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亲疼,唤醒我的孝心》播出 质朴亲情打动人心

2012年11月01日 11:28 来源:中广网 参与互动(0)

  中广网北京10月31日消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文化时空》栏目于10月23日、24日(14:10--15:30),以连续两期的篇幅播出重阳特别节目——《亲疼,唤醒我的孝心》,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亲情为主线的新书《亲疼》,播出了北大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对出版《亲疼》的感言,《亲疼》作者、科技日报记者王学武的亲情讲述。

  同时,还播出了中国之声著名主持人姚科朗诵《亲疼》的片段,以及在北大出版社举行的《亲疼》出版座谈会上,嘉宾们敞开心灵感念亲情的现场音响片段,嘉宾发言令人感动。

  以下是相关节目音频和文字实录

  点击收听:《亲疼,唤醒我的孝心》(上集)

  点击收听:《亲疼,唤醒我的孝心》(下集)

  《亲疼》,特别的日子,特别的分享

  主持人维扬:听众朋友,感谢您持续关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华之声《文化时空》节目。我是维扬,今天是重阳佳节,老年人的节日,也是儿女们表达孝心的时间。重阳之际,出版了一本新书,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这本新书,新书的名字叫《亲疼》。

  《亲疼》,是科技日报记者王学武感念父母的博文辑录。作者2011年10月开始写心情博文,亲情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王学武以最质朴的语言,讲述不会讲大道理,甚至连名字也不会写、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父亲母亲的艰辛和向往、担当和幸福,以及不经意间对作者心灵的影响。

  主持人张翕:也就是不久前的10月19日,我参加了《亲疼》这本书的出版座谈会,我觉得是非常感动的一次座谈会。与会嘉宾都敞开心灵,分享孝亲的亲情故事,很多嘉宾包括王学武本人都忍不住哽咽起来,因为这本书的产生,也确实是一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8月份,王学武的母亲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当他向出版社表达了把博文尽快成册出版,好让不识字的母亲能在不多的时日里闻到关于自己的墨香的心愿后,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主持人维扬:作者王学武本人兴许此前还没有出书的计划,得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后,想以最快的速度出版。有些遗憾的是,母亲最终未能看到《亲疼》的出版,但在病床上看到了出版社不到两个月里加班赶制的印有自己照片的样书,听到了出版社邀请中央人民广播非常著名的电台主持人朗诵博文的音频。送别母亲,作者王学武把珍贵的样书和朗诵光盘、母亲生前喜爱的手机等,一起敬放进母亲的墓中,让母亲带到天堂。

  主持人张翕:其实呢,对这位不识字、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在病房里获得了生命的尊严,感到了人生的欣慰,我想呢,王学武的孝心也是尽到了的。

  主持人维扬:母亲也是看到了儿女的成才,我觉得自从有了孩子,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父母,年轻的父母也好,年老的父母也好,都是以子女作为生命中最最重要、首当其冲的角色。儿女的一点点成长,一点点成就,都是父母最大的开心。

  主持人张翕:母亲在临走之前,也是深深感到了生命的尊严和为儿子的骄傲之情。再回到当天的出版座谈会,更像一次亲友相聚的亲情感念会。王学武在发言中,回忆起母亲生前的点滴往事,数度哽咽失声,频频拭泪,在场者无不动容。在外人看来,王学武无疑是个孝子,不仅在生活上细微关心父母,对老人的心理需求也非常关注。十多年来,他养成了每天打两个电话的习惯,有事没事都和老人聊聊家常。他认为,孝顺,不只是简单的赡养和顺从。孝道,是对老人身和心的同时在意,是对父母“在意”的在意。不过,王学武仍然在博文中不敢称自己的“孝”。他表示,《亲疼》更多是记录了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是对自己不孝的检讨和反思。其实,他已经很孝顺了,面对父亲母亲的离开这样一个现实,他仍然觉得充满了遗憾,有很多的事情没有为父母去做,

  主持人维扬:其实,王学武生活中每天坚持给远在家乡的父母打两个电话或者说很多的感念也好,都值得朋友们学习和借鉴,对自己的父母要多多地关心。同时也警醒,他的母亲确诊为胰腺癌的晚期,我们知道癌症是越早发现越好,无论是对治疗还是延长寿命,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自己的父母到了一定的年纪,也要督促他们去医院做定期检查,能够防患于未然的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能够及早地解决。

