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故宫与南京明故宫哪个大?专家称实地测量才算

2012年10月22日 10:49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尽管朱元璋当年在南京营造的皇宫已经化作了尘土,但伴随着不断考古,人们还是可以摸出一些道道,尤其是紫禁城的轮廓也逐渐清晰。紫禁城中最宏大的“金銮殿”奉天殿不久前也被考古专家们“寻”到,根据现场测定,奉天殿台基南北两端长达75.5米,这让人们不禁想到:要是南京明故宫没有被毁,该是多宏伟。而朱棣在北京精心建造的皇宫还在,尽管历史上有过被毁,但它依然屹立在那儿,是人们心目中神圣的殿堂。游客进去后,没有一天根本参观不下来,即便逛了一天,也感觉只是太匆匆。

  如今,两座故宫都听不到了后宫的幽怨,但它们依然传奇。光是谁的面积更大,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记者 胡玉梅 白雁

  400多年前,利玛窦曾经来过南京

  他说,南京明故宫比北京故宫大

  400多年前的南京,尽管已经从国都变成了南都,但热闹依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着一肚子的好奇逛遍了南京城,“确实或许很少有其他城市可以与它匹敌或胜过它。”“论秀丽和雄壮,这座城市超过世上所有其他的城市……”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利玛窦在访问了北京之后,还把北京和南京作了一番比较:此一城市之规模,其房舍之布置计划,其公共建筑物之结构,以及其防御工事等,均远逊于南京。

  利玛窦对南京的皇宫赞赏不已,“我还没有见过世界上哪个国家的皇宫像南京的明故宫这样雄伟!”究竟有多雄伟?利玛窦的《利玛窦中国札记》里这样写道:“很难确定这重墙四围的全长。当地人讲了一个故事:两个人从城的相反两方骑马相对而行,花了一整天时间才遇到一起。”

  南京明史专家马渭源说,这说明,当时的南京明故宫要比北京的大。“如果南京明故宫还在,光是比大小,北京故宫就输了。想想看,两个人在一个点,同时沿城墙朝相反方向骑马出发,要一天才能相遇,这得有多长呀。现在的北京故宫,如果是两个人反方向,肯定要不了一天就相遇了。”

  只是,利玛窦的话能否可信?马渭源认为:可信。利玛窦写《札记》的时候,已离开南京近10年,一直居住在北京故宫的边上,甚至有段时间成为北京故宫里的常客。论情感,利玛窦对北京的感情要比对南京深得多,他到临终尚未全部完成的《利玛窦中国札记》是写给他在罗马的教皇宗主看的,也没有必要讨好中国官员。但他在书里很少提到北京故宫的雄伟,而是大力着墨明故宫和南京城的宏伟、壮观,应该来讲,这是利玛窦在对照了南北两座宫殿后做出的如实、客观的评价。

  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母本

  朱棣从明故宫“照搬”了啥?

  北京故宫营造于1406年,动用十万工匠,百万夫役、耗银无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说,北京故宫是参照南京明故宫为蓝本设计建造的,“我们今天看到的北京紫禁城就是明成祖朱棣在凤阳、南京紫禁城的设计基础上建造的。朱棣曾是镇守北京的燕王,他认为他的根基在北平,于是迁都北京。而且当时的北京由于连年战乱城破垣败。于是朱棣下令在元朝大都的东边建一座新城,同时把皇宫也建起来。”

  既然,南京明故宫是母本,那么,当时的朱棣都“照搬”了些什么?南京文物专家杨国庆说,朱棣照搬的是皇宫的营造制度和皇宫的布局。朱元璋是明代开国皇帝,开创了皇宫的营造体系,这被后代皇帝严格遵守,认为“祖制”不可违,不能随意动。就皇宫的布局,北京是仿造南京。南京明故宫是“左祖右社”,北京故宫也是;南京明故宫设置的是前庭后寝,北京故宫也是。就风水而言,南京明故宫有一座靠山:龙尾山,也就是现在的富贵山。龙尾山有多重要?当时为了建明城墙,很多工匠死亡,为此,朱元璋派礼部官员到龙尾山祭祀祈福。这种做法也被朱棣照搬,北京故宫也有一座靠山:万岁山,也就是现在的景山。元朝时,这座山叫青山,朱棣营建皇宫时,挖出来的护城河土都堆在青山上,并改名万岁山。

  除了皇宫布局,就连皇宫有多少个门、城门设置、名字也都一样。“比如午门。午门的叫法是朱元璋开创的,以明故宫为开始,之后皇城的正南门都叫午门。”杨国庆说。

  《明太宗实录》上也记载:“(北京故宫)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明故宫 ,而高敞壮丽过之。”

  面积

  南京明故宫大

  那么,皇宫的面积、大小是否也要统一呢?不论600年前,明故宫多么雄伟,现在都已经颓废不堪了,似乎和北京故宫没什么好比的。那利玛窦的话如何验证呢?

