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挚友、弟子眼中的木心:他在寻找真正的知己

2011年12月25日 14:33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他在寻找真正的知己

  挚友、弟子眼中的木心

  为什么这么多人来送木心,为什么这么多人期待他的遗作整理面世,因为木心,他用一生捍卫艺术与文学的尊严。

  昨天,本报记者专访艺术家陈丹青和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曹立伟。陈丹青曾作为学生在纽约听了5年木心的课;1990年元旦,挚友曹立伟夫妇在纽约买了新房,木心在他家中愉快地住了一年。

  在他们看来,大部分人依然不懂得木心离开的真正意义。“可能很久以后,我们才知道,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曹立伟说。

  他是没落贵族

  却守卫了文学的尊严

  曹立伟第一次见到木心,是1989年的纽约。62岁的木心,当时在纽约艺术联盟留学,这也是陈丹青在美国求学时的学校,在业内非常著名。第二年,曹立伟夫妇买了新房,木心入住。

  那段时间,木心每天都在安静地写作。床上总是一条橄榄绿的旧军毯,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床铺得整整齐齐,似乎随时在准备着启程。他还亲手把一条细灯芯绒直筒裤细细密密地缝成马裤,钉上一排5颗扣子,用来搭配皮靴。

  在交往中,木心频频提到魏晋竹林七贤之一嵇康与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曹立伟认为木心深受他们影响:“木心洁身自爱、自尊、唯美,很像嵇康;而纪德是他常常提到的一个作家,想了解木心,可以先试着了解纪德。”

  在曹立伟印象中,木心曾说过,曹雪芹扎得一手好风筝,从他那里学到手艺的人甚至能以此谋生,但晚年境遇凄凉,落到只能喝粥的境地时,曹雪芹也绝不以此谋生。

  “这是一个高贵骄傲的人,并始终怀有精神洁癖。”

  他用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支撑着自己跌宕的一生。曹立伟记得,木心曾这样描述他心中的文学:“在一个万国交界的地方,住了一个老人。形形色色的人不时路过,有英雄、诗人、强盗、美人、商人、小偷、教徒,他们都会敲开这个门,门都会打开,老人会为每个人倒杯水,请他们坐下来,谈一谈。这个老人,就是文学。”

  陈丹青昨天形容他,“不屈就也不妥协。木心之所以在2006年之后才在大陆出版作品,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就是他不能习惯简体字。这是他的一个文字立场,也是一个文化立场。”

  他内心充满期待

  寻找真正的知己

  纪德曾经在临死时说,他收到一位非洲年轻人的来信,“这封信令一个行将老朽的我,看了不至于绝望地死去。”

  对年轻人,木心怀着同样的期待,他对年轻人充满好奇心。他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始终深信,有一些年轻人,如同美妙的钢琴一般,一谈就响。

  但木心是否遇到了他真正的读者?

  昨天现场,有许多读者自发前来。来自青岛的年轻人刘正伟,第一次读到木心的文字,便在讲座中要求陈丹青带他来见木心。后来他甚至为木心到乌镇找了一份工作,终日在木心花园外徘徊,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与先生的偶遇。得偿所愿后,他陪伴木心度过了最后的时日。

  这样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在木心最后病重期间,他们日日夜夜寄宿在走廊的板凳上,只为在每天半个小时的探视时间里,进去看看先生一眼。

  但曹立伟却显得悲观:“木心曾说:一个天才是被另外一个天才发现的,狄更斯的由托尔斯泰读,托尔斯泰的由福楼拜读,而福楼拜的由纪德读。有这样一个读者,可以满足。” 曹立伟深信,在未来中国几百年内,都很难出现像木心这样一个人。

  而陈丹青对此依然怀着一份期待,“现在先生已经有了非常诚恳的读者,一点一点来。木心区别于所有我们今天知道的人,市面上我们能够听到的名字。可是他那么晚才出现,在他出现之前长达60年,我们的一个阅读经验已经被完全填满。”

  本报记者 林梢青 王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张中江】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