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口水战将止于何时?张颐武:慢慢取决于网民自律

2012年02月08日 08:14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张颐武: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白烨: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学年鉴》副主编,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不时爆发的网络口水战,已经形成了对人们文化生活的一种“伴随式”效应,但凡上网,你总会在那些密密麻麻的信息中看到它,也许你也会在日常的讨论中、饭桌上聊上它两句。它已经无法叫你视而不见。对于口水战的有人介入、有人传播、有人乐见的网络现状,记者采访了业内知名评论家白烨、张颐武,以期探讨网络论战“闹剧”背后的原因。

  强化情绪 缺乏理性

  北京晨报:现在网上口水战频发,而且缺乏理性的原因是什么?

  白烨:网上的论战,从现在看,只要是造成一定影响的,一般“口水”的成分很大。首先是与网络本身的传播系统、语言特点有关。网上的质疑,一般都在针对对手的同时带有一定宣传性,因为网络现在已变成一个强大的信息源,博客和微博这种可以互相转发的特点,有时比纸媒的影响力还要大,很快会使其成为一个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因为它的即时互动的效果,也使得很多人很快地介入和搅入进来,容易引发混战。再加上一些不同领域的支持者的加入,就给人一种“打群架”的观感。

  张颐武:原因一个是网上的忠实粉丝需要情绪聚拢,实际上他们是一开始就站好了队,意见分歧原来就有,积累起来在网上一发表,互相之间很难保持逻辑,必须用一种更强烈的方式。一些很长的文章、深入的分析往往引不起大家的关心,必须有一个高度的情绪才能吸引大家注意。这是网络文化的一个特点。另外骂战和情绪的宣泄,在网上可以强化支持自己的人。有时网上不看逻辑看思路,还看谁的力量大,中间派会往力量更大的那边倒。当然最终还要看你的逻辑,但骂战中强化情绪是聚拢人气的一个特点。逻辑、温和、两面说的方式,不太受欢迎。

  主观推定 没有底线

  北京晨报:网络上质疑的度,论战的底线究竟应该在哪里?

  白烨:一般的学术论争,底线应该是有理有据,有话好好说。不能胡说,不能骂人。但这两点,现在在网上都突破了。一个是不见得有真凭实据,再有就是说事兼骂人,而且涉嫌人身攻击。现在网上往往先有个主观上对对方的认定和推定,认为你是一个什么人,就会用各种实的和不实的说法去推定。先把这个观点亮出来再说。也许亮出来说不清,但别的人可能会去“接茬”和接济。

  张颐武:现在网上的质疑不可避免,主要形式一个是逻辑性质疑,一个是事实性质疑。事实性的可以证实、证伪,逻辑性的很难证实或证伪。网络上一定程度的猜测质疑,一般来说宽度比正式的纸媒或其他媒体发表的宽度要大。网络推理、推断的质疑是比较容易出现,网络最后的伦理底线,现在还在摸索当中。现在针对网上骂战的民事诉讼并不是很多,往往骂过了就过去了,伤害也比较难以认定。法律界定模糊,道德上大家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人立场在这边,就觉得自己一方怎么骂都可以,对方骂我我就觉得是人身攻击了。现在最简单的底线,只能是到一个是恶意造谣得不行,一个是谩骂辱骂得不行。

  早期论战是怎样的?

  北京晨报:在非网络时期、较早期的论战,与现在相比有何不同?

  白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论战,一般都发生于报纸、期刊,大都是深思熟虑的。论文发出来之后,赞同与不赞同的,都是仔细研究之后再写文章。比如80年代的人性人道主义、文学与政治关系等,90年代的文学与人文精神,都是比较严肃、深入的论战。当时的文学论争,除当事人外,也会影响整个文艺界、学术界,从而带动一个时期的文学思考。文学问题论争,不论你以怎样的角度和方式去介入,它都应该是不同学术观点的代表。现在网上的论战,学术的成分很淡薄,但又火药味十足,相互的回应很快,参与的人也多,这不仅是论述平台不一样了,包括文化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氛围都变了。

  过去不要说人身攻击,话说得不周全都不行。现在则好像纰漏百出是常态,人身攻击也无所谓。现在的网络论战,态度上缺少一种学理上的诚意,表述看法也以情绪化的意向为主导,以主观臆测性的东西去“圆”自己认定的一个说法。

  张颐武:以前的论战中,比如鲁迅和梁实秋论战中也有比较激烈的言辞。很多论战到了白热化之后,都是立场高于事实,站在某个立场,就不能退了。现在网上的口水战参与的人更多,那时想发表文章不容易,论战也一般只是几个主将参与,不像现在什么人都可以说两句,这两者是没什么可比性的。以前论战基于媒体的运作,人数少,影响力比较小。现在论战传播面更广,影响更大,各种人参与,公众判断的空间更大。

  真正的文艺批评哪儿去了?

