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二十四节气时间提前一两年计算

2012年08月07日 08:26 来源: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24节气示意图

  今天10时31分,我们将迎来二十节气中的“立秋”。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不过微博上有不少网友觉得很奇怪:“立秋是农历七月节,可8月7日才是农历六月二十,提前了十天。”并因此推断:“节气错位,所以很难感觉到‘立秋之日凉风至’,‘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

  为什么今年的立秋如此特别呢?每年何时立秋究竟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常常在立秋时节却忙于擦汗避暑,感受不到丝毫的秋意呢?咱们来听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主任张旸的分析。

  立秋“错位” 全因有个闰四月

  “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2012年为双闰年,不仅公历是闰年,农历也是闰年。”张旸说,公历中有闰日,也就是2月有29天的年;农历中有闰月,即1年有13个月的年即称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公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

  所以,今年是双闰年,公历有366天,而农历壬辰龙年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至2013年2月9日结束,则长达384天——之所以这个农历的闰年这么漫长,就是因为比平常多出了一个闰四月,也就是连续过了两个农历的四月。

  多了这个闰四月,农历的很多节日都被推迟,比如今年的端午节,就推迟到了公历6月下旬的23日,而且农历七月也比往年来得迟。所以今天都立秋了,农历却还是停留在六月二十。

  何时立秋 提前一两年就计算出来

  通常,立秋作为一年的第十三个节气,总是在8月7日~9日到来。但是为什么今年立秋可以精确到8月7日的10时31分呢?

  张主任说,这个精确的时间是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部门计算的结果。而且每年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时间,都会提前一两年计算出来,登载在天文台出版的《中国天文年历》上。

  天文历算有很多种,我国的农历属于阴阳合历,即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历法。

  最初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二十四节气则不同,就实质而言是属于阳历范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以春分点为零点,分为二十四等分点,两等分点相隔15度,每个等分点就是一个节气,总共二十四节气。地球到达黄经135度时就为立秋。

  虽然有这么一个概念,但是精确计算地球何时到达这个位置,也就是立秋的时间,其实很复杂。张旸介绍,不仅要计算太阳和地球的运行速度和角度,还要考虑到整个太阳系间其他天体的引力作用,不仅仅是几大行星,连小天体都要算到。为了计算这些天体间的互相影响,简单的牛顿万有引力已经不够用了,要引入更高级的物理学引力理论。

  还好,现在的电脑已经足够先进高速,紫金山天文台的历算人员现在可以比较轻松地计算出来了。搁在过去,光计算用的草稿纸怕是就堆得难以想像。

  还没出伏,“秋老虎”仍可能发威

  今年的立秋时间在上午10点31分,属于“早立秋”。民谚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次立秋确实会比较凉爽——台风“海葵”即将登陆,它的外围风圈将给南京带来大风大雨,而且最高气温也将回落到29℃~30℃。

  不过这并非意味着天气即将凉快。待台风离开后,气温还会回升,长江流域依然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经历处暑、白露等节气后的1个月内,往往还会“秋老虎”横行,直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天气才会凉快下来,南京也往往在那时才会真正入秋。

  既然天气依然炎热,为什么还要说立秋天气会有凉风有凉意呢?其实二十四节气主要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而且主要是针对黄河流域的北方。我国北方由于冷空气活跃,立秋后可能温差增大,天气变得比较凉爽,和南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记者 王晟

  专家建议

  “秋膘”要缓贴

  “啃秋”莫贪凉

  立秋后,南京有贴秋膘和啃秋习俗。对此,专家认为,由于今年立秋后还有一伏,公众要注意“秋老虎”发威,从北方传来的习俗在南京会“水土不服”,因此“秋膘”要缓贴,“啃秋”莫贪凉。

  “贴秋膘”习俗,被指南京“水土不服”

  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以肉贴膘”)的习俗。但是在专家眼里,立秋“贴秋膘”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的作用反而有害健康。

