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4岁剪纸艺术家坚持剪纸90年 遗憾未找到传人

2012年10月08日 17:17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94岁剪纸艺术家坚持剪纸90年遗憾未找到传人
图为剪纸艺术家丛琳。
图为丛琳剪纸作品。

  近日,《丛琳剪纸》一书出版,这是94岁的剪纸艺术家丛琳最后一次把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因此尤为珍贵。

  94岁高龄,丛琳用一把剪刀剪了近一个世纪,这位被誉为至今健在的中国剪纸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言人、被英国剑桥传记中心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世界名人录”选登条目的老人,一生最难舍的就是对剪纸的这份情。

  “现在母亲最大的遗憾就是给这手绝活没能找到一个传人。”丛琳的小女儿孙静萍遗憾地说。

  每天早晨6点,家住北京天通苑的丛琳就起床开始了一天的生活。洗漱完,她要剪纸半个小时,然后推着轮椅到广场遛弯;回来吃过中午饭,她要把家里订的报纸全部读一遍,然后再剪纸半个小时;吃过晚饭,她要雷打不动地看《国宝档案》,晚上10点准时睡觉。

  这是94岁的剪纸艺术家丛琳最为惬意的晚年生活,“一天的生活,什么都能少,就是这1个小时的剪纸不能落下。”丛琳的小女儿孙静萍对记者说,母亲曾告诉她,如果一天不剪纸就好像缺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在孙静萍的记忆里,母亲几乎每天都在剪纸。丛琳用自己的三把剪刀剪出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风土人情。

  逢兔年佳节,她剪一纸“玉兔护福”;临龙年新春,作一幅“二龙戏珠”。2009年60周年国庆时,她还特意创作了一套四张寓意不同的剪纸,有花篮,有花束,还有一张巧妙融合鸡、磬、鱼等意象的作品,寓意“吉庆有余,国泰民安”。

  老人最喜欢的是她的“十盘海鲜”系列。十幅剪纸,内容各异,鱼虾蟹贝,鲜灵精巧。为了这幅作品,她特意配了一首顺口溜:一条鲜鱼一对虾,三只螃蟹横里爬,四只蛤蜊一大碗,五只海参盛满盘……在她看来,“剪纸并不难,难就难在创作。眼中要有生活,作品才能生动。”

  她善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使画面好看,本该大的物体反而小,本该小的反而大。

  在她剪得“四季平安图”中,花朵大、重,瓶子小,轻。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插花和花瓶,但这种夸张变形的手法组合出的画面却非常美丽迷人,用她的话说:“剪纸就是这么不讲理。”

  二次出书 只为给人留个念想

  “从农村走出来的母亲剪纸名气越来越大,主要是加入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孙静萍说,新中国成立后她加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除了丛琳以外,还聚集了面人汤(汤子博)、北京泥人张(张景同)、玉雕大师潘秉衡等大批著名民间艺人,同在研究所的牙雕艺人郑希成称,“各行业艺人之间‘横向’交流,促进了国内民间工艺的发展,也对丛琳剪纸产生了深刻影响。”

  1954年,丛琳的第一部著作《丛琳窗花集》,书中只收录了她26篇代表作品。

  该书一度成为艺术学校的剪纸工艺教材。这本发行量仅为2200册的小集子现在已经绝版,当年售价仅为5角,现在在市场上被炒到300多元。

  在孙静萍看来,母亲对剪纸的热爱与父亲的支持分不开,“父亲生前是北京市东城区文化文物局局长,他对民间艺术很重视。离休后,就一直想把母亲的剪纸全面整理出书。但由于父亲突然离去,他生前这个遗愿只有我们留下的人来完成。”

  自2009年春季起,孙静萍便开始整理母亲的剪纸作品,于今年6月完成了最后一次校对。孙静萍介绍,这本剪纸合集基本按照时间顺序编排,收录了丛琳自1922年一直到退休后的近200多篇作品。

  出书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可母亲的遗憾却再难弥补。“在以前,民间艺人都会把手艺传给子女,但我那会儿只想考大学,没心思学剪纸,所以没有继承下来。”孙静萍说,之后,丛琳也曾试着带过两个徒弟,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丛琳觉得,凡事不能勉强,此后也没再收徒。

