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泰州过半老地名地图上消失 网友吁留住地名文化

2012年07月17日 15:2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老地名只留记忆中

  “泰州的老地名从旧城革新中一个个地磨灭,让我们这些世居在泰州的人失落无根。回忆起昭昭汪、常汪、玉花浮巷、新盛巷、杨柳巷、承平巷、林家巷、二圈门、圈门口、施家湾、藏书巷、滕坝街、通江街、西泠街、青松街、槐树脚、升仙桥、年夜林桥、董家小桥……这些耳熟能详的老地名已磨灭在实际中,封存在记忆里。”

  日前,一则怀念泰州老地名的帖子在网上掀起一阵波澜。地名作为见证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或负载着一段古老的传说,或铭记着一段历史的变迁,或承载着某种民俗与风情。一个地名的湮没,意味着一段历史的割裂。近年来,泰州的不少老地名从旧城改造中一个个消失,据泰州民俗专家估算,解放以来已有过半老地名从城市地图上消失。尚存的一些老地名,也正面临消失之虞。

  老地名的传说

  古城泰州曾流传着一首关于旗杆巷的打油诗:“旗杆巷内竖旗杆,七户成双三户单;朱姓大族夸半壁,缪王蒋家三分三。”据传,在宋朝有人中了进士,朝廷送喜报的时候就会在这户人家门前插上一对旗杆,旗杆固定在雕工精美的石鼓上。旗杆巷中曾出过10名进士,其中一半出在巷内的朱家,而另一半则由缪王蒋家平分秋色。后来朱家人因进士多而骄傲自夸,飞扬跋扈。时人对朱家人反感,遂把旗杆巷的东北角一座巷子命名为杀猪(朱)巷。而如今的旗杆巷和杀猪巷早已消失不见,成为了滨河绿地广场的一部分。

  在明崇祯《泰州志》中,歌舞巷被列于泰州名巷之首。歌舞巷由两条略带弯曲的巷子交叉组合而成。相传清康熙初年,有位叫陈端的缙绅住在歌舞巷内,此人是位戏剧爱好者,拥有上百人的家班,歌舞之声终日不绝。陈端纵情歌舞,快意人生,除了将自己居住的巷子命名为歌舞巷外,还将歌舞巷西北约百米远的一座桥起名为且乐桥,如今这座桥也和歌舞巷这个老地名一起消失了。

  留住历史地名文化

  老地名的消失让发帖网友杨杨啸晨心痛不已,他向有关部门建议对泰州市区地名进行全面普查,详尽地掌握地名资源的存量,摸清地名的历史和现状,理清保护范围,确立保护内容,系统认定、分类、建立保护名录,让宝贵的地名文化得到全面保护。

  今年6月,泰州起草了《泰州市地名管理办法》,对历史地名的保护有了明确规定。其中提到,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名保护遵循使用为主、注重传承的原则。同时建立历史地名档案,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的在用地名不得更名。专家还建议,在消失的和即将消失的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地名原址设立各种标识牌,简略说明老地名的来历、意义,留住一段历史地名文化,同时让海内外的泰州游子回家乡寻根时找到儿时的印记。

记者 梅璎迪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