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阎崇年称《甄嬛传》不能替代史书 家人很喜欢看

2012年04月23日 08:50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满文对清史研究有什么作用?”“顺治到底出家没有?”“学术明星是不是比草根历史爱好者更有话语权?”昨天14时30分,清史专家阎崇年与本报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活动在读者热切的目光中开始,在获益匪浅的赞叹声中结束。尽管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但是读者们都提前来到见面会地点,激动的心情丝毫未减。当阎崇年一身深蓝色风衣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大家第一时间为这位年近八旬、精神矍铄的学者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让阎先生很感动,为读者深鞠一躬表示还礼。面对这位史学大家的谦逊,读者们肃然起敬,掌声再次响起。

  交锋一:应给多尔衮发文物保护勋章

  “阎爷爷您好,我对历史非常感兴趣,不过对清史的认识非常浅薄,我就想知道顺治到底出家没有?”现场一位12岁的小读者用清脆的声音问道。阎崇年说:“小说,戏曲,电视剧里都有表现顺治后来出家的。不过,有确切的材料证明顺治就是得天花死的。顺治临死前知道自己不行了,他没有住在乾清宫而是住在养心殿前面的小屋,我原来没在意,后来因为讲《大故宫》,特意仔细去看了看,可能是因为怕天花传染,所以最后住在那里,因为有隔离性。”传说“康熙去五台山看望顺治皇帝”,阎崇年表示,“当时孝庄太后和康熙是去过五台山,不过根据史料记载,从顺治死到孝庄和康熙去五台山前后相差26年,从常理推断,如果康熙想念父亲,孝庄思念儿子,那不大可能等这么长时间再去看望,一两年,最多三年就应该去看望了。其实孝庄太后对藏传佛教特别信仰,而五台山是藏传佛教的,孝庄太后非常虔诚。这一点我在以后的《大故宫》里会专门讲到。”

  现场有读者提到了“满文对研究清史的作用”,阎崇年称,“满文相对于汉文,特别是对外国学者来说更有利于清史的研究。我国现在汉文的清史资料非常丰富,不过,大家都知道外国人学汉语特别费劲,满文相对外国人就很简单,会读拼音就好了。”有读者提出自己的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文化会不会淹没在汉文化的大潮中?阎崇年对此表示理解:“满人入关后很快就融入汉文化当中,其实这和华裔说英文有些相似的,在国外出生的小孩,父母逼着他们在家里说汉语,但是他们还是愿意说英语。”“我也主张培养一些满语的人才,但是现实是,大学里学满语将来不好就业。但据我了解目前国家有专门培养满语专家。”有人提到故宫能流传下来,是清朝的功劳,对此阎崇年激动地表示:“清朝的故宫能留下来,完全是多尔衮的功劳。现在老提文物保护,我看就应该给多尔衮颁发一个文物保护勋章。历史上细数各个朝代,后一个朝代没有一个沿用前一个朝代宫殿的,不是烧了就是拆了,不然就是换地方。多尔衮把都城定在北京,让明清五百年的皇宫就延续下来。如果多尔衮要是听哥哥的话把北京故宫烧了,那么世界文化遗产就没了,所以清初特别是多尔衮对文物保护有重大功劳。”

  交锋二:学者与草根都有话语权

  有读者提到关于网上流传阎崇年提到“汉服不是最完美的服饰,也并不能体现什么民族精神”的论断时,阎崇年依然保持学者的风度,不急不缓地回答:“我从没说过这样的话,那是网上流传的。”阎崇年在现场一直都是面带微笑地回答每一位读者提问的问题,面对犀利的提问,他也保持学者严谨的风范面对,听到“学术明星话语权比草根历史爱好者更大”的问题,阎崇年表示,“发表学术论文的学者就有话语权;网络上也有话语权;会上网的人都有话语权,相比之下我不上网我就在网上没有话语权,这方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阎崇年用自己的故事告诉读者,“一般来说北京的王府都在二环内,不过北京昌平有一座王府,当地就把我找去了,说‘你不是清史专家嘛,研究故宫啊’,给我戴一堆高帽,那你说说这是谁的王府?将我一军。当时我如坐针毡,回家后我就研究了几天都没解决这个问题。汉文材料没解决了,最后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找到了满文材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所以我觉得在学术界,谁做了研究谁就有话语权,平常发表言论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阎崇年坦言,其实不在于谁的话语权多少,大家把学术研究成果拿出来一起共享,这才是最重要的。

  交锋三:《甄嬛传》不能替代史书

  目前,清宫戏、穿越剧大行其道,让读者对这些内容非常感兴趣,来自沈阳大学国际部的10多位同学“组团”前来,就是要跟阎崇年先生请教关于《甄嬛传》的问题。一向严谨的阎先生表示:“我不看电视剧,所以关于清宫戏、《甄嬛传》什么的,究竟讲的是什么内容,我不好去说,更不好去评论。不过,如果大家对历史真的感兴趣,可以去读史书,在那里才能找到更为准确想知道的内容。”

  阎崇年先生坦言,近一年多因为要准备《大故宫》的讲座和书稿,他几乎很少参与外面的活动,更很少接受采访,而现在很多媒体的采访几乎都是关于这类问题,让他有些不胜其扰,因为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分散,作为研究清史的学者,他的精力基本都是在学问上面。不过,阎崇年还是透露说:“家里人看了《甄嬛传》,也都很喜欢。”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