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闽千姿:拯救闽南文化“活化石”泉州歌诀

2012年11月16日 1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泉州11月16日电 题:拯救闽南文化“活化石”泉州歌诀

  作者 苏巧凤 陈龙山

  “燕仔燕仔真好看,同飞同歇不拆散。飞来袂赴清明节,飞去袂赴七月半。”在中新社记者面前,今年80岁的老人傅孙义情不自禁吟唱起自己熟稔于心的泉州歌诀《燕仔燕仔真好看》。

  泉州歌诀又称泉州童谣,是闽南童谣在泉州地区的称呼。它是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一种口头文学表现形式,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籍华侨华人聚居地,被誉为闽南文化的“活化石”。

  傅孙义是泉州歌诀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就熟知100多首泉州歌诀。“小时候没有玩具,念歌诀是我们的乐趣,下雨天孩子们没事做,就会围坐在一起念歌诀《天乌乌》。”傅孙义说。

  泉州是著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是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妙趣横生、短小精悍、易学易记、朗朗上口的泉州歌诀,以其明快的节奏和悦耳的音韵代代口头相传,成为泉州的小儿歌、孺子谣,在潜移默化中传授孩童道理、知识与技能。

  蕴含着丰富闽南文化内涵的泉州歌诀,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泉州儿女。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泉州歌诀已少有人知,不再为人吟唱了,歌诀传承出现“断层”。

  “现在的孩子个个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可就是说不了闽南话,听不懂爷爷奶奶的‘方言’,唱不了‘天黑黑,要下雨’的童谣。”民革泉州市鲤城工委教育支部主委林春明对闽南文化的流失深表遗憾,他认为,拯救闽南文化应当加强闽南语教育,而泉州歌诀就是最好的素材。

  2007年6月9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中国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泉州成为核心区之一。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过程中,泉州歌诀的保护和传承被提上了日程。

  “口传容易走样,用文字形式记录可以更长久地保留歌诀的原汁原味。”傅孙义说。目前,他搜集整理创作了1000多首泉州歌诀,计划明年出版一本《泉州歌诀(童谣)1000首》,“目的是把泉州歌诀最精髓部分保留下来,不但保留,还要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2009年,《闽南文化图典系列——泉州歌诀图典》出版,收录《兄弟姐妹》、《细汉囡仔》等186首传统的闽南方言童谣和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新童谣。这是泉州首本最完整的歌诀选集,傅孙义也为这本图典贡献了14首歌诀。

  “泉州歌诀传承经验交流会”15日在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社文非遗科科长谢万智介绍说,目前泉州在歌诀传承与发展方面做了比较多的工作,例如泉州歌诀进校园,报纸、电视台、电台开辟学唱泉州歌诀的栏目、节目,举行各类歌诀说唱比赛等。

  与此同时,泉州社会各界也在致力研究、整理、创作新的泉州歌诀,推进相关闽南方言文学影像资料、书籍的出版发行,开设闽南语课堂。

  如今,泉州歌谣的传承与保护形式也不断创新。独立设计师吴少鹏把耳熟能详的童谣绘成连环画;泉州市区澄心映画室的冯亮则拍摄真人表演,剪辑后加入动画特效,通过动画短片展示童谣。

  “希望这经久失传的泉州歌诀在新一代的孩子身上复苏,让泉州歌诀再次荡漾于家、校之间。”泉州丰泽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更生的话代表了社会各界拯救泉州童谣的心声。(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