  王学武在出版座谈会现场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感染了在场的很多人,在场的很多朋友纷纷回忆起自己和父母的往事。大家都认同他“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的观点,同时也表示,亲情和孝心,正是当今社会有时候会疏忽的的。儿女理应孝顺父母,再怎么忙都不是理由。

  主持人张翕:今天的节目就来分享这期重阳节特别节目《亲疼,唤醒我的孝心》,就请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分享《亲疼》出版座谈会的现场音响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姚科朗诵《亲疼》的一些片段。

  本源亲情,不可论证无需怀疑

  张黎明(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亲疼》是作者王学武先生博文的辑录, 发表时就在网上产生很大反响,激起众多网友共鸣。本书稿从选题论证到付印,在两个月时间内完成。作者以平实的文字记录了父母亲的往事,以敏锐的感觉,在最不经意处发现我们最深沉、最敏感的情愫,从而直抵我们心灵的最柔软处。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王学武先生,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你的《亲疼》让我们获得一种平静、平易、平实,在惊涛骇浪、跌宕起伏、惊心动魄之时,平是难得的;在推崇成功、追求卓越成为时尚的当下,你的《亲疼》给我们一种平淡,淡是淡雅、淡定、淡然,在浓墨重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之际,淡是珍贵的。感悟亲疼,或许就不会忘却我们自己从何处来。我们会感悟,父母在,家便安好。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地心疼我们的至亲。诚如作者所说,“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孝顺,不只是简单的赡养和顺从。孝道,是对老人的身和心的同时在意,是对父母在意的在意。

  《亲疼》之中,人物是不识字、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父母,平凡到不能再平凡。情节是农村生活曾经的艰辛的记忆,是江南村落的家长里短,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抒发的亲情,是常见到不能再常见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爱永无间断永无停止,犹如空气,以至于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以至于我们觉得父母对我们爱是理所当然的。可是,我们对父母的爱有多少呢?我们知道父母对我们的爱有多深呢?《亲疼》引导我们去品味这种潜藏于平凡的日子中、蛰伏于心底的至纯至性的情感。这种发源于血缘的亲情,是本源的、不可论证的,也是不可怀疑的。这种情感,是我们一切情感的底色,没有它,友情、爱情以至于一切的情感都会失去依托,成为无源之水。

  让我们一同感受感受《亲疼》的魅力。正如网友所言,《亲疼》是给自己和父母最好的生命礼物。参与编辑的同事告诉我,《亲疼》这本书平中见奇,淡中显真。在平淡如水的文字里,我们会想起抚育自己的父亲和母亲几十年平淡如水的日子。咀嚼、回味过去的平淡的日子,能够安抚我们波动的、驿动的、躁动的心,使我们的心得到休息,得到力量,而不再脆弱。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将尊老爱幼上升到安邦定国的高度,那就让我们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吧,所有的这一切就是出版王学武先生《亲疼》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与母亲是一生的缘》

  主持人张翕: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黎明先生在现场的发言。之所以让大家先分享,是为了对这本书有个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听一听作者王学武在座谈会的感恩词。

  王学武:一直相信,与母亲是一生的缘,只要你心到,父亲母亲永远在家里等你。

  不止一次问过自己,我们从母亲孕育生命的疼痛中来到世界后,相伴我们成长、成熟的生命历程里,最珍贵的是什么,最该珍惜但常常不懂得珍惜的又是什么。

  我们总是为了忙碌而忙碌,用太多的理由忘却着父亲母亲养育我们的含辛茹苦,总是等到了真的长大后才开始感悟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才懂得自责因忙碌而未能更好地心疼我们的至亲。

  亲疼,一直相伴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成长阶段,只是我们自觉或不自觉。疼亲,却是我们时常的疏忽。在我因父亲母亲而写的博文成册并以《亲疼》为书名出版的时刻,唯有用“感念、感动、感激”,来表达感恩之情。

  感念。感念现代通信手段对亲情的承载,感念这么多年,远在千里之外,能与父亲母亲便捷地通电话。很多很多次电话里相聊的往事,不仅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后来更成了博文的重要内容。没有无数次的电话,不会有这么多亲情文字。博文集的很多文字,其实是我与父亲母亲的聊天记录。博文成册,不是简单送给不识字的母亲一份礼物,而是表达对母亲的一份敬重。

