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探访中国百年蚕园:千年手工蚕丝技艺待传承

A visit to century-old mulberry tree

Bright green mulberry leaves dance in the breeze, and a French-style house stands behind a mulberry tree on the former site of a silk college in 1922. A reporter from CNS visited the century-old mulberry located in Yantai City.

more>>

2012年07月26日 18: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烟台7月26日电 (王娇妮)鲜绿的桑叶在微风中摆动,法国风格的洋楼伫立在桑园后,这是1922年由华洋丝业联合会在烟台创办的“蚕丝专科学校旧址”。中新社记者26日探访了这里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蚕园,“触摸”传承千年的中国手工蚕丝制作技艺。

  烟台蚕场高级农艺师邹积伟称,烟台是中国柞蚕发源地,烟台地区的蚕丝技艺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古登州(今蓬莱)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北方起点。1861年烟台开埠后,丝绸的出口量增多。20世纪初,烟台曾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真丝生产中心。

  邹积伟称,蚕园里的蚕丝专科学校于1938年停办,后改为烟台蚕场至今。当年的蚕丝专科学校培养了中国早期大批蚕丝专家。

  26日,似火骄阳下,蚕园里的工人正在为采收桑叶、养蚕做着准备:有的在桑园内打理桑树,有的忙着晾晒养蚕工具、打扫蚕室。

  邹积伟说,烟台依然保持着纯手工制作蚕丝制品的千年技艺,从选茧、缫丝到拉丝,传承着古老的蚕丝技艺,蚕丝制品远销多个国家。与此同时,日本、法国、朝鲜等不少国家的农艺师也经常到烟台蚕场学习蚕丝技艺。

  谈到养蚕,44岁的女养蚕师郝焕华一脸担忧。她告诉记者,喂养蚕宝宝需要“感情”,蚕宝宝十分娇贵,养蚕师都把蚕宝宝当成自己的孩子,不敢松懈。现在蚕场里的养蚕师大多为五、六十岁、甚至是七十岁的老师傅,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件“苦差事”。她希望蚕场能新进年轻人,将中国古老的养蚕技艺传承下去。(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