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过时 教学方式有问题

2011年11月21日 17: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21日电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21日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当前确实存在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并不好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的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

  中央外宣办21日上午组织中外记者集体采访中央编译局,并在中央编译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局长衣俊卿介绍2011年中央编译局编译、研究、信息、出版及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等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上,有记者就“大学马克思主义教材是否存在缺陷,比较枯燥”以及“马克思主义对于解释当下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还能有帮助吗”发问。

  衣俊卿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角度进行了解答。他说,这个问题先从宏观层面来看,两个问题不光是大学生会提的,国内外很多学者也在思考。

  衣俊卿推荐大家阅读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新书《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他说,这本书把西方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的十个方面的质疑分了十章,逐一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解答,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没有过时。他曾经有一个断言,说同政治家、军事家相比,很少有思想家能改变历史的进程,但是《共产党宣言》的作者确实改变了历史进程,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影响了人类的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什么?用特里·伊格尔顿的话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立足于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对人类解放的一种追求。他认为资本的发展本身有它的限度,既可以给人类社会带来很大的推动力,也会带来贫富差别等很多不合理的东西。他说如果资本主义不能够克服资本的限度,没有力量去约束资本,资本主义面临的危机就不会解决。现在看,资本主义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马克思不但在过去产生了很大影响,影响着、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进程,而且在当代也还有重大价值。

  衣俊卿说,这本书用很具体通俗的实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强的生命力,有着很大的理论感召力。

  “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已经近三十年了,一直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我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来关注、关怀人类发展的理论。它的核心是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对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想消除一切束缚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不合理的东西。而在他的时代,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如何限制资本的逻辑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不合理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实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如果我们回头看一下20世纪人类的历史,就会发现马克思主义其实一直在人类思想进程和历史进程中起作用。说马克思主义过时大概喊了一个世纪了,如果一个世纪人们都在说一个东西过时了,恰恰证明它没有过时。如果它真的过时了,就不会在一个世纪中反复有人说它有价值、有人说它过时。并且,它经常还会在人类面临重大的问题、困境、危机、转折时出场,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尘封在书店中的《资本论》突然脱销了,原来没有人买,现在突然一下脱销,要重印。前不久中央编译出版社刚刚出版了一位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叫宫川彰写的《解读<资本论>第一卷》,他是从日本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开始观察日本的经济现象,用《资本论》来解读这些问题,他发现马克思的思想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衣俊卿说。

  衣俊卿表示,概括起来,如果回顾一下20世纪,人类确实不缺乏思想,不缺乏主义,不缺乏理论,经常是各种主义、各种思想纷纷登场,又纷纷退场,但是有一种始终在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想。

  衣俊卿说:“我认为这是我对核心问题的阐述。对于中国的发展建设来说,它就更重要了,它一直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它最重要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中有这么大的生命力,就是它同中国的国情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剩下的问题,关键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也包括在座的媒体,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样入心、入脑的方式来展示马克思主义的力量,包括用它来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我做过多年大学老师,也知道在高校的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并不好的问题。我认为主要的问题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教学方式的问题。长期的应试教育习惯于灌输,把马克思主义很鲜活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变成了理论教条,这是大学教育应该改变的问题。我说个小插曲,我现在还在高校授课,因为我还要带博士生,我大概讲了20多年的课程,基本上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我从来没有发现我的课堂上学生会逃课,而且我的课堂总是座位不够,总会有很多学生去旁听,我想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就很重要。我前面说到我们拍摄的《思想的历程》,那种感人的电视片,还有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展览馆,其中展示的感人的故事,如果能走进课堂,一定会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帮助。”

  中央编译局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杨金海补充说:“我们的教材建设曾经起过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建国之后,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个重大问题,改革之前大学教材主要是采用苏联的教科书体系,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等,这里边就有很大的缺陷,主要缺陷在于从革命、阶级斗争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比较多,从社会主义建设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比较少,就是说它具有片面性。在革命时期讲革命、讲阶级斗争理论当然是对的,但是共产党执政以后,还大讲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阶级理论就不实际了,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听,归根到底是我们的理论脱离了实际。”

  杨金海表示,改革开放之后,这个情况在逐步变化,“我们的教材越来越多地吸收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但是为什么仍然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大学教材改革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到新世纪之后,中央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杨金海介绍说,从2004年开始,其中一个重要的工程或者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进行大学教材的重新编写,就是要突破原来苏联教科书体系模式,把马克思作为整体来研究,不仅讲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也不仅讲革命理论,更重要的是要讲它的建设理论,也就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同时还要吸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要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包括理论经验和实践经验。中央推进的教材建设现在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有几十本教材已经开始问世,将来总共要编150多种教材,全面反映改革开放成果,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

  “通过教材建设,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发生的转变,从过去片面地讲马克思主义,到全面讲马克思主义,通过研究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实际,我们的理论会更加具有生命力。师会讲得更好,学生会听得更好,理论会更加深入人心,不仅在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国际上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杨金海说。(根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