  感动。我是在母亲确诊为患胰腺癌晚期的当天,打电话给北大出版社的编辑老师,表达了想尽快博文成册,让病床上不识字的母亲闻到关于自己的墨香、看到有她照片的书的心愿。8月23日,接到出版社同意出版的电话,并告诉我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在我母亲不多的时日里出版。出版社一边组织优秀的编辑加快出版进程,针对母亲病情不断加重的情形,又专门邀请中国之声主持人姚科老师朗诵《亲疼》书稿中的七篇博文。8月31日,我从北京赶回母亲病床前,让不识字的母亲在病床听因她而写的文字。母亲听着朗诵的音频,很静很静,听了博文音频后的第二天早晨,母亲跟我说,“昨天夜里想了很多很多,那样的日子都怎么过来的…”

  母亲病情加重后,9月10日中午我赶回北京,拿到北大出版社加班赶制出的还没有完全定稿的《亲疼》样书。当时,赶制了两本,一本是给病床的母亲看,一本是与朗诵光盘一起放在一个装纪念币的精致的盒子里封好,那本不给母亲看,准备母亲走的时候放在母亲的墓里。9月11日我忐忑地推开病房门,刚打了止痛针的母亲,见我走到床前,露出了笑容。我告诉母亲,“样书拿回来了,有你照片””,并让妹妹与母亲一起打开北大出版社用褐纸和红带包好的有自己照片的《亲疼》样书,母亲既紧张又幸福…

  母亲最终未能等到博文集的正式出版,但在病房看到了出版社加班赶制的样书,我们把珍贵的样书和朗诵光盘(母亲生前全部听了姚科老师朗诵的7篇文章)母亲生前喜爱的手机等,一起敬放进母亲的墓里,让母亲带到天堂。为母亲举行简单的葬礼那天,在墓前播放母亲重病后姚科老师朗诵的为母亲写的博文《母亲,苦乐乾坤》、《孝顺,并无来世》,感念母亲一辈子的不易,感激母亲一生为我们的付出…

  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时刻,我很想告诉母亲,你虽离开了我们,但对你的关爱还在延续。感动于出版社为我母亲所做的一切,感动于姚科老师真情朗诵,感动于出版社以超常的两个月的速度出版《亲疼》。

  感动。母亲重病期间,太多的同学、朋友、博友关心母亲的病情。我的同学一成工作繁忙,不管我在不在母亲身边,他几乎每天都会去病房看母亲,在母亲身体允许时陪老人说话。好友建平,上班路上只要有空就会去母亲的病房看一看。太多的同学和朋友关心母亲的病情,让务了一辈子农、一辈子生活在小山村的母亲感受了一个普通母亲的体面和尊严。母亲是在真情关怀里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学武此生铭记,母亲去世那天,好友们深夜陪着学武为母亲守灵,第二天放下一切,陪学武送别母亲。从同学和友亲对母亲的真情里,学武深切感受到了真朋友的一种信守——信守真诚,信守纯粹,信守善良。

  感激。在母亲住院的两个月里医院医护人员对母亲的关爱,几乎所有的护士都亲切的叫我母亲奶奶,医生每天都给母亲带去鼓励,病中的母亲感受被关爱的幸福。护士长几乎每一天都要到母亲的病房里看看,握握母亲的手,给病痛中的母亲带去温情。护士长还用口腔护理棒给重病的母亲漱口。

  感激母亲的顽强。母亲对看望她的友亲都会报以微笑,对医生和护士都会报以感激,不能动时也会弱弱的摆摆手,母亲也因此深得友亲和医护人员的更敬重。母亲去世前的头一天,神智已不太清醒,醒过来时已经非常难受,但我告诉她在宁波和杭州工作的同学赶来看她时,母亲挣扎着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你们一定要注意身体…”

  母亲在病床上几次对我说,“看你为了这个没用处的老母亲,来回跑得辛苦,眼袋都大了”。母亲有时声音微弱,我只有头靠近母亲的脸才能听清声音,母亲却说“别离得太近,我还没有刷牙…”

