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专家:年味淡是因过节只注重物质 忽略精神整肃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1月31日 10:23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对话人:山东大学教授张士闪   齐鲁晚报记者王慧

  春节的神圣传统是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不断层累而成的,  并在近现代社会中经历了一个失落与重塑的过程

  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谷物一年一熟,年节一年一次。

  王慧:张教授,龙年春节过去了,很多人又开始感慨年味的变淡。除了隆隆的鞭炮声依旧,忙年拜年的气氛似乎都不如从前。我感觉人们还是没有找到过年的根儿,作为民俗学专家,您能从根儿上谈谈年的由来吗?

  张士闪: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有密切关系。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即认为年的初始含义是“谷熟也”。《榖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有年”便是指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意即农业大丰收。在“大有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有“庆丰收”的冲动。据载,早在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而“年”字的频繁使用也正是始于周代。《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此时,“年”指的是谷物生长的周期,一年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的循环规律而定型。谷物一年一熟,年节一年一次。

  当农作物收藏之后,田间农活暂告结束,人们用新米做饭、酿酒以酬谢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这就是一年一度的“腊祭”。周代这种欢庆丰年的祭祀活动,并没有固定之期,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在寒冬时节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仪式,也就为以后一年一度的春节的定型奠定了基础。直到汉代,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而观象授时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司马迁创造《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此后,农历年的习俗就一直流传下来。 

  王慧: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就采用公历纪年了,但公历的元旦始终比不上农历的新年重要,可见传统习俗在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并不是那么容易被“革命”的呀!

  张士闪:总的说来,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阴历节日,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处境尴尬,常被视作阻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旧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节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冷落、轻视甚至批判,只有春节、清明等极少数节日在被有计划地予以“革命化”改造之后,允许在现代生活中具有一席之地。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清朝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决定采用公元纪年,并将阳历的1月1日定为新年,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按照政府规定,机关、学校在阳历新年时照例放假。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同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然而时至今日,民众仍未将阳历元旦(即阳历年)视为重要节日,该节对于民间日常生活没有多大影响。在人们心目中,唯有阴历元旦即春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过年。

  中国文化是相沿成俗的品格,民俗则是其永恒的母体,传承数千年的传统节俗如温厚的地母一样培育着中国文化一脉绵延不息,即使在最“革命”的时段亦然。

  依此看来,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掀起的民俗热,正是绵延数千载的民间传统真力显现、精神弥漫的必然结果,其高温不退自在情理之中。尤其是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保护制度在我国日益风起云涌,直至2008年始国务院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2009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重大调研项目《中国节日志》的启动、2010年山东大学《节日研究》刊物的出版等等,其实都是我国政府日渐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所致,也是上述民俗热日益走向深化的必然结果。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