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皮影戏传承人:在传统与市场之间找到平衡点

2012年01月13日 16: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于振声在制作皮影

  曹 洋

  虽然近年来皮影演出市场日渐萎缩,但服务于皮影表演的皮影刻制却从皮影艺术中逐渐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民间工艺品,并热销于国内各大城市和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势下,国家级非遗项目凌源皮影戏的省级传承人于振声也开始认真思考皮影雕刻的未来发展方向——如何在恪守传统技艺与应对市场法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刻出品牌

  于振声1936年生于辽宁凌源松岭子镇三皇庙村,他的成长时期赶上了凌源皮影的黄金时代。“远看像座城,近看纸里蒙,疯子掐脖喊,傻子眼熬红。”这句过去在凌源广为流传的谜语,道出了影戏风靡万千的景况。跟当时所有的孩子一样,于振声从小就爱上了皮影。“我十几岁时很迷影戏,不仅爱看故事,还爱看人家操影、刻影。正因为这样,跟许多老艺人成了朋友。接触了几年皮影之后,我拜家乡的一位皮影老艺人王盛林为师,学雕刻和操影。”20多岁时,于振声当上了三皇庙村的大队书记。这期间他组织了三皇庙皮影团,“白天领着大伙儿治山治水,晚上组织皮影到各生产队唱,即使文革期间也一天也没停过。县里的领导无论是慰问部队还是慰问灾区,都带着三皇庙皮影去。”

  于振声常常回忆起年轻时的意气风发,不过他更愿意提及的是退休后的领影时光。1995年,于振声从凌源市城建局长的岗位上退休,筹建了“振声皮影艺术团”,带着皮影上山下乡。有一次在万元店乡演出,当年的老下属看见坐着拖拉机、一身土两脚泥的于振声,难过地劝他:“你要钱我们给你,别遭这份罪了!”于振声说:“他们不理解我,当时正值凌源皮影跌入最低谷,我不想让千年的艺术消失在我们这一代手里。”

  在四处演出的日子里,于振声觉得影人质量不高,过于呆板,缺乏灵动之气,于是有了专心皮影雕刻的念头。为此,他专程向凌源最著名的皮影雕刻艺人佟敏学艺。之后,还跑到唐山,拜皮影雕刻名家韩世勋为师学习雕刻。

  如果不是当初于振声千里求艺的执著,就不会有今天名震凌源的“振声影雕”。在凌源这个皮影艺人藏龙卧虎之地,于振声把自己的名字打造成了一种品牌。

  传承之难

  跟演出时用于操作的皮影不同,于振声雕刻的皮影基本属于“看影”,就是镶在镜框中供人观赏的皮影。作为突出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美术工艺品,“看影”的雕刻要比作为演出道具的皮影更精细复杂,因此对艺人的雕刻技艺要求也更高。

  于振声说,首先要讲究设计,强调“框子”(构图)布局合理,符合人物的特点。雕刻头茬尤其要注重神韵,“一身气在脸上,一脸气在眼上”,追求明亮之美和灵动之气。“三分雕刻,七分着色”,在着色前,要对着色的对象有整体构思,想象影人动起来的样子,这样才能把颜色上活。看似简单的钉缀,也要反复“掂对”(琢磨),钉完之后,把影人提起,叫它站立,必须“前不过挺、后不背锅”。

  这种标准下的皮影雕刻绝对是一个费时费工的活儿,没个三五年出不了徒,所以愿意学习这门手艺的人少之又少。深知其中苦处的于振声决定把接班的重任交给自己的儿子于化臣,为此还费了一番工夫。2007年,于振声眼看自己年纪大了,就让自己在市自来水公司上班的儿子于化臣提前退休回家,专心学习皮影雕刻。于振声还有两个徒弟,但都有正式工作,只能在闲暇之余帮帮忙。

  于振声没有专门的雕刻作坊,只能将客厅兼做工作室,有客时会客,没人时刻影。处理驴皮的一系列工序会发出很浓的气味儿,于家住楼房,没有场院,没办法在家里做,于振声只能动员亲戚来做这个活儿,而且承诺不论成品、废品一律全包,这才解决了驴皮的问题。

  市场“突围”

  作为工艺品的皮影市场需求目前在不断增大,皮影刻制的未来发展大有风生水起之势。但对于于家父子而言,想要完成传统手艺的市场化生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实际上,于家父子从未真正做过皮影“生意”,心思更多的是放在传承、钻研技艺上。于化臣说:“父亲和我都没什么经济头脑,刻了这么多年的影儿,从没主动卖过,都是人家上门来订。” 他们既没打过广告,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店铺销售,“振声影雕”在凌源的声望完全是靠“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方式建立起来的。因此,尽管没有刻意宣传和营销,“振声影雕”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求购者络绎不绝。但“没有经济头脑”的于家父子这些年刻制的皮影几乎都是连送带卖,有时朋友熟人来买,碍于面子,也就收个工料钱,因此并未从中获得多少经济效益。

  由于人手不足,他们同样无法依靠承接订单获利。于化臣说,按照现在的制作周期,根本达不到对方要求的产量,为了不降低质量,只好推掉了大量的合同和订单。涉及到皮影质量,于家父子的态度很坚决:“皮影首先要做精做好,然后才能考虑经济效益,目前生活也不是捉襟见肘,不到非靠卖这个吃饭不可的地步。”

  这几年,于化臣四处跑展会,接触到不少同行,长了不少见识。陕西皮影已经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师傅带着十几个徒弟一起做,有人负责生产,有人负责销售,已经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这让他感触很大,也开始认真考虑“振声影雕”未来的发展。“我已经把自家的皮影申请了商标,将来再培养几个徒弟,推出一些新产品。先拿一些小型产品做试验,效果好再慢慢铺开。”

  于化臣承认,以目前的条件想形成一定规模的手工作坊,确实困难重重,资金是最大的症结。“扩大生产规模需要招收人员,学习刻影没个三五年不能出徒,想留得住人,就要负担起人家学徒期间的费用,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于化臣说,除了启动资金,还有许多后续问题需要解决,比如建立长期稳定的销售渠道,恪守传统工艺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等。这一切单靠传承人的力量恐怕难以完成,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必不可少,要想完成与市场的顺利接轨还需要多方的合力。

【编辑:蒲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