  经过一个漫长酷暑的煎熬,人体内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脂肪等营养耗损不少。适当的“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但是若贴补过分,相对运动不足,消耗的热量过低,则易导致肥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贴秋膘”最早传于北方,这与北方的气候有关。而江南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这时“贴秋膘”,就显得“水土不服了”,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所以在早秋进补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贴秋膘”三类人群要注意

  由于长江以南的气候特点,今年秋后还有一伏,三伏天还未过去,“秋老虎”还会继续发威,徐大成特别提醒以下三类人,“秋膘”要缓贴,别着急。

  1、脾虚患者。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疗效更佳。

  2、胃火旺盛者。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这类朋友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老年人及儿童。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啃秋”切莫贪凉 警惕“冻坏”胃肠

  与此同时,在立秋这一天,也流传着“啃秋”的习俗,不少老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南京城里的人在立秋日买个西瓜回家,全家围着挖上几勺,就是啃秋了,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

  但是专家提醒,“啃秋”最好不要吃冰西瓜。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营养科食疗专家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立秋过后,西瓜渐渐归属于反季节水果,立秋后,气候逐渐转凉,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贪吃凉西瓜就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者使原来的胃病加重。所以,“啃秋”的时候不能再像夏季那样多吃冰西瓜了。通讯员 杨璞 晓云 记者 戚在兵

  俗语说法

  到底是公秋还是母秋

  两种俗谚“打架”了

  在南京民间,除了有“秋后十八盆”、“啃秋”等习俗外,还有“公秋母秋”之说。按照传统“单日公秋,双日母秋”的说法,今天是母秋。但记者了解到,南京还有一种“白天公秋、晚上母秋”的说法,这样一来今天又是公秋。气象专家表示,民间俗谚是生活经验总结,有一定的智慧,但要判断今秋热或者凉还是要看气象预报与预测。

  “在南京民间,立秋有‘公秋’和‘母秋’两种说法,都说公秋爽、母秋凶。”南京民俗专家时盛麟告诉记者,如果是这只“秋老虎”是公秋的话,这代表接下来的日子会比较凉爽,而如果是母秋的话,意味着“秋老虎”将继续发威肆虐,让人热得难受。记者发现,在报人杨心佛著的《金陵十记》中,就有如此记载。

  今天阳历是“7”日,而阴历是“六月二十”,那么今天到底是公秋还是母秋呢?记者调查发现,老南京关于“公秋母秋”的判定有两种说法,但今年这两种说法却“打了架”。

  第一种说法是“单双日说”,根据杨心佛先生在《金陵十记》中表述应该是:“单日公秋、双日母秋”。这一说法也在民间被广泛流传。根据这一说法,“公秋爽,母秋凶”,那么阴历“二十”是个双数,这也意味着今年应该是母秋,接下来的日子“秋老虎”会继续发威,炎热无比。

  而根据南京民俗专家赵元植先生考证,“公秋母秋”还有第二个说法是“昼夜说”,也就是白天立秋为“公秋”,夜晚立秋为“母秋”。《中国方言大词典》有公秋母秋条,也表示白天立秋为公秋,夜晚立秋为母秋。按照这一说法,今天10点31分立秋无疑是公秋,按照民俗“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热烘烘。”接下来的日子又是“凉飕飕”。两种俗谚“打架”,着实让人无奈。

  记者查阅了前四年的立秋时间发现,“公秋母秋”说法打架并不只是今年,比如2010年立秋是在单日,应该是“公秋”,而立秋时间是22点49分,又是“母秋”。而在更早的2008年与2009年按两种说法都是公秋。

  “像公秋爽,母秋凶这样的说法是先民们通过自己的日常生活观察到的现象,这不是一种统计科学,而是老百姓对晴雨冷暖的一种感知,并通过有心人记录了下来,形成了一种俗谚。”南京气象学会秘书长王冰梅告诉记者,从气象学专业来看,立秋与气候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今年秋天凉爽还是炎热,这是由多种气象因素综合形成的。可以通过大气科学进行预测,现在通过高性能天文气象设备、计算机等,可以预测比较准确的天气冷热情况。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