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高黎贡山之名源于景颇族“高黎”氏族部落

2012年01月13日 19:02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高黎贡山之名,源于唐代及其以前景颇族“高黎”氏族部落——

  高黎贡山与景颇族的渊源

  ■ 吴光范

  高黎、高丽一类地名来源于景颇语

  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编纂的地名志,来分析高黎贡山名称与景颇语的关系——

  据《瑞丽市地名志》载:瑞丽市勐秀乡高丽:“高丽,景颇语,为景颇姓氏。”。勐秀乡高丽坝:“原和高丽寨同村,耕地注入高丽村内。故名。”勐秀乡高日村:“高日,景颇姓氏,因高日姓的景颇族曾居住过这里故名。群众又称为‘瓦考高日’。”勐秀乡高日坝:“因高日寨景颇族在此种田,故名。”勐秀乡高力山:“山名为景颇语,高力即高日姓,因姓高日的景颇族居住过得名。”勐秀乡高力卡河:“河名系景颇语。高力(高日):景颇姓氏之一,卡:河,即高力河。”

  据《腾冲县地名志》载:腾冲县古永乡高梁贡:“景颇语,景颇族高日支系居住过的山。”古永乡小高梁贡山:“景颇语,与高梁贡相连。”高黎贡山:“景颇语,‘高黎贡’意为‘高日支系居住过的山。”

  从以上地名志之记载可以看出:高丽、高日、高日坝、高黎、高力、高力山、高力卡河、高黎贡山、高梁贡山、小高梁贡山等地名,都来自景颇语,因景颇族高日支系、姓氏建寨、耕种、居住而得名。这也进一步证实前述《肇域志·云南志》《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一名崑仑冈,夷语讹为‘高良公山’”有误。事实上,“高黎贡”、“高良公”、“高梁贡”都是因高日支系居住该山、音译用字之异,并非由崑仑冈讹误得名。

  景颇族高日支系考释

  据《云南省志》卷六十一《民族志》载:景颇族“由景颇、载瓦、喇期(茶山)、浪峨(浪速)、波拉五个支系组成。”《云南省志》卷五十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亦载:“景颇族有五个支系,自称为景颇、载瓦、浪莪、勒期、布拉。”该书卷五十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载:“景颇语可分为恩昆、石丹、高日、蒙支等四个土语。……高日土语分布在陇川县贺岛、石共卡和盈江县的卡场等个别村寨,使用人数略300人左右。”

  上述记载未把高日支系列入景颇族五大支系,但列入四个土语之列。笔者曾向景颇族同志了解,高日支系是景颇族中一个古老的支系,最初是氏族部落名,后来演化成为支系名、姓氏名。

  景颇族居住高黎贡山历史悠久

  高黎贡山脉由北向南伸展,纵横蜿蜒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州、市境内。至今高黎贡山一带尚有景颇族高日、茶山等姓氏和支系居住,且有景颇族祖先的坟墓。如泸水县片马乡居于高黎贡山以西、恩梅开江支流小江以东,高黎贡山上有景颇族茶山、浪速等支系。片马、古浪,就来自景颇语。《泸水县地名志》载:“‘片马’,景颇语原称‘替茂’,‘替’:板子,‘茂’:‘码’,意为码板子的地方,因此地原有板场得名。后演化为片马。”古浪(现为村委会名),“景颇族支系茶山、浪速,傈僳族共居。”“景颇语原称‘埂拉’:廻旋,因中缅界河小江流至此出现廻旋状得名,后演化为‘古浪’。”岗房(现为村委会名),“景颇族支系茶山、浪速、傈僳、白族共居。”“‘岗房’有二说,一说汉语,旧时登埂土司在此设过岗房、哨所得名;二说景颇语‘染布’。旧时商人在此开染布坊得名。”腾冲县古永乡胆扎、轮马(村委会名),胆扎,“景颇语。‘胆’:找;‘扎’:金子。”意为找金子的地方。轮马,“景颇语。‘轮’:经过;‘马’:地方,意为常用有马帮经过之地,因古驿道马帮行走得名。”

  樊绰《云南志·山川江源第二》载:“高黎共山在永昌(今保山)西,下临怒江。”依此记载,唐代就有高黎贡山之名,则高日支系在唐代及以前已居该山。高黎贡山是景颇族世居山脉。《腾冲县地名志》载:界头,“元代曾设瓦甸长官司,辖地有界头、界尾之说,故名。”“界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唐前就有氏族部落在此建造古代城堡,得名‘罗哥城’、‘罗妹城’,流传着优美的民间故事,至今城址尚存。”传说罗哥城、罗妹城是罗妹王和她的哥哥建的。杨永生《腾冲瓦甸安抚使早氏》认为:罗妹城、罗哥城并不是当地流传的“罗氏哥妹”之城,而是景颇语的“罗米扬”(意为“石马”)之误译,所谓“夷酋”、或“蛮酋”也就是当年景颇族人的酋长。(《德宏州史志资料第18集》)。

  明《徐霞客游记》载:“既乃还饭于界头。此地已在龙川江之东,当高黎工雪山西麓”,“由界头即从雪山西麓南行,屡逾西突之坡,十五里,遥望罗古城倚东山坡间,有寺临之。此城乃土蛮所筑之遗址。其寺颇大。有路从此逾雪山,过上江。”(朱惠荣《徐霞客游记校注》第1062页)。罗古城即罗哥城,高黎工雪山即高黎贡山。罗妹城现属界头乡新华村民委员会,位于界头乡南17公里,城墙之内面积约100多亩。罗哥城与罗妹城相距数里,占地约30亩,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作物。按《腾冲县地名志》:罗哥城,罗妹城,明代徐霞客记载为“罗古城”。根据《云南省志》卷五十九《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志》对景颇语分析,“罗古城”,或以景颇语变音得名。上述杨永生关于景颇族部落酋长建城的判断,当有可能。

