写作要向新诗写作学习的地方。

  新体诗写作的问题在于过度散漫、放纵。我认为,诗歌创作应该在自由、约束和自觉之间,一个诗人要有写作的自觉,他对内容和形式要有一种“控制”。

  新体诗的创作该向从前的旧体诗学习。过去写诗,一辈子写的都是七言诗,形式固然呆板,但有很多元素是非常宝贵值得新诗借鉴的。比如用元曲的味道写的新诗就充满趣味。

  有一次,某地有一座桥刚修一半塌了,压了很多人。媒体报道出很多管理上的腐败,我就此写了一首诗,用了元曲的语言形式:这般长大的桥梁哗啦断成粉尘。一群活生生的湘西汉子无知无觉成了冤魂,只说是造一所金桥通天堂,谁料知要命的桥撞开的是地狱的门,天啊,是哪个贼子下手这样狠,硬生生扒去了龙王筋。天啊,是哪个该杀的黑了心,像把砒霜投进了和面盆。背井离乡的打工人,田园里苦守着你的幼子老娘亲……

  我想这里我写的当然不是旧体诗词,而是新诗,但我有意识地把旧体诗词里的很多宝贵元素吸收了。

  吸收了古体诗的因素,新体诗形式上不散漫了,语言上又轻松自由了,同时节奏感强,这是把新体诗变得好读的一种方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