  北京晨报:相比现在白热化的网络口水战,真正的文艺批评反而不能进入大众视野,表现出“遇冷”的生态,批评家是否对此感到寒心?

  白烨:当下这样一个现状,当然不能令人满意,发生于网络上的口水战,火爆于媒体时代的新平台,论战的结果无不走腔变调,这跟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文化氛围,包括介入网络论战的人的状态都有关,这都需要有一个过渡或调整的过程。现在有一种明显的分野现象,就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越来越限于书评、研讨会这样一些平台,相对的圈子化;而跟文学文化沾边的“名家网战”,虽然学术含量不多,但却影响甚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更有意义的文学论争。真正搞批评的人看到这种现象,当然既会感到心寒,也会感到无奈。也许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只能期待这个过程短一些。

  张颐武:现在的文艺批评集中在专业、学术化领域,一般的文艺批评很难在公众空间发挥很大作用了。因为真正的批评家就需要专业工作,与网上这样的论战没有太大关系,也只能以平常心来对待,这不可避免。其实它应该有在公共空间发言的空间,也需要专业的批评更多接触网络,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网上争论各方,也需要对专业的意见有一定的关切,现在几乎是不重视的。这两方面应该有一定沟通,现在完全是平行线,互不来往。我说我的,你说你的。

  口水战将止于何时?

  北京晨报:论战最终升级到了打官司,而官司有了结果,是否会对网络口水战加上“紧箍咒”?口水战的喧嚣是否能有一定改变?

  白烨:都不大可能,首先这不是一个法律的问题。文学质疑、文学论争属于学理范畴,本来就是求同存异,百家争鸣,根本不属于法理范畴,法律对其很难进行规范。其次,即便法律介入,也不大可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口水战的有无,一看当事者,二看介入者,所以只能期待大家的文化素养、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现在所以总有口水战,既在于参与者本身,又在于还是有市场,比如有人介入、有人传播、有人乐见。如果面对口水战,不是瞎起哄、凑热闹,而是去批评,多一点理性的声音,这样也许会慢慢有所好转。

  张颐武:因为“代笔”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法律判哪方胜诉,还是不能给逻辑推理性的质疑以紧箍咒。口水战只能慢慢取决于网民的自律,比如慢慢地厌倦这种骂战了。现在看起来,单纯网络骂战的效果就已经递减,比如骂人是狗、混蛋之类,这种渐渐没有什么效果了。

  晨报记者 刘婷

  ■闲婷书话

  对公共舆论的侵占应该有度

  在网上众多口水战轰轰烈烈的进行中,无论是当事者还是后来“插一腿”者抑或是围观者,往往论了半天、吵了半天、看了半天,却发现,网络口水战的种种欢乐效应、眼球效应、劲爆效应的增强,总是与论题的越跑越偏、理性的越来越淡、趣味的越来越低下相关。闹了半天,往往发现最初“干起来”的出发点,是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的。

  那么这么多人狂乱地参与,狠话也说了,怪话也说了,费了眼睛费了脑子,还费了澎湃的情绪,最后的结果,就是为此?

  当然,你可以说生命中的很多很多,是用来浪掷的,浪掷时光,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是慢生活的一种美丽,但这是在个体生命领域的。在有限的公共舆论空间,注意力的浪费是一种罪过,因为无聊的事侵占了需要我们投注关心、同情、思索的事件的空间,我们由此变成了一群无意识的追随者,追随的,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空虚无聊。

  博客、微博是先天带着互联网自由精神的沟通工具,然而在自由的“优胜劣汰”中,正如我们千百年在大众文化生活中看到的那样,俗的总是容易战胜雅的,人性中看热闹的、浅薄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坏事传千里的、墙倒众人推的种种,总是容易压倒审美的、同情的、反思的、深刻的、积极建设性的种种。

  笔者当然不是否定“俗”,当然也不能要求互联网上的一切总是高高在上的“端庄”,但过于口水无聊的东西,对公共舆论的侵占应该有个度。毕竟,校车问题、拐卖儿童、官员腐败、食品安全,微博上有太多更值得关注的事件。表面热闹而内在虚空的东西,还是越少越好。

  刘婷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