  一辈子心怀感恩的母亲,是在感恩里离开这个世界。最后的日子里,母亲留恋生命,舍不得离开我们,疼痛减缓时,却多次对我们说,“有你们这么待我,有你这么多同学朋友尊重我,我这么个农村老太太心满意足…”

  每一个人对孝字,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方式践行孝道,而我不敢言孝。孝是行动,更是点点滴滴。《亲疼》,更多的是记录了父亲母亲对我的有声或无声、有形或无形的影响,也是对自己不孝的检讨和反思。

  亲情无华。无论你写多少文字,也远不是母亲的全部。无论你做多少,都远不及母亲为儿女的付出。孝顺并无来世。唯愿天下做儿女的,父母健在时更好地心疼父母。当有一天,父母离开时,我们能在对亲疼的感恩中前行,在信守向善、信守本色中前行。

  父亲母亲以另一种方式活在我的生命里,学武以感恩之情铭记,在感念中前行…

  《孝顺,并无来世》

  世间最难写的文字,莫过于写父亲母亲。

  说难写,是因为我们习惯了父母的呵护,几乎麻木了父亲母亲为我们的付出。因为太亲近,所以总是疏忽父母内心的在意、承受和担当。因为要抚养孩子长大,忙于生计的父母,时常顾不上自己的头痛脑热,在贫穷的年代,时常扛一扛、发发汗,肚子不舒服时吃点胃药也就挺过去了。而当我们长大,在外成家立业时,父亲母亲又怕子女担心,生病了依然不主动告诉我们哪儿不舒服,偶尔去医院看一下,吃点药对付。

  做梦也没想到,前不久左腿摔伤静养后还只能勉强下地的母亲,会因肝腹水和胰腺出现严重问题而住院,坚强一辈子、从不喊疼痛的母亲,这回疼痛难忍。老家医院专家会诊明确诊断了病情并得到北京专家朋友诊断结果印证后,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么期望是个误诊。因为母亲的病情和岁数,为减轻老人痛苦,专家的意见只能保守治疗,现实能做的是尽量减轻痛苦、增强老人免疫力。得到明确的消息时,脑袋发紧的我,深感生命脆弱和无助。

  母亲属兔,周年73,按老家习惯算,虚岁74,本该是享福的年龄,不幸得了重病,当专家告诉这个病会特别疼痛时,热泪止不住流淌在我的脸上——为母亲的疼痛揪心,为母亲要承受的病痛折磨而难过。

  母亲从来不抱怨生活,无论生活怎样艰辛,都相信日子会好起来。这次病了,病痛稍有缓解时,母亲就相信一定能好起来。在母亲病房,控制着不掉眼泪的我悄悄跟她说,“医生是不是没告诉你,不光是胃炎,还有很重的胰腺炎?你肚子里有很多细菌,需要二、三个月才能逼退它们呢”。捏捏母亲的胳膊问,“你觉得自己好不好得起来?”,母亲笑着回答“只要不痛,就好得起来”。“只要你自己认为能好起来,就一定能好起来”,我以此作为“信心” 的同义词鼓励母亲,并握着她的手说, “出力些(加油),争口气就会逼退细菌”,用这句话来阐释“奇迹”。

  母亲不识字,但极明事理。母亲病了,我一直在想,除了跟医护人员沟通治疗方案,除了多陪母亲说说话,还能做点什么。当从未看过孩子写的文字的母亲,在病床看中国之声主持朗诵《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的博文视频后自语,“那么小的事情都记得啊”,我坚定了以最快速度将写父亲母亲的博文编辑成册的想法。

  博文成书,不是简单送给不识字的母亲一份礼物,而是表达对母亲的一份敬重。博文的太多文字,不仅源于记忆,更缘于时常跟母亲电话里聊往事。在微博征询好友对博文集名字的意见时,“《父母在,家便安好》”、“《其实我并不孝顺》”、“《亲情无华》”、“《母亲随身手机唯接听》”、“《孝顺,并无来世》”、“《亲疼》”、“《不老的心港》”、“《我们遗落了多少亲情》”等,每一个书名都得到了好友们不同角度的指正、鼓励,学武心存感激。

