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书评人被质疑“书托” 评:要有社会公信意识

2012年08月16日 14:2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张晓媛:喜欢读书的人大都会关注报纸副刊的读书板块,每周会刊登书评。书评有什么目的,有什么用?

  马兵:欧美意义上的职业书评人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这不免导致一些书评人向同人趣味或利益团体的妥协,沦为坊间质疑的“书托”。所以,挽救书评声誉的关键在于书评人要有起码的社会公信意识,书评的意旨,在我看来,是一种阅读的关情与分享,在这个电子资讯发达的速读时代,书评人必须以他的鉴赏力、判别力和细读能力起到为公众阅读提纯与净化的效用。

  张双:能诱使读者读更多的好书。当年一度想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但到书店一看厚厚的四大本,就没了勇气。后来看姜戎的《狼图腾》,里面多次提到这本书和里面的人物,于是心痒难耐,买来苦读。读完方觉得,这是我今生看过的最棒的小说,至今无出其右者。虽然《狼图腾》不是书评,但我觉得,书评最好能达到他的推销效果,把最优秀的文字介绍给大家。

  张晓媛:还记得约你写的第一篇书评是哪本书吗?第一次被约稿时,我觉得自己还是个书评菜鸟,幸福来得太突然。

  张双:比较像样的书评还是工作中完成的。当领导希望开个书评栏目时,我冥思苦想很久,终于才决定动笔写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作品。记得当时将《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和最近出版的李海鹏的《晚来寂静》一起对照着来写。这三部长篇是我认为反映中国不同时期社会现实的最有代表性的小说,读完都有不小的震撼,所以比照之后,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马兵:第一篇是大二时发表的对林语堂《中国人》的读解;第一篇被约的书评是读硕士期间为本省的一位乡土文学作家的长篇小说写的书评,当时喜欢用一些看起来学术意味强烈的词汇,譬如疏离、圭臬、龃龉等,结果被编辑退回,意见是“请尽量用通俗易懂些的语言”。很感激那位编辑,日后越来越发现,爱用大词、生僻词,爱大段大段援引理论名言的书评人往往徒有其表,他们需要一个戳穿皇帝新衣真相的那样直率的孩子。

  张晓媛:写一篇书评要用多久,怎么写法?

  马兵:时间不太好确定,因为评论对象的不同,耗费的心力也不一样,通常与篇幅成正比,但也不尽然,有时评论一首诗歌比评论一部小说更难。每部要评论的作品至少读两遍,首先要有整体的观感,这是很显然但是很多书评人未必能做到的一步,我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只看过一本书前半部分的情况下便贸然写了推许的文字,但那本书后半部分的质量急转直下。第二遍的阅读是带着思路的阅读,我对题目很挑剔,一般情况下,第二遍阅读的时候我先想好一个大体合适的题目,而以其为刀,切入作品。往往是在约定时间的最后一天动笔,无论多晚都要完成。

  张双:写作用的时间并不长,一两个小时足矣,但酝酿的过程就长短不一了。我觉得,书评要写好,必须作品本身能带给自己强烈的触动,如果资质平平,似乎就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了。但面对上乘之作,也很纠结,就怕自己写得不到位,辜负了作者的辛劳。所以,动笔之前经常像冬眠的物种一样,期待某刻被灵感唤醒。我的经验是,当心灵被击中的时候,就可以下笔了。

  张晓媛:“当心灵被击中的时候”,这句话击中我了。确实,写篇千字书评只需要1小时,但是酝酿时,无论开车,走路,还是逛街,会一直想,想到那一个击中自己的点才能动笔。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评?

  张双:我喜欢那种有附加值的书评。就是说不光是就书论书,而是能将自己的阅历、思想一并呈现出来,让人在阅读书评的同时,还能增长经验和智慧,或者至少丰富与书本主题相关的常识。所以说,好的书评是一种再创作,是评者和作者共同与读者交流,是评者借由优秀的作品,向读者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书是一座桥梁,给各方提供了交汇、融合的可能。

  马兵:我喜欢文字典雅、解读会心的那种,书评本身应该也是美文,应该既有个体的审美领悟,又有与作品的深在对话。我很推崇印象主义的批评,虽然这种批评方式已经不是主流。

  张晓媛:有人说书评又费劲稿费又少,除了真爱书的不会写书评,你怎么看?

  马兵:谈到书评报酬低廉的问题,我不得不装得高尚一点,我不靠书评生活,书评更多是基于阅读的欣喜和分享的迫切,偶尔也会有要戳破被吹大泡沫的促狭。

  张双:不爱书的人不去写书评,是爱书人和读者的福音。没有真爱,写不出感人的文字,也很难推荐出好的作品。如果因为回报少,而让书评少些功利色彩,我想,应该感谢这样的现状,至少这让书本得以保持自己的本色。书评的乐趣在于再创作的欣喜,如果不动笔,也许自己的思考永远难成体系;也在于将好东西与人分享的快乐。自己喜爱的作品、作家,经由自己的文字被更多的人认识,这是无以伦比的荣耀。

  我希望自己介绍的作品,能对启迪心智有所帮助,因为自己本身就获益于这些文字。所以,我想多推荐那些饱含人类经验与智慧的作品,并为推广传统文化尽微薄之力。这些,是我写书评的一点私心吧。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