  在微博上,现代快报记者做了一个调查:究竟是明故宫大还是北京故宫大?答案各不相同,有的说一样大;有的说,当然是北京故宫大;但更多支持南京明故宫更大一些。还有一些人说:“不好说,要实地测量了才知道呢。”

  杨国庆说,人们说的明故宫是一种口头称呼,其实是明朝的皇宫,是皇城和宫城的合称。那么,究竟是哪个更大呢?“目前权威部门公布的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是72万平方米。而《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2)》方案上显示,南京明故宫遗址保护范围总面积为101.25公顷,约比北京故宫整整大出28万平方米。”马渭源说。

  前后花了20多年的时间才最终建成的明故宫,绝非今天的明故宫遗址公园那一小块。这些年,通过地下考古,考古人员已经找到了南京明故宫的三界,北界在北安门,南界瑞金路,西界城东干道,现在就皇城东界还没有找到。有人说,明故宫是中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宫殿。

  皇城周长

  北京故宫略微长一些

  有趣的是,从皇城的周长来看,又恰恰显示了相反的结果。

  据杨国庆介绍,南京明故宫宫城长度为3.4505公里,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城墙长0.755804公里,东西城墙长0.96944公里;明故宫皇城在朱元璋时期的长度是8.23008公里,永乐三年,朱棣把西边城墙进行了扩建,长度增加了两公里,变成了10.23008公里。那么北京故宫的长度如何呢?据显示,北京故宫皇城是长方形的,南北城墙长3公里,东西长2.5公里……“北京皇城的长度要稍微长一点点,长了700多米。”杨国庆说。

  这样不同的答案真让人晕乎,究竟哪一组数字更准确。

  但杨国庆说,其实好理解,虽然南京明故宫是母本,但朱棣照搬的是规制,并不是大小。朱元璋建皇宫的时候,国力还不是那么雄厚,加上朱元璋本人是农民出身,皇宫相对小一些,可以解释得过去。到了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迁都北京,国力已经相当雄厚,加上朱元璋培养的能工巧匠们也被带到了北京,所以,皇宫可能会更大一些。不过,他也认为,究竟哪个更大,还是要实地测量了才算。因为,资料常常会不准确。

  金銮殿

  北京太和殿大,还是南京奉天殿大?

  在北京故宫,最大、最辉煌的宫殿要属太和殿。太和殿是清朝以后才有的名字,明朝时候也叫奉天殿。太和殿就是我们俗称的皇帝的金銮宝殿,在平时是不使用的。据记载,明清两朝皇帝只在即位、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以及每年元旦、冬至、石寿节,也就是皇帝生日三大节的时候,才会使用,而且,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朝会典礼。

  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坐落在全部用汉白玉雕砌的三重台基上。太和殿,为什么要建在台基上呢?太和殿的台基又为什么不是一重呢?早在春秋战国时候,宫殿建筑的时尚是把房屋建在夯土台上,一来少受地下潮气的侵蚀,同时,外观宏伟,居高临下,能显示皇宫的威严。整个大殿占地2300多平方米,一把雕龙镏金大椅高搁于七层阶梯的台上,这就是皇帝的宝座。

  那么,南京的奉天殿又如何呢?从去年开始,南京市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明故宫进行了考古,找到了三大殿的相对位置。“三大殿在明故宫遗址公园的位置,范围比现在的公园大很多很多”。奉天殿、华盖殿和谨身殿,是明故宫内著名的三大殿。其中,最南端的奉天殿,就是朱元璋当年举行重大典礼和接受文武百官朝拜的“金銮殿”。

  1997年,为配合江苏大剧院工程选址,南京博物院曾在明故宫遗址公园北部进行过局部发掘,当时发现了谨身殿的建筑台基,但奉天、华盖两殿却一直无迹可循。在这次试掘的核心区域明故宫遗址公园内,考古人员首次发现了奉天殿的建筑台基遗址。试掘期间,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明代大型夯土建筑台基。整个台基以黄褐色的夯土夯筑而成,残存的夯土层最厚处有3.6米,结合文献记载以及遗迹方位判断,这应该是明故宫奉天殿遗址的底层台基。根据现场测定,奉天殿台基南北两端长达75.5米,明故宫三大殿中规模最为宏大的“金銮殿”由此揭开了冰山一角。

  台基西侧还出土了3个体量巨大的柱础石,柱础石的外立面近似于方形,边长约1.8米,高1.35米,顶部还有圆形台面。其中一个柱础石下方,还保留有用一块块青砖砌筑的磉墩遗迹。柱础石是古代建筑中用来承受房柱压力的垫基石,同时还可以抬高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的作用;磉墩则是以砖石砌筑、用来加固柱础石的基础。考古专家介绍说,此次发现的3个柱础石体量巨大,而且方位都处于南北向的一条直线上,应该是在奉天殿台基之上的大殿主体基础。

  那么究竟是太和殿大,还是奉天殿大?还有待考古进一步发掘,才能揭开这个谜底。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