  亲情无华,孝顺并无来世。我们从母亲孕育生命的疼痛中来到世界,但总有一天,我们却拉不住老人的手,不让至亲离开这个世界。

  亲疼,是至亲一生对我们的心疼,而我们总是未能更好地心疼我们的至亲。

  守着亲情的时候,我们总是没有很好地去珍惜

  主持人张翕: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姚科朗诵的《亲疼》一个片段《孝顺并无来世》 。接下来,让我们分享《亲疼》出版座谈会上一些嘉宾的发言,首先听到的是张和平的发言。

  张和平(民建中央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北京金源化学集团董事长):这本书的出版座谈会,与其说是座谈会,还不如说咱们在这儿说说心里话。其实刚才听了以后,内心非常的复杂。这本书出版以前,从头到尾的文章都看过,像刚才才亮律师说的,包括微博上一些评论,都转发了。出版之前甚至在出版动议之前,学武在我办公室与我探讨过,探讨过对他的家乡、探讨过去,没想到,很短的时间这本书出了,当然是因为母亲的原因,因为母亲走了。母亲能感受到儿子所做的一切,对她的情。

  对学武的印象是,学武是个孝子,又是个学子。我这一生对既是孝子又是学子一直很敬重。自从与学武谈完后,我回了四趟家。为什么回这么多,以前出差到南京都很少回去(我老家江苏),父母都是将近八十岁的人,现在回去一看,他们真的老了,以前没觉得,就像刚才才亮律师说的,过去想回老家时总是找理由,说自己很忙。的确我们这个年纪很忙,但这不是理由。这次国庆节回去,虽然只待了三天时间,比较短,但哪儿都没去,谢绝了所有人的吃饭邀请,就陪着父母,而且陪他们到大山里去转。这种感情、这种触动,都是来自学武,是学武跟我谈的时候对我的冲击力。

  另外,学武写的这些文字非常的简朴,没有华丽的东西,更没有诗词的语言,正是这样的朴实无华的语言,猛然对我另外一种冲击。刚才,我看到很多朋友是同龄人,我是63年的,很快就五十了,这个年龄感悟是最深的。这本书主要是为我们这个年龄段或者说中年人写的。如果没有跟学武交流,触动就不会这么大。这本书不管是出版还是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对我们这个年龄段很震撼,是冲击力很大的。后边80年代、90年代出生的,像我儿子这么大,他们可能一点都没有这个感受。通过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终于明白了另外一个理,“可怜天下父母心”,明白了他们为什么“可怜”,我们的父母真的是默默地奉献了一生,把我们拉扯大了,又帮助带孙子,带更后面的,而我们没有注意他们的奉献。当我们为人父为人母之后,也感受了很多。这句话,感受蛮深的。等书出来后,我跟学武说,多拿些书,送给朋友,特别是这个年龄的朋友,还有后面的孩子。其实,我们的孩子与我们一样,以前不理解父母。我的儿子昨天从香港回来,也说到当时他去香港念书,我送他的三句话,现在他终于来跟我讲,这三句话对他影响很大。第一句话,把书念好,这是主业。第二句话,帮助需要你帮助的人,但千万不要求得回报。第三句话是,多参加校内外活动,特别是社会活动。现在他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了。这次出差回来跟我讲,“那时您跟我说的话我都按照去做了,但爸爸您还是对我不够严厉,如果我有孩子了,他要不听,我会用脚揣他”。我说,“你终于明白我当时跟你说的话了,以前你小的时候,有时候爸爸是用拳头跟你讲话的,因为那时候你还不明白。虽然用拳头对你,但你记住一条,父亲母亲不会害你。因为讲太多道理你听不懂”。后来孩子上大学了,我就送了他这几句话,现在他各方面都很优秀。他才二十多岁,能明白当时讲的对他有用,当然到了我们这个年龄,会更能理解,更能体会父母不会害你。他步入中年时,会更理解父母,这是我非常非常深的感受。

  学武对我影响是比较大的,也是第一次跟学武讲这个事,你跟我交谈后,我回了四趟家,今年回去了五次。过去没这么频繁。所以要珍惜,只有当要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亲情的珍贵,只有当你得不到的时候,你觉得还是个梦想。其实,我们每个人守着亲情的时候,自己没有很好地去珍惜。我父亲母亲都快80岁的人了,还能活多少年?当然,非常希望他们长寿,所以还是多回去看看,从这个角度讲,是一种回归。

  什么样的东西最打动人?

