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白先勇:《牡丹亭》不是商业和猎奇心理的成功

2012年11月14日 09:36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新京报讯 (记者于丽丽)前不久结束的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上,台湾作家白先勇以他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获得“太极传统音乐奖”。11月12日,在京出席学术研讨会的白先勇在香山饭店接受了记者采访,表示对获奖深感意外和喜悦,并再三强调,青春版《牡丹亭》是一个团队的成功,他仅仅是个代表。

  据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太极传统音乐奖组委会副主任谢嘉幸介绍,该奖意在奖励白先生主持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昆曲传播方面所做的贡献。

  “美”和“情”的成功

  面对记者“青春版《牡丹亭》在海外和青年学生中的成功是否更多源于商业上的运作,或者是一种猎奇心理”的提问,他表示,他不认为如此。他认为这是“美”和“情”的成功。如果单凭猎奇,是无法持续三天9个小时的长线式观看的。尽管现在是速食文化、好莱坞大片的时代,但他认为年轻人的基因、骨血里对于传统还是有记忆的,只是表现形式可能变了。制作时,他们之所以定名青春版《牡丹亭》,也是出于对现代年轻人接受度的考虑,他们特意选择了年轻的演员,有青春感的布景、设计都是想增加年轻人的认同感。

  古老元素的现代安排

  白先勇告诉记者,不是所有的昆曲都美,如果排不好,不用心,也会很丑。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也源于他们对于细节的苛求,这甚至包括衣服的颜色、一张海报的设计。他认为大家对于昆曲的惊艳的发现都有些后知后觉。

  除《牡丹亭》外,他还继续排演了《玉簪记》,他认为这是他在持续进行的实验。他在对昆曲新美学进行探索。他把一些传统的符号,譬如书法、水墨画、佛像等和昆曲结合。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