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苹果欲“重新发明教科书” 传统教育产业链受冲击

2012年01月21日 09:24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在美国,学校教材普遍价格很高,这对买书的学生和公立教育的财政支出都是巨大的负担,而苹果现在意欲打造的电子教育平台可能为他们大大减负。

  美国东部时间19日上午10点,苹果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召开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新增电子教科书下载功能的电子书阅读应用iBooks 2、电子教科书制作软件“iBooks作者”以及转型为应用程序的iTunes U,以“三位一体”的方式整合了美国主流教材出版商的内容支持和iPad、iTunes商店模式的“苹果特色”,吹响了进军电子教科书领域的号角。

  获出版商支持出乎意料

  “书籍改变社会,并陪伴在我们身边,但对于孩子而言,书籍并不是理想的学习工具,”苹果产品营销高级副总裁菲尔·席勒在演讲中说,“那么iPad呢?能否将大量内容转换成新一代数字教科书?”

  席勒说,答案就是iBooks 2,它是基于iPad推出的一种新型教科书体验。苹果展示的iBooks 2新功能充满新媒体交互特性。教材可嵌入视频和图库,习题可通过拖曳图片完成;手指轻触文字,使其高亮显示,一个记笔记的空间会自动弹出;用户还可以把笔记转换成电子学习卡片,复习时可随意调用。

  在iBooks 2之后,苹果展示了电子教科书制作软件“iBooks作者”,这是一款界面美观、操作简易的软件,用户可以调用内置模板进行图文、视频和插件编辑操作。而迄今下载量已达7亿次的网络课程开放平台iTunes U,则将转换为应用,教师可直接把作业和笔记发给学生,学生则可直接在iTunes U里做笔记,并汇总所有书和课程里的笔记。

  据苹果介绍,美国三大教科书出版商培生、麦格希和霍顿·米夫林·哈考特都已和其展开合作,多本教材已登陆苹果iBooks商店专门销售电子课本的区域。这三家出版商占据美国90%的教材市场。苹果还宣布,iBooks商店中高中电子课本的定价将不高于14.99美元,而美国纸质高中课本定价平均达到50到60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苹果平台能与三大教科书出版商合作非常关键,毕竟教科书的价值主要在于内容。科技博客爱范儿成员周宗珉认为,由于苹果与出版商之间的联系一向不如亚马逊紧密,苹果这次能得到如此多教材出版商的支持多少有些出乎意料,这表明它的前期商业策划可能做了很长时间。“当然,教材出版商也想试水新媒体领域,而这方面比较好的合作对象也只有苹果了。”周宗珉说。

  传统教育产业链受冲击

  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曾点燃电子阅读市场,但是亚马逊迟迟未涉足潜在需求巨大的电子教科书市场,去年7月推出的“Kindle电子课本租赁服务”也因合作的出版社数量有限而推广规模受限。现在,苹果登上了舞台中央。

  金智教育首席技术官陈滢认为,苹果的优势,即iPad本身的“超级用户体验”非常适合于交互式的小学到高中教学,更重要的是,苹果已经拥有的平台和渠道优势对传统教育产业链具有很大冲击力,因为这从某种程度上说缩短了产业链,使内容生产商更接近用户,内容制作壁垒更低。

  “没有资源整合能力的小公司,现在多了一条可选择路径,就是利用已有渠道加入苹果教育生态系统,发挥特长,精益求精,推出各种教材。”陈滢说。

  周宗珉看好苹果进军教科书领域的前景。他说,在美国的许多公立高中,学生的课本费来自政府拨款,推行电子课本的做法应会对处于财政困境中的地方政府在教育经费减负方面有所帮助。对出版商来说,目前看来高中课本这一块需求持续旺盛,比较有利可图,而大学课本由于情况复杂、种类繁多,现在大规模数字化不太可能,有可能会亏本。

  记者注意到,不少中国网友评论道,虽然乔布斯主张“每个人的双手就是10支笔”,但是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专配手写功能的苹果设备能否满足电子学习的要求一直饱受质疑。对此,一位新加坡教育工作者对记者表示,所有课本的电子化应该是一个趋势,只是普及时间会比较久,教育界一直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新加坡教育部现在就力推电子化教学,和许多程序开发者合作开发各类教育应用程序。

  “但是,究竟电子书还是纸质书能够让学生学得更好,这个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实验认证。”从业者表示。

  本报见习记者 陈慧稚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