  主持人张翕:刚才听到的是王学武的朋友张和平在座谈会上的发言的片段,接下来分享李雪慧的发言片段。

  李雪慧(检察日报社社长):学武刚才哽咽时,我的心情比较复杂。一个是比较沉重,他这种对母亲的爱,同样也在我们身上,也是一样的。另外,也比较欣慰。学武把他这些爱给展示出来了,让我们大家能够共享。其实,我觉得我们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一样的,有的时候会觉得对父母的感受只有是我独有的吗。

  看了学武的书以后或者网上读了博文以后觉得,其实人都是相通的,都是一致的。刚才坐在这儿,我想问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东西最打动人。这本书在出书之前,他的博文就在网上,在广播里打动了很多很多人。刚才我想什么样的东西打动人,我觉得还是真善美的东西。学武这些文章看了以后,平淡中见真,本源中见善。他说的都是很原始的或者说是家长里短、饮食起居的,这个里面能够发现善的好的向上的积极的因素。朴实中见美。美是什么,当然也可以是浓墨重彩的,但是我觉得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朴实的东西反而更能体现美。用真、用善、用美来写他的爱,他对母亲的爱,这些东西打动了我们,这是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是学武。我跟学武年龄相差不多,而且同饮一江水,我是富春江(我老家富阳),你是千岛湖,经历差不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非常艰苦。学武这些东西能打动我,你可能继承了父母的坚定、执着、勤奋,包括他每天打两个电话,我很惭愧,那会儿别说每天了,每个月打两个电话都不错,所以对比起来我非常惭愧。最后包括你通过写博文的方式把真情实感呈现出来,都是我很佩服的。正是因为学武的执着、勤奋,或者说你继承的父母的倔强,还有其他的综合因素,才能够有今天这样一部好的作品,让我们大家能享受到这种爱。

  第三个问题,稍微再升华一点。我们总在想弘扬文化、复兴文化,复兴中华文化的传统,但怎么样去做,核心价值观也好,其他这方面的东西,还有很多外在的东西,我想如何去弘扬,很简单,那就是回归本源,这个本源就是孝,就是爱,就是真、善、美。

  主持人维扬:听众朋友,《文化时空》第一时段的节目内容告一段落。欢迎听众朋友在下一时段继续来听我台著名播音员姚科朗诵《亲疼》这本书的一些片段。

  主持人维扬:欢迎听众朋友在一段正点播报后,回到《文化时空》第二时段节目内容。我是维扬,接下来我们来延续上半时段的内容,为大家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姚科朗诵的新出版的《亲疼》这部书的一些片段。

  《母亲,苦乐乾坤》

  极少听母亲说生活的苦,即便在温饱都得不到保障的岁月。听母亲说起以前的不易,也是因为老人感慨现在的幸福。母亲一直抱定日子会好起来、生活会好起来的信念,因为信念坚持,影响并改善着全家的生活,也决定了我的命运。

  母亲属兔,虚岁今年73,10岁时外公去世。因外婆有重男轻女思想,母亲没上过一天学。为保证两个弟弟读书,12岁时已经开始做田地里所有的活了。母亲嫁给同样不识字的我父亲后,命运并没有改变。母亲生了我们兄妹四个孩子,生活的担子反而更重。日子,是母亲心里每天的乾坤,具体到曾经有上顿如何找下一顿的盘算。

  母亲坚持养了近二十年的母猪,每年靠卖小猪来维持和贴补家里的生活。母猪一年下两窝小猪,一窝一般养四、五十天,每只长到七、八斤到十几斤时卖掉。母亲养母猪经历了猪价的变化,从最早的小猪卖三毛多一斤,一直到后来的几元钱一斤。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因为家里没有专门的猪栏屋,只能在两家共有的茅房隔出一半来养猪。淘气的小猪数次掉进很深的厕所里淹死,那个时候母亲总是伤心得不说话。

