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电视鉴宝不应被名利捆绑 应强化文化含量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8月30日 16: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部分鉴宝节目确实对公众在文物鉴赏方面存在误导和蛊惑性宣传。鉴宝节目可以适当娱乐化,但不等同于鉴宝表演化。

  鉴宝类节目应该是传播知识和弘扬文化的节目,用过度娱乐去换取收视率,不可取。鉴宝节目应强化对藏品背后历史典故、人物知识、风土人情和鉴定决窍的普及,淡化节目与经济的关系。

  一档开播6年的鉴宝节目,一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一场开幕3个月的文物展览,一阵“砸错”真品的质疑声……继河南卫视《华豫之门》节目闹出献宝人“干爹门”之后,“王刚砸错宝”又成为新闻焦点。

  日前,“‘假’如这样——真‘假’藏品对比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该展从《天下收藏》节目砸掉的300多件“赝品”瓷器中选择了30余件精品,同首都博物馆提供的40余件(套)瓷器真品进行了对比展示。中国收藏家协会玉器收藏委员会主任姚政等人在观看展览后称,王刚砸掉的赝品中90%是真品,甚至30%是珍品。此后,当事各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节目组回应坚决,称有强大的专家团队,绝不可能砸错;质疑者信誓旦旦,说砸的是“真家伙”,敢负法律责任……一时间,真假之争、对错之辩甚嚣尘上。

  8月21日,北京市文物局通过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官方微博回应:经过北京市文物局组织专家鉴定,“所有被砸文物都是假的。”然而,这一回应非但没有使事件得到平息,一系列关于电视台故意买假文物、编造文物流传故事、找演员扮演“持宝人”等负面新闻迅速爆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鉴宝类节目可信度的质疑。而探究这场争论的背后,则直指近年来电视鉴宝、艺术品鉴定的乱象。

  钱味弥漫的电视鉴宝

  无论批判或赞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电视鉴宝节目在近10年来长盛不衰。

  2002年,江苏卫视率先推出《家有宝物》栏目后,央视二套的《鉴宝》、中国教育电视台的《美术苑》,北京卫视的《天下收藏》、凤凰卫视的《投资收藏》、湖南卫视的《艺术玩家》、天津电视台的《艺品藏拍》、吉林卫视的《找你》等陆续推出。此后,伴随着民间收藏热的兴起,“鉴宝”迅速在荧屏上引发“蝴蝶效应”,一时间,国内此类节目最多时达到50多个。这也使得原本冷僻小众的文物艺术品收藏进入了大众视野。

  梳理相关的鉴宝类节目可知,无论是已经停播的《鉴宝》,或是正处于风口浪尖的《天下收藏》,亦或是各省级卫视的大小制作,它们在节目形态上虽不尽相同,但大多都是以百姓大众化的收藏品为对象,采用演播室现场鉴定的形式,内容有藏品展示欣赏、收藏趣闻轶事、专家鉴定评述以及给出估价等,形式活泼,吸引了很多观众。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活泼”的制作方式,本应理性、客观的电视节目,却在近几年的“泛娱乐”化倾向中屡遭诟病,引发诸多质疑。

  “部分鉴宝节目确实对公众在文物鉴赏方面存在误导和蛊惑性宣传。鉴宝节目可以适当娱乐化,但不等同于鉴宝表演化。编造文物流传故事、诱导持宝人杜撰虚假信息、演员扮演持宝人等虚构情节会误导民众对文物鉴赏及其市场的认识。”收藏家郭庆祥说,“这些鉴宝类节目非但没有在大众中起到普及文物鉴赏知识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功效,反而带来哄抬文物价格、误导市场价格的弊害,让不少普通大众萌生发财梦而走上歧途,觉得自己有捡漏的机会——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就很容易上当受骗。”

  “当初看到节目中的估价环节时,我就感觉会乱,这会勾起老百姓不太理性的对‘钱’的追求。”在一位参加过多家鉴宝类节目录制的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的许多鉴宝节目都“不靠谱”,包括节目的文案、流程、主持人等非常外行。“国内的鉴宝类节目良莠不齐,其中一些还很低俗,虽然主观上想做好,但限于收视率和有限的资源,很多节目选择了跟风、雷同,甚至找一些现做的物品吸引眼球。”该人士说。

  在“中国文物黑皮书”三部曲作者吴树看来,目前的鉴宝类节目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定位不清,文化、娱乐都想兼顾,结果成了“四不象”;二是过分商业化,价值取向有问题。大部分节目都把自己当做是鉴定公司,看点集中在判定真假、值多少钱,罔顾古玩的自身价值、文化价值,在价值认定上过分强调商品价值。

