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别让新买来的莫言作品成为书架饰品

2012年10月24日 14:34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陈歆耕

  若干年前,有一则轶闻曾广为流传:有人发现在海湾战争中,美军士兵的背囊里几乎人手一册《孙子兵法》。如果确有其事,这一现象说明:美国人意识到这部中国军事典籍的伟大价值,连基辛格博士在最近的一部《论中国》的书中也承认,“美国在亚洲的几场战争中受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违背了孙子的规诫。”

  但这件事同时也说明了美军指挥官的愚蠢:让士兵在背囊里放一部这样的书,除了徒增士兵的负担,不会对他们打赢一场高科技局部战争起任何作用。因为《孙子兵法》不是一部可以用来指导士兵作战的实用操作指南,它阐述的是战略层面的思想和智慧,应该成为将帅和决策者的案头必备书。如果将之作为军校的教材,也是为那些有可能成为将帅的军人准备的。如孙子强调“不战而屈人之兵”,告诉人们,战争是不得已而采用的最后手段,不费一枪一弹而能征服对手才是最高明的。那么不靠战争,靠什么而“屈人之兵”呢?靠思想、智慧、谋略。所谓“上兵伐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让士兵在紧张的战争中诵读《孙子兵法》,其热爱中国军事典籍的精神可嘉,但说明美国人并未真正领悟孙子思想的精髓。

  同样,在西方世界中,对汉语言文学也因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迥异,而存在深深的隔膜。美国汉学家葛浩文就透露,美国读者大多习惯阅读本土作家用英文写成的作品,而对从别的语言(包括汉语)翻译过去的作品,阅读的兴趣不大。尤其是汉译英的作品,受众很小。那么,是否因为美国读者不读汉语作家作品,就说明汉语言文学就不如别国呢?恰恰相反,葛浩文认为由于汉语言的模糊性、形象性,最适合创作文学作品,中国无疑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文学大国。在中国生活多年、也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赛珍珠在颁奖典礼上就大讲中国小说,她认为《红楼梦》、《三国演义》等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经典。

  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因文化、语言背景不同带来的隔膜而失去文化自信。因为未获诺奖而过度焦虑和获了诺奖后的过度狂欢,都是不自信的表现。这种不自信的深层次根源,可能跟一个多世纪前中国积贫积弱沦为列强半殖民地而带来的心理阴影有关。我们太过于在乎别人的认同和肯定,其实对莫言文学才华和文学成就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中国的读者、作家、评论家。莫言获奖并不说明,当代文学超越现代文学就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了;莫言不获奖,也不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就一无是处。有一位多年研究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评论家发现,自该奖设立以来,在获奖的109位作家中,瑞典作家就有8位,而在莫言获奖前则无一中国籍作家上榜,我们能否就此得出结论:瑞典是文学大国,中国则是文学的“蕞尔小国”呢?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同时我坚信,任何作家都得接受那个超越任何文学奖的最权威最严酷的“评委”的检验和裁判,那就是:时间和读者!回望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又有多少作家已经湮没无闻,他们的作品正在图书馆内落满灰尘。

  诺贝尔文学奖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它颁给中国作家莫言,使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汉语言文学上,扩大了汉语言文学的影响,也刺激了中国读者关注文学的神经,可喜可贺!在欣喜之余,我更期待国人由此对文学的阅读热情能持续不衰,不要见利而忘“文”,也希望国人在“消费”莫言的同时,把更多的优秀作家优秀作品纳入阅读的视野,尤其是那些已被历史证明的经典作家和作品。

  我最担心的是,很多人可能如街头凑热闹的围观者,“一哄而上”之后便是“一哄而散”!提醒我的同胞们,可别让那些新买来的获奖作品搁在书架上,成为装点门面以示“时尚”的饰品哦!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