  小猪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不仅我们兄妹几个靠它交书费学费,父亲身体欠佳,家里又常是缺粮户,母亲不得不先向人家借钱,然后还给人小猪。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多年。母亲卖小猪,第一次挣的最大一笔钱是1992年,母猪下了14只小猪,养了五十天,一个猪仔经销商上门收购,一窝全要了,一次付了1400块。母亲数着那么多钱,不敢相信是真的,怕上当。第二年,母猪下了8只小猪,卖了1600块,母亲还是担心钱会不会是假的,拿去店里问了问没问题后,把所有欠人的钱全还了。养母猪很费心力,每窝小猪起码需要几百斤玉米,必须一日三餐烧猪食,母亲还不能耽误地里的活。再加上母猪下小猪后,有时不吃东西,母亲很是担心母猪生病,实在感到心力不支时才没再养母猪。

  母亲一生最果敢的决定,是说服父亲同意初中毕业务了两年半农的我重新去上学。1976年,我从公社初中毕业,当年升高中还实行推荐制,因为哥哥已经在读高一,老少三代贫农家庭只能保证一个孩子上高中的规定,使得我不得不回家种地。而我在务农的时间里,上午砍柴下午挣工分,虽然毕业时还不到13周岁,但一年已能挣1800个工分,帮着家里变成了余粮户。如果重新去读书,家里就意味着有可能再次陷入缺粮户的困境。但是,连高中都没上,我总觉得抬不起头,母亲看出我的心思。1978年底,母亲找到当时的公社中学校长,学校让我插班在初二。用了三、四个月,凭着刻苦,1979年我考上了县里重点高中,之后上了大学。

  一生中母亲最难的日子,是家里突然失火,房子被烧。1980年,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忽然得知家里的房子烧了,因为是好几家共住的老祠堂式的房子,到后来也没有找到原因。母亲赶回家时,什么都没了,省吃俭用抠出的准备盖房的粮食化为乌有。没有了家,没有了一切,母亲几乎被击倒了,而当时我正在县城读书。走投无路的情形下,同村的让成伯伯和银香姆,同情我家的遭遇,将他们家一栋房子借给了我们住。母亲特别感谢让成、银香夫妇伸出的援助之手,也下决心在一年之内重盖一栋泥墙屋,而当时,没人相信母亲能做到。

  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想重新盖房子,难度可想而知。父亲和母亲愣是自己背树,挑石头,在借不到钱但又不得不雇人时,母亲承诺还给人家工夫,等人家盖房子时自己去干相等时间的活。第二年春节前,正好一年时间,家里盖好了新房,虽然只是泥墙屋,新屋子内的地面还是湿着的泥地,四面透风,但我们又有了家。

  在最难的那段日子,母亲也不后悔让我重新读书的决定。说起家里房子烧掉后一年时间重新有了家,母亲说,再难也不能没有志气。母亲总是说,可以借钱但不能欠钱,暂时还不了得告诉人,还不了钱可以给人干活;日子可以苦,但更需要会过。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别人的帮助。母亲感恩的心思影响着我,每次回老家我第一件办的事就是去看望有恩于我家的让成伯伯和银香姆。

  坚持养了近二十年的母猪、同意我务农后重新上学、白手重建家园,三件大事,缩影母亲的苦乐年华,但在我心里,更觉得是母亲内心的乾坤。再苦的日子也没改变母亲的信念——日子总会好起来的,虽然母亲连信念二字都不会写。

  《父亲,一生最倔是担当》

  做一个父亲,最难是担当,而最难的担当,是最难的日子里的生活担子肩上扛。

  一直未能忘却,哥哥和我在村里读小学时,老师一次又一次在课堂上点着我们的名催交书费、学费,放学后脸红着几乎逃着回家的我,总是问父亲母亲要学费,而拿不出钱的父亲,常是一言不发,闷闷的抽着旱烟。

  父母生了我们兄妹四个孩子,孩子多,缺劳动力,是当时的窘境。父亲体质不好,多年患胃病,四十岁时做过手术,因家里条件差,身体未能完全恢复,干农活还是受到影响,虽然母亲很要强很能干,但很多年里是缺粮户——挣的工分不够分粮食所需,每年大概要欠生产队百八十元。为改善家境,会做石磅的父亲,不得不选择去县城搞副业(做民工)——自己找生活做,每个月必须交给生产队30元,多的才能归自己。父亲寻到挖土方、做磅等小工程后,组建临时小工程队当小包头。工程并不是随时都有,往往做了一个工程后,很长时间活儿接不上,但交给生产队的副业费不会因为你没活干就能减掉,所以好几年,缺粮户的我家,不仅欠了生产队分粮食的钱,还欠队里副业钱,因为交不了副业钱,生产队有时干脆扣罚粮食。