  “鉴宝节目泛娱乐化的根本原因,是电视台片面追求收视率。如果是商业电视台,眼球第一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主流电视台,比如央视、各省级卫视,把收视率视为第一要点,追求‘眼球’远远高过媒体的导向目标,那就不对。”吴树说。

  电视鉴宝的利益江湖

  分析鉴宝节目为何持续走红,除了“全民收藏”的社会环境外,各方有“利”可图是重要因素。

  电视节目的生存与收视率挂钩,而收视率不但能带来广告等硬性收入,还可以招揽来试图利用节目影响力而获取利益的各种寻租者,而节目的审核管理漏洞则正好制造了这种寻租空间。于是乎,“伪专家”“伪鉴定”“伪价格”“伪故事”等层出不穷。这也使得“鉴宝”这个本来并非多难的技术活,成了一个各执一词、众说纷纭的利益江湖。而这个江湖中,持宝人、鉴宝人、估价人、节目制作人等,都是其中的参与者或主角。

  就在姚政质疑王刚砸错宝不久,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财经评论员、制片人项立平在微博中实名爆料:在央视《寻宝》走进克拉玛依专场中,一位女士拿出了几件克拉玛依金丝玉,称是自己在戈壁滩捡石头所得,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场上一名专家表示,金丝玉实际上是玉髓,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历史可追溯到1300年前。还有一位专家表示:“玉很漂亮,颜色丰富,变化多端,称之为女娲补天遗留下来的五彩奇石,一点也不为过。”那么,玉髓究竟是什么?事实上,玉髓只是一种石英,是二氧化硅的隐晶质体的统称,与我们常说的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也许来源于塔城市旅游局的一篇名为《“新疆金丝玉”之——市场拓展》的文章,可以透露上述故事的玄机。文章称:广东商人易某斥资500万元在新疆克拉玛依、塔城、阿勒泰等地收购了几百吨的石头运回广州。这些石头,就是如今所称的“金丝玉”。经过他的巧妙经营,经过雕刻师傅的鬼斧神工,这些原本并不起眼的石头,变成了巧夺天工的“宝物”,在广州等地受到追捧。在北疆的土地上沉睡了亿万年的石头,在易某等人的努力下,短短几年,就在远隔千里之外的南国创出了品牌。“其实,金丝玉是克拉玛依政府和广东商人正在力推的一种新品种石头,之所以要在节目中出现,被专家鉴定,就是要给它一个‘名分’,引起更多收藏者的关注。”一位业内人士爆料。

  “实际上,鉴宝节目背后就是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专家们上电视节目鉴宝,每次出场费数千元不等。如能帮忙把持宝人的藏品价格炒上去,幕后更会有持宝人的红包相送。于是,一些见钱眼开的专家便甘愿当托,把假玩意说成真文物,把不值钱的说成无价之宝,再通过节目欺骗和误导广大观众。因此,这类节目也就成了专家和持宝人联手制造骗局的大平台。”郭庆祥认为,“在这个行业,即使是某方面专长研究的专家也只能是判断古玩的真假和年代,而不应对古玩进行市场估价,更不应知假估假设下骗局,让人们获得与事实根本不符的文物鉴赏知识和市场行情。”

  据吴树的调查,做局者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拥有足够金融资本的文物艺术品投机商,为显性富人。此类人在最近的艺术品交易查税风暴中有所暴露。另一类是贪官污吏,他们利用权力疯狂地敛取奇珍异宝等“雅贿”之物,成为为数不少、财富巨大的隐性富人。这两类人在文物艺术品领域的活动,从一开始就明确地打上了“投机”烙印,所以他们的收藏品,也就理所当然地被纳入商业运作轨道。

  艺术品鉴定处于“三无”状态

  在鉴宝类节目兴起之前,文物类、艺术品鉴定专家大多在文博研究单位工作,是个寂寞且不富裕的职业。但随着文物经济价值的过度宣扬,许多老百姓开始意识到收藏可能带来巨额的经济回报,于是,造假者、文物贩子等就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有了专家的鉴定证书,手中东西就能抵押、变现;而如果能在媒体的节目中使专家公开证明,那更是利于寻找买家。于是,专家的鉴定证书便成了收藏市场的通行证,被那些渴望捡漏的普通老百姓、文物贩子、造假卖假者以及官场和商界组成的收藏大军所追逐,而鉴定专家也便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