  书出来后,孙静萍把书拿给丛琳看,她用长了老年斑的手不断地抚摸着书皮,慢慢地说:“能留个念想也好。”

  从小极具天赋 作品远销海外

  1918年,丛琳出生在山东胶州湾——中国民间剪纸的发祥地之一。“那个年代的农村姑娘几乎都会剪窗花。丛琳从小就喜欢剪纸。在刚刚拿得动剪刀时,就捡起嫂子、姐姐剪纸剪下来的边角纸剪了起来。4岁时,丛琳就显示出了剪纸的天赋,一开始只能剪些小猫、小狗、小蝴蝶,剪得碎纸满地都是。母亲吓唬我要剪掉我的手指头,吓得我不敢再剪,但很快又忍不住剪起来。”丛琳笑着说,母亲也看出了她的心思,特意为她买来红纸和剪刀。

  那个时候,她剪的小牡丹花,尽管绒毛参差不齐,叶子的处理也略显生硬,但是窗花整体上线条很流畅,花朵之间有实有虚,非常具有层次感。有人惊叹,出自4岁稚童之手,实在难得。到十二三岁,她已经能剪比较细致的大窗花。

  “母亲只在小学时学过美术课,没有进行过专业性的学习,所有关于剪纸的心得都是靠平时无数次的剪裁中悟出来的。”孙静萍说,由于热爱窗花剪纸,母亲接受传统窗花剪纸的优点,吸收了民间绘画和中国画的技巧,不断提高艺术水平,不断地研究如何把一幅画剪成一幅美丽的好作品,“她的剪纸工具就是一把自制的小剪刀,但一把小小剪刀,在一张张红纸上剪裁出自己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

  上世纪40年代,丛琳在烟台市结婚生子,随夫来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加入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剪纸的样品创作和研究工作。

  1955年,丛琳剪纸作品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万隆会议”,并获得艺术展览三等奖。当时丛琳剪纸出口海外,为百废待兴的中国创收了不少外汇。丛琳设计样子,然后有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剪裁。那个时期,丛琳的剪纸创作处于“井喷”状态,占了《丛琳剪纸》一书近一半的位置。

  一生谦虚大度 最憾没有传人

  孙静萍说,随着母亲剪纸名气越来越大,有人看到丛琳剪纸的商业价值,建议她将剪纸作品投放到市场,但被母亲婉拒,“她觉得剪纸不是为了赚钱,就是喜欢。”

  赚钱不喜欢,送人很大方,这就是丛琳的剪纸。她经常把刚创作的剪纸送给亲戚朋友,或者送给有缘人。前些日子她在小区广场上遛弯,一个年轻人听闻她是剪纸艺术家,央求她送一幅作品当做他新婚的装饰。丛琳也不认识这个年轻人,就在家里连续琢磨了一段时间,创作了好几张喜庆的剪纸,送给了这个小伙子。“家里装裱起来的剪纸作品,老妈都是把最好的送给别人。”

  丛琳在剪纸界名气很大,但是非常谦虚。每次孙静萍看到别人的剪纸作品做不好的评价时,丛琳总说“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好。”除了艺术上谦虚,丛琳在教育子女上也十分谨慎。“她几乎每天都很高兴,看不出来有什么烦心事儿。我曾经问她为什么,她说,‘我这个岁数就光剩下想高兴的事儿啦’。”孙静萍说,母亲这种快乐的性格也感染了他们几个儿女。在平时的教育中,母亲经常告诉我们,不管别人对自己怎么不好,都不能用不好的态度对待别人,“把自己的影子端正了,才能好好晒太阳。”

  剪纸给了丛琳活力,也让她保持了健康,至今她去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大多达到正常,比70多岁的女儿身体还棒。“医院的护士都说我母亲是他们医院的活宝,说不看我母亲的资料看起来完全像60岁的人。”

  虽然现在丛琳每天都很开心,可孙静萍知道,母亲对剪纸的心结一直没解开,“由于母亲一生没能把自己独特风格的剪纸艺术传承下去,所以这么美丽的剪纸艺术即将消失。”

  (刘超群)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