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暴雨引发艺术品保存大讨论 网友提议建数字档案

2012年07月26日 14:46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一场特大暴雨不仅给北京市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不可估量的精神损失——这点在艺术家身上特别突出。记者了解到,在本次暴雨中多个北京艺术园区受到重创。随着暴雨中的油彩一同蔓延的,还有人们关于如何保存艺术品的大讨论。

  7月21日的大雨,让798、318、黑桥、宋庄等多个北京艺术园区受灾,不少艺术家的画作被泡坏。像张晓刚这样的重量级本土艺术家也难以幸免,他在北京工作室的屋顶几乎被暴雨掀翻。他还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工作室受损的组图和损坏细节,让人触目惊心——二楼的天花板整个砸了下来,地板上的颜料和画笔被水冲得一片狼藉。

  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微博上发布自己画室受灾的消息,引起了全国美术界的极大关注。而同一艺术园区的画家们也开始了互助,互相帮忙清理积水,挽救淹在水中的画作。远在台湾的朱德庸特意创作了两幅漫画鼓励同行:“希望北京的朋友们一切安好。”

  其实这已经不是大陆艺术界第一次受天灾重创。就在去年的7月,成都也被几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洗劫”,老蓝顶艺术区的四十多件艺术家工作室无一幸免,直接损失达到500万。此次北京艺术界的损失尚无法估计,人们在为损失的画作哀叹之时,也积极地探讨如何保护艺术作品。

  成都艺术家廉学洺在去年损失惨重,所以他以“过来人”的经验表示,在选择储藏室的时候,尽量保持空间尽量防潮,不要太阳晒,适当保持通风。画家陈默也说,艺术家的作品不能靠墙根放或者铺在地上,必须要架空50厘米以上,“善待作品,就像善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一些大型美术馆会为艺术品上保险,以预防天灾或人祸带来的损失。但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由于经济条件和经验方面的欠缺,对艺术品自身的安全保护没有太多想法。一位保险行业的网友袁颖晖参与讨论说,保护艺术品,首先是地点与建筑物的选择,其次是必要的防护设备(防洪闸,沙包,水泵等),以及防护措施(包装、垫高存放等),最后是预先准备好的灾害紧急预案,和平时的定期演练。“简单而言,风险管理便是晴天时修屋顶。”

  除了实物的保存,不少人都提到了数字化保存的重要性。“有了数字化备份,起码能证明该作品曾经存在!”有网友说。在大陆,对艺术品进行数字资产管理走得最前的是雅昌艺术网。雅昌的一位工作人员汤启鹏在微博上表示,建议艺术家在艺术品创作完成第一时间高清扫描或拍摄,建立作品的数字档案,安全、系统保存,并且对代表性作品高仿真复制,以此降低损失程度。 (记者 梁婷)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