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电影:130亿票房后的隐忧

2011年12月26日 10: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题:中国电影130亿票房后的隐忧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随着25日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与徐克的《龙门飞甲》上映10天,票房同时破3亿元人民币,23日上映的《亲密敌人》两天赚2000万,人们更感兴趣中国电影票房能否达到一年130亿元的目标。

  就在10天前,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新年电影招待会上宣布,2011年中国国产故事片产量已超过500部,全国城市影院票房超过120亿元人民币。现在加上《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亲密敌人》的6亿多票房,如果剩下6天,三片能齐赚3亿多,那也算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在若干文化产业中,电影产业是市场化最早、成效最明显的一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尹鸿表示,中国电影产业化之路不到10年,产量已位居世界前三,票房年均增幅30%,这些都显示中国已经成为电影大国,但远非电影强国。

  在人们观望130亿能否如期实现的时候,回首2011年,中国电影票房前三名分别是《变形金刚》10.93亿,《功夫熊猫》6.08亿,《加勒比海盗4》4.63亿。这似乎可以成为中国远非电影强国的佐证。

  而过500部国产电影让人记住的寥寥无几。《白蛇传说》、《画壁》、《关云长》、《鸿门宴》、《武侠》等片虽都有过亿票房,但大明星、大战争与大场面的古装大片套路已渐显疲软之态。《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相较于《建国大业》,明星主旋律大片模式复制效应渐失。

  影院银幕数的迅猛增长,被认为是电影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蔡赴朝表示,2011年,中国电影平均每天新增银幕超过8块,全国城市影院银幕数已超过9000块。尽管如此,每年进入院线的电影也极其有限,其中不乏大量影片“影院一日游”,或排在上午观影人数较少的档期,票房惨淡一半因此注定,“大片当道,小片陪葬”的大格局也未根本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从11月底到12月底,有近30部电影陆续赶场贺岁档。从11月29日开始到12月31日里,至少有3天每天都有3部新片上映,其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而能让观众记住、排满影院场次的也就《鸿门宴》、《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等几部而已。

  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这部业界盼望已久的法律没有写入电影分级制,但却规定了政府促进电影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国家对这一蓬勃发展的文化产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饶曙光认为,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实现电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不仅仅要有相应的经济指标、票房指标,也应该有相应的文化指标、精神指标。他说,相对于电影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的明显进展,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却出现了明显的“短板”,主要表现在创意能力不足,缺乏人文关怀,缺乏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缺乏主流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建构和表达,存在着明显的非理性、盲目跟风的消费等。

  这在2011年电影市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两张“画皮”、两个“封神榜”、三拨“杨家将”、三桌“鸿门宴”、四位“关云长”、四名“白娘子”,三个叶问。比较于去年的《让子弹飞》、《唐山大地震》、《狄仁杰》等一些相对优质大片,今年大片的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在大片表现欠佳的情况下,中小成本影片倒是不断给人“惊喜”。今年3月上映的《观音山》以1200万成本收获8000万票房、7月《孤岛惊魂》以500万成本获9000万票房、11月份上映的《失恋33天》更是以890万成本豪取3.5亿元票房,在观影淡季创造票房奇迹,让业界看到大片之外不同类型影片的市场号召力,同时也增加了年轻电影人入行的动力和机会。

  饶曙光说,由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之路,中国电影人充满期待和信心,同时也要做足文化和思想的准备,渠成才会水到。

分享按钮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