  在县城搞副业,父亲因为不识字,管不了账,几乎每个工程下来父亲自己都没啥结余。尽管常欠队里副业钱,父亲依然坚持搞副业,一是喜欢做磅,一是包到小工程后,可以先预支二、三十元,能应急贴补学费书费等家用,搞副业,做磅,是父亲一生的最自豪。

  父亲一生做的最大的官是生产队副队长。大概1975年左右,身为副队长的父亲负责稻田放水,那年夏天天旱,父亲为了保障产量高的稻田用水,减少了山坳的几丘田的放水次数。因为天气太旱,那几丘田的水稻几乎没啥收成,大队书记专门到生产队开全体社员大会批判父亲,让他认错,父亲一言不出,最后被逼没辙,只说了一句“怎么罚都行”,就是不低头认错。

  倔强的父亲,很少因为日子的艰苦而放弃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在只有一个鞭炮过年的年景,父亲依然天没亮放了鞭炮开了门后又回到床上睡觉。晚年身体虚弱步履蹒跚的父亲,在点燃鞭炮那一瞬间,神情坚定,动作变得麻利,忘掉了自己的年龄,一种岁月的升华、年的快乐,写在脸上。有一年回家过春节,我站在远处看父亲放鞭炮,明明看到点燃时鞭炮熏着了他的手,问有事没,老人用手蹭了蹭衣服,笑着说“没事没事”,我说“看见火炮呲到您手了”,父亲坚执着“没有没有”,那神情几分诡秘。

  父亲一生很少说教,总是用行动说话。曾经在一家人围着火炉烤火时,不经意触到那双帮我们整过柴担、做过草鞋的大手。看着父亲两只手上布满的厚硬得发亮的老茧,眼前禁不住浮现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父亲因身体原因不再做磅,利用农闲绑笤帚挑到学校或供销社卖的情形。父亲砍来很多细竹枝扎扎实实的绑成竹丝笤帚,很受邻居和学校喜欢,最早卖五毛钱一把,后来一块五、二块一把,再后来卖到三块、三块五。有时父亲自己挑着笤帚去卖,绑得多时母亲便搭上别人拖拉机到位于虹桥头的中学去卖。卖了笤帚的日子是父亲开心的时刻。

  连名字也不会写的父亲,不会讲大道理,极少教训我们如何做人,一生中有数几次的嘱咐,我终生难忘。大学毕业来北京工作的前一天晚上,喝了点酒的父亲趁着酒劲说了句,工作了“做人要硬气”。“硬气”,老家话的意思是,正直、有骨气。父亲第二次告诉儿子“做人要硬气”,是三年前我打电话告诉老人,儿子因写了篇披露性报道而遭到恶意诽谤,我让他别担心。父亲不识字,不懂普通话,我用方言说给他听。父亲用老家话再一次说了“做人要硬气”,正是因为记住父亲“做人要硬气”的嘱咐,经过了漫长的维权后,北京市一中院作出终审判决,侵害名誉权方被要求停止侵权、刊登致歉声明并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11年9月5日,海淀法院刊发《公告》,强制执行刊登终审判决书主要内容,维护了记者的尊严,为长达924天的维权路画上了句号。我很想告诉天堂的父亲,儿子做到了您说的“硬气”!

  做磅是父亲一生的自豪和从容,做草鞋是父亲作为农民家长的基本功,绑笤帚是父亲无师自通的喜欢。父亲一生有很多情结,没有推子但喜欢用剪刀义务给人理发,尽管剪的是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头型。放鞭炮,是父亲的最开心。不成曲调地拉胡琴,是父亲晚年的消遣。喝酒,是父亲的最爱。

  父亲晚年身体不好,我也不愿意他再干活,但父亲的口头禅还是,“如果我身体好,会有很多人请我去做磅,能赚钞票…”,那一刻,父亲眼神里会闪过一丝光亮,一种担当的自豪和对往事的回望。

  清明将至,谨以此文献给天堂的父亲。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