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播撒科学发展的文化种子 上海世博园成功转型

2012年09月29日 22:0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2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曾吸引7300多万中外游客的世博会原址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当天,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项目——A片区“绿谷”项目围护工程开工,标志着“后世博”开发再度提速。与此同时,“上海世博会纪念展”迎来举办一周年,接力服务“后世博”的上百名青年志愿者举行了庄严的换岗交接仪式。再过两天,也就是10月1日,原世博会中国馆和城市未来馆,将正式“变身”为中华艺术宫和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世博会留给中国的种种遗产,就好比原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的寓意,那些有关科学发展的文化种子,已悄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大型场馆后续利用的“全球性难题”

  “后续利用好比是一把钥匙,是关键所在,它是评价一届世博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上海做得很好。”国际展览局秘书长、与中国结缘10余年之久的西班牙人洛塞泰斯29日在上海对记者说。

  从北京奥运到上海世博,再到伦敦奥运,大型场馆设施的后续利用历来就是一项“全球性难题”。近年来,上海的“后世博”项目走了一条循序渐进、有序开发之路,对于大型场馆设施进行部分永久保留、部分拆除、部分改造,“难题”正在破解之中。

  中秋和国庆将至,世博会原址游人如织。在浦江西岸,原世博城市足迹馆内正在举办有“小世博”之称的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到此一游的人们,既有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铁杆“粉丝”,也有曾与这届世博会失之交臂的人们。

  在世博会原址的浦东区域,原汁原味保存世博展品的“月亮船”沙特馆和改造后对外开放的上海意大利中心,已成为上海“一日游”的经典景观。两个景点平日每天共接待游客约8000人次,长假中将迎来客流高峰。

  不远处,宛如白色“飞碟”的奔驰文化中心,已经从世博会开闭幕式的举办地转变为面向大众的公共娱乐场所。从世博会闭幕后的第一天起,“飞碟”就没有“停转”过,实现了“尽一切可能的可持续利用”。这在以往各国对世博场馆的后续利用中是罕见的。

  跨文化交流开启“后世博”新篇章

  因世博会而与中国结缘的洛塞泰斯,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今年他获得了“上海市荣誉市民”称号。他对记者说:“我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上海了。再度回到世博原址时,我很兴奋。上海对世博场馆的改造利用考虑十分周全,原中国馆和城市未来馆,变成了两座博物馆,专门用于文化和教育,这是很有远见的做法,受益最多的将是年轻一代。”

  早在上海世博会筹办之初,洛塞泰斯就告诉中国人:世博会是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可以为这个国度留下超乎寻常的遗产,而其中最大的一笔遗产就是跨文化交流。

  而今他感慨道,通过10月1日开馆的中华艺术宫、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及今后将开工建设的世博会博物馆等,中国人可以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外国人则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

  据了解,世博会原址上将形成“五区一带”,包括位于浦西的城市最佳实践区、文化博览区,位于浦东的国际社区、会展商务区、后滩拓展区,以及滨江生态休闲景观带。其中,文化博览区的设置专门考虑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定位。

  上海市文广局局长胡劲军介绍,中华艺术宫开馆之际收到了“来自世界的祝贺”,大英博物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法国雨果博物馆等特别呈现90多件艺术珍品,开启“后世博”跨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最大的世博遗产:人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65岁的周斌人过去几乎每个周末都会骑自行车从苏州河北岸到南岸的南京路参观上海美术馆,不过最近老人的作息有了改变,他每周都会抽几天时间坐十几站地铁“穿越”黄浦江,到中华艺术宫当一名志愿者。

  上海市文广局人才培训交流中心主任殷瑛说,短短一个月,有2000多人报名争当中华艺术宫、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志愿者。这是迄今为止上海规模最大的专业艺术类志愿者招募,一呼百应的场景,令主办方始料未及。

  在中华艺术宫服务的首批800名志愿者中大部分在世博会期间没有参观过中国馆,“走进当年的中国馆,就好像是圆了一个梦。”为参观者提供手语导览的华东师范大学特教专业学生马莎莎对记者说。

  曾经在2010年当过世博中国馆志愿者的女研究生周红杏也报了名,希望成为中华艺术宫志愿者的一员。她说:“我想重温世博会‘小白菜’(世博志愿者昵称)的甜酸苦辣,希望把志愿者的精神接力传递下去。”

  “世博会带来的更深刻的变化,或许是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许贝宁说,世博会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上海青年中的一种“时尚潮流”,如今这座城市里有约40万名青年持续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志愿者不仅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吴宇

【编辑:陈鑫】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