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北京两会代表建议规模化培养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2012年01月13日 15:34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北京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昨日开幕。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大会上指出,今年北京将制定高端文化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这将对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产生重大影响。人才是文化产业的创造者、经营者与发展繁荣的第一推动力。无论文化管理工作者、文化市场营销工作者、文化创意的设计和制作者等,都“物以稀为贵”地成为抢手货。

  目前,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人才建设也应该跟上其发展步伐,保障首都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北京市“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献计献策。

  【现状】

  北京是全国最早推出文化产业专项政策的城市之一,目前已推出各项政策近30种,这使北京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地区。不过,在产业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北京仍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8%,2010年年底达到122.9万人,创作、策划、管理和投资经营等方面的人才种类不断丰富,层次有所提升。但是,相比纽约、伦敦、东京等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城市,北京市文化从业人员占全市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仍然较低,人才不足矛盾依然突出,严重制约了首都文化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动画及多媒体行业为例,虽然相应的动漫教育机构、动漫人才数量迅猛增长,但是动漫产业的发展仍出现人才告急的现象。据了解,业界需要的人才是15万-20万人,而每年能够提供的合格人才仅为1万人左右,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个缺口还会不断加大。

  当前北京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的形势很好,国家重视、产业发展快速,文化人才如果跟不上,将难以支持与促进产业的持续与深入发展。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日前曾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未来将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制定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优惠政策。

  【两会声音】

  规模化进行人才培养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肖鸣政:目前中国最为紧缺的文化人才有四种:第一,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第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第三,复合型的文化专业人才;第四,国际性的文化人才。这四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将是北京未来5-10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造成这四种人才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国内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短,文化产业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目前的人才培养也没有形成规模,缺乏科学性与专业性。

  实施文化人才激励机制

  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会:首先,应建立多元投入、立体培养和个性定制三结合的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需要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从而为提升文化产业人才质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其次,实施文化产业人才的激励机制,构建人才宏观激励和微观激励相结合的全面激励机制。在宏观层面,可以通过政府给予文化产业的扶持政策吸引人才,间接激励创意设计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在微观层面,通过设计清晰的职业生涯、科学的培训体系、多轨道晋升制度、充分授权、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和谐的团队文化、建立项目奖金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等措施,留住人才。

  最后,应该集中力量引进和培养精英团队和领军人才。发挥首都科研院所、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鼓励和支持他们与企业建立互动、互助、互促的关系,凝聚各方力量,培养精英团队和领军人才。

  【商报提问】

  商报:谈到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其中,产学不对接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您认为应如何破解这一难题?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胜冰:目前,各大院校都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多数偏重于理论性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较少,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文化产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专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更多地增加实践类的课程,突出各专业方向,避免过于综合和笼统。此外,还可以成立一些创意工作室,让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机会参与文化产业实践,而且这个创意工作室是学生自己管理和运营的,鼓励他们和一些小型的文化企业进行对接,做一些针对市场的创意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商报:创意人才队伍建设到底困在哪里?走出困境需要怎样的政策环境和培养机制?对北京市文化人才的开发、激活,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主任肖鸣政:一是科学定位,对首都文化发展战略、政府文化管理职能、文化事业产业战略、部门职能、岗位职责进行定位;二是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选拔机制,将合适的人放到适合的系统、部门与岗位上;三是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引导、控制其工作行为;四是建立合理的薪酬管理体制,激励人才的工作热情;五是建立合理的文化人才开发体系。

  商报:目前,影响北京文化创意企业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北京市政协委员、海淀区政协主席彭兴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影响文化创意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引进和落户的困难。企业的期望和要求也最迫切,希望能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建立人才综合保障体系,细化中关村人才特区的政策措施,吸引高端文化人才到首都云集。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肖永亮:人才成长一定要有一定的环境,或者是比较宽松的环境,其实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且一定要紧跟国际前沿,知道国际同行正在做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能搭建一个人才施展的舞台,这样能够使人才培养不会走太多的弯路。

  商报:由于构成企业发展基础的并非只是最高管理者,相当多的文化创意企业中层管理者也同样重要,这些人也是构筑企业大厦的核心力量。那么,如何才能留住这些人才,并最大限度地激发这些人才的积极性?

  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政府应制定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评定标准,达到中层标准的人才即可申请人才租赁房,不同于公租房的60平方米面积限制,人才租赁房以90-100平方米为主,租金可高于公租房但略低于市场价格,以满足这部分特定人才的生活所需。商报记者 陈杰 姚钰珂/文 

  【数据】

  1. “十一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8%,2010年年底达到122.9万人,北京市整体从业人员900多万人,占1/10还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85.1万人。

  2. 北京的创意人才只占全市从业人员的 1%。,而纽约为12%。。

  3. 近80%被调查者换过工作单位,38.5%的管理者认为本单位的人才流失严重。

  4. 国内影视、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分别为15万人和10万人左右,而目前国内的动漫人才不到1万人,创意型高端人才更为紧缺。

【编辑:蒲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