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千名文物安全监督员竞争上岗 东城实施网格监督

2012年03月02日 09:24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东城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为区内300多处不可移动文物陆续进行挂牌以示公众,确保东城区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本报特约摄影 江峻

  本报记者 刘冕

  昨天,本市16个区县文化委员会同时启动千名文物安全监督员上岗工程和普查登记文物挂牌工程,1000名或兼职、或全职的监督员将担负起“发现文物受损及时向本区县文化委员会反映”的任务。本市也成为全国首个为普查登记文物设立保护标志的城市。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说:“这两项工程是文物保护的新延伸。”

  2800处普查文物挂起“身份证”

  作为古都名城,北京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总数达3840处,其中分布在各区县的普查登记文物达到2800多项。然而,守护这些珍贵遗存的专业人员不足百人。

  人少,身上的担子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发沉重。“大量的建设、发展和多种人为破坏的因素,加之不可移动文物较为分散,日常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往往有心无力。”孔繁峙说,国家级、市级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明确的法规保护,但普查登记文物因为缺少“身份证”,经常遭到破坏。

  为改变这种尴尬,16个区县普查登记文物开始装金属铭牌。北京也成为全国第一座为普查登记的文物建筑设立保护标志的城市,明确保护身份。“这项工作将由各区县文化委员会逐步完成,弥补文物法规对普查登记文物缺乏保护措施的问题。”孔繁峙说,此次使用的保护标志是不锈钢材质,长42厘米、宽30厘米,字体鲜明醒目,安装于各普查登记文物的墙体或明显位置,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等特殊情况还将根据需要安装底座。

  安全监督员将竞争上岗

  守卫文物也用起了“人海战术”。1000名文物安全监督员正式上岗。

  市文物局介绍,这些监督员的选拔聘用由各区县文化委员会负责统筹,具体人由各普查登记文物所在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从热爱文化遗产的人士中推选。“他们将担负文物安全监督工作,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力量。”孔繁峙透露,这些人员多居住生活在文物的周边区域,如发现文物受到破损等问题,将及时向本区县文化委员会反映,文化委员会第一时间了解文物破损情况,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查处破坏的行为和安全隐患,防止文物因各种原因受到破坏。

  这还将是一场“持久战”。文物部门将按照经费管理程序给予监督员一定补贴。各区县文化委员会将对本区域文物安全监督员提出指导意见和上岗竞争机制,使监督工作形成规范、形成制度。

  东西城普查文物定点监督

  文物守卫战中的重点“战场”当属东城区和西城区。这两个区几乎涵盖了北京旧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除了故宫、恭王府等耳熟能详的“大牌”文物单位,还藏了不少别致的民居四合院。然而,由于位于城市中心区域,两个区开发建设项目较多。“这些都有可能给文物带来隐患。”孔繁峙透露,与其他区县可能出现一名监督员负责多处普查登记文物不同,东城区和西城区的每处普查登记文物都要确定一名文物安全监督员,实施定点监督。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防止文物受到各方面的破坏。”孔繁峙表示,今后,各区县还将深入研究普查登记文物的文化内涵,符合条件的将公布为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加强文物建筑保护工作,需要进行修缮的及时抢险修缮。

  东城区:

  网格监督文物安全

  从2008年开始,东城区就将文物安全巡查纳入城市网格管理,监督员每天巡查各自负责“网格”内的城市设施,除了井盖儿、电线杆等市政设施以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文物也在巡查范围内。

  “每个网格大约是1.6万平方米范围,每天这些监督员从早上8点到22点,三班二运转进行巡查。”东城区文物管理所所长王芯说,“由于这套管理机制和模式已经很完善,所以这次文物安全监督员仍然是由这些网格管理监督员来担任。”

  每名监督员配备一台城管通设备,可以即时拍照并实时回传反馈到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如果是文物问题,平台就会转给区文化委处置。“发生文物建筑被擅自迁移、拆除,或是建筑外观发生刻划、张贴小广告等现象,我们就会立刻派人去处置。”王芯说,“还有的情况则需要先进行调查再做处理,比如监督员报告有文物在施工,我们就会先核实这项工程是否经过相关部门审批,之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据初步统计,目前东城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普查登记文物有300余处,由400多名监督员分班时刻守卫。“如果监督员失职而造成不良后果 ,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被解聘。”

  西城区:

  胡同大爷应征监督员

  家住国家大剧院附近的刘金华最近几天一直在等电话。自从在媒体上了解到本市要招聘1000名文物安全监督员,已经63岁的刘金华就主动给西城区文化委员会打电话自荐。

  “我是一名忠实的文物爱好者,家就住在胡同里,对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感情。”刘金华说,“每天我都绕着住的这片胡同转上至少三五圈,尤其喜欢去看看那些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这可都是北京的财富。”

  报名后,刘金华开始盼着上岗。他说:“我希望能有机会成为文物安全监督员,即使没当上我也会是一名义务监督员。我特别希望文物部门能给我培训一下,告诉我平常应该注意留心什么,加强一下专业知识。”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