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秦怡忆张瑞芳:《渔光曲》歌词记了几十年

2012年07月04日 08:46 来源:文汇报 参与互动(0)

  在她生前最爱的《黄河》旋律中,家人、好友、影迷陪伴她走过最后一程。告别大厅门楣上一行“瑞草芳华,永留人间”,道出了所有人对她的怀念和敬重。

  昨天,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瑞芳同志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龙华大厅举行。闻讯而来的影迷和市民,一同挥别这位银幕上永远的“李双双”。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往大厅的通道边,5幅巨大的展板上写满了前来悼念影迷的签名,两小时内就已经有近千人。

  爱唱《渔光曲》的“邻家奶奶”

  “影剧齐光心灵如叮咚泉水馥郁满园瑞草,德艺双馨生命似奔流大河绽放一路芳华”。龙华大厅的挽联,藏着张瑞芳和她生前脍炙人口的作品的名字。挽联下,曾经的老朋友老同事们,一同送别曾经活跃在戏剧和银幕上的张瑞芳。对她的称呼有的是“大姐”,有的是“老师”,还有的是“老团长”、“政委”,幕前幕后的张瑞芳,都让人难以割舍。

  “瑞芳歌唱得好,而且中外歌曲都会唱。”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早早赶来,回忆往事,她看起来有些激动:“199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张瑞芳提议一起唱《渔光曲》。我说歌词都记不清了。没想到她一字不差地把歌词都默写下来。几十年过去了,没想到她还能清楚地记得歌词。”老导演李前宽说起10年前的一次大型活动:“瑞芳以84岁的高龄登台,一首《渔光曲》技惊全场。”

  多才多艺是张瑞芳留给不少老友的第一印象。展板上的生活照,还原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张瑞芳,其中一幅骑健身自行车的照片,张瑞芳笑得就像一个“邻家奶奶”,当年人们或许在小区拐弯处就会遇见她。

  不少影迷和市民,自发为张瑞芳送行。不少执著的影迷,还拿出收藏刊有剧照剧情的《大众电影》、《上影画报》,分享张瑞芳电影带给他们的快乐时光。有一位老人拿出相册,说这张当年和张瑞芳的合影是自己最珍贵的纪念。

  “今看剧本明拍戏,这不行”

  龙华厅两侧的展板上有张瑞芳生前数十部电影和话剧作品的剧照。《李双双》、《家》、《松花江上》、《聂耳》、《南征北战》等经典画面一一再现。剧照无声黑白,难掩奕奕神采。而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纪念短片上,那些经典而熟悉的画面和对白,令人动容。

  曾在《李双双》中和张瑞芳搭档扮演夫妻的仲星火,回忆起《李双双》拍摄往事说,每天一早,张瑞芳就带着大家对台词。“有场吵架的戏,我们练得很认真,很多人以为我们真的吵起来了。”仲星火说张瑞芳不仅工作要求高,对人也热情真诚,经常帮助同事。尽管他只比张瑞芳小几岁,却也不敢直接叫她,只能叫“瑞芳同志”。从浙江拍戏现场赶回上海的牛D,则称张瑞芳是“老大姐”,不仅有感于张瑞芳的戏德人品样样好,牛D似乎还多了一份感怀,“其实每次到这边来真的很难受,老朋友一个个走了……”说着,眼泪开始在老人的眼中打转。

  其实,张瑞芳也说过和牛D十分相似的一句话,那是数年前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张瑞芳获得终身成就奖时的感言。当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为她鼓掌祝贺时,90高龄的张瑞芳却说:“很多人都应该来领这个奖,可是他们都已经不在了……”

  对于电影事业和自身成就,张瑞芳十分清醒。她常说:“我只是个听话的演员而已,谈不上有多伟大的成就。”晚年,有人请她出山拍戏,被婉拒了,她有她的担忧:“今天看剧本明天拍戏,这不行。”她说,她一辈子拍的戏还没有年轻人一年拍的多。这样的坚持,与演艺圈的喧嚣格格不入,却透着对艺术的认真与执著。

  想拍敬老院老人有意思的故事

  《泉水叮咚》是张瑞芳生前参演的最后一部电影,在导演石晓华眼中,张瑞芳是个慈祥的电影前辈,她不遗余力提携后人,始终情系中国电影的未来。1982年,石晓华导演《泉水叮咚》,她从来没想过能够请张瑞芳出演片中的角色,没想到张瑞芳看完剧本后非常爽快地答应扮演“陶奶奶”。“当时我第一次独立导演电影,编剧也刚出校门,张瑞芳老师不仅答应扮演角色,还帮着我们一起修改剧本。”石晓华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张瑞芳在创作时,总是留心把不贴近人物的文学化语言改成生活气息浓郁的口语。

  晚年的张瑞芳,又将目光投注到了老人的身上。她用毕生积蓄与人合作创办了“爱晚亭”敬老院,一心要为那些与自己有着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老人们建造温馨家园。但凡自己走得动,她每周都会抽时间去陪老人们唱唱歌、聊聊天。

  石晓华透露,张瑞芳曾想筹划写一个剧本,把敬老院里这些“来来去去”的老人有意思的故事拍成情景喜剧,也让敬老院为更多的人了解,然而,这个愿望却随着她一起悄然离去。 本报记者 李婷 王磊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