  景颇族“高黎”氏族部落是高黎贡山得名之源

  景颇语“共”、“贡”、“公”、“硔”等,意为山。高丽共、高黎贡、高良公都意为高黎氏族部落居住之山,译为汉字时,又加了一个山字。由上述关于“土蛮”、“氏族部落”筑城之记载,高黎、高丽、高力、高梁、高良、高日等地名,都是因为“高黎”氏族部落和“高日”支系、姓氏的人居住、劳作而得名。罗哥城、罗妹城居高黎贡山西麓之腾冲界头,这与樊绰《云南志·云南管内物产第七》载:“犀出越赕、高丽。其人以陷阱取之”记载相符,是居住在高黎贡山上的景颇族猎犀“以陷阱取之”,即“挖坑下犀”。由此可知:高黎贡山正是因“高黎”氏族部落居住而得名。曾经居于高黎贡山西麓腾冲界头等地的景颇族氏族部落很可能就是“高黎”氏族部落,他们善于猎犀,建筑了规模宏大的罗古城,说明他们是具有悠久历史、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善于创造的民族。对以往历史文献关于景颇族“野人”等歧视性称呼和记载应有新的认识,即使整个该民族地区历史上生产力水平较低,但也不能排除该民族某一地区历史上发展较快,特别是处在“蜀身毒道”中印交往交通要冲的腾冲界头的景颇族地区,生产力曾有超前发展。也不能排除其民族某一氏族部落,曾产生过具有很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能率众建造出“壮丽城池”的领袖人才。

  由“高黎”演化为“高日”

  按樊绰《云南志·山川江源第二》载:“高黎共山在永昌(今保山)西,下临怒江。”,记载的是高黎贡山。该书《云南管内物产第七》又载:“犀出越赕、高丽”,作高丽。《景泰云南图经志书·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明正德《云南志·腾冲军民指挥使司》、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为高黎贡山、高良公山,自唐至清皆译为黎、丽、良,不译为“日”。

  按地名志之记载,腾冲县古永乡高梁贡、瑞丽市高力山的注音,以“li”为共性。说明自唐至清译作“高黎”、“高丽”、“高良”,未有译作“高日”者,可知自唐至清称为“高黎”,而非“高日”。

  另据《瑞丽县地名志》载:瑞丽市勐秀乡高丽村,“高丽,景颇语,为景颇姓氏。1901年由境外高日寨迁来一户山官到此建寨,沿用旧名高日,后高日家搬走,汉族又来定居,寨名称为高丽。”高日村,“高日,景颇姓氏,因高日姓的景颇族曾居住过这里故名。” 高日坝,“因高日寨景颇族在此种田,故名。”这足以说明1901年以来“高日”支系、姓氏音译为“高日”,而非“高黎”。经向景颇族同志请教,其母亲家姓氏就是“高日”。

  部族、部落名称古今有发生音变的情况。如尤中先生《中国西南民族史》载:“‘僰’是其自称,到后来的唐宋时期又被改写作同音的‘白’。”又如《元史·地理志》:“步日”部,今称“普洱”。方国瑜先生上世纪80年代初向笔者讲授云南地名时曾说:“步日,古代读音为步儿。”

  由上可知,近代因“高日”支系、姓氏译为地名的,并不译作“高黎”,而是译作“高日”;上述瑞丽县高丽村,原本也译作“高日”,汉人迁居后才改为高丽;如果该氏族部落古今称呼音译都是“高日”,就难以解释为何自唐迄清只有“高黎”及其近音高丽、高良等地名;也难以解释为何近代地名译为“高日”。显然,译为“高黎”一类的地名,较之译为“高日”一类的地名,前者形成年代较早,后者形成年代较晚。因此,对已往地名志“景颇语‘高黎贡’意为‘高日支系居住过的山’。”应补充为:高黎贡山,景颇语“贡(共、公、硔)”为山;“高黎贡”意为“高黎”氏族部落居住的山,因景颇族“高日”支系、姓氏的祖先“高黎”氏族部落聚居的山而得名,译为汉字时,又加了一个山字。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部落》指出:“原始社会的一种组织,由同一血缘的两个以上的氏族、胞族构成。在母系氏族社会敏繁荣阶段中形成。部落有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共同的宗教观念和习俗。”(《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第859页)。“高黎”氏族部落是“有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的。从以上古今同一氏族部落、支系、姓氏名称音译用字的不同,可推知这个氏族部落、支系、姓氏古今名称读音有所变化,即由“高黎”氏族部落,演化为后来的“高日”支系、姓氏。

  总之,正是因为唐代及其以前景颇族“高黎”氏族部落居住在高黎贡山西麓腾冲界头一带山区,而得名高黎贡山。因腾冲开发早,“为滇西门户,是通往印缅交通的要冲”(《腾冲县地名志》第4页),高黎贡山又是古代交通必经之地,故“高黎贡”之称能传播开来,成为这座延袤于怒江、保山等州市的横断山脉的总称。  (作者单位: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