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伯庸不赞成老百姓投资古董:不如投资黄金

2012年11月18日 14:44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欧阳春艳 摄

  马伯庸:请叫我“业余文学爱好者”

  他的书,有人追着看了近10年;他的微博,有50多万人天天追着看“段子”;他从小到大转学13次,留学新西兰时背下了整部《古文观止》……对于生于“80后”的马伯庸,其实很难下一个定语。昨日下午,接受媒体专访的马伯庸就穿着白衬衣、红毛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他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同样普通:“我太懒了,听说加入作协要填表,就没加入。如果非要说我是什么人,那么就说‘业余文学爱好者’吧。”

  事实上,马伯庸的创作状态也实在堪称业余。上班时间,他就是个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下班之后,他才会写上三四小时,权当是种休息。“我们领导都知道我在干别的事,但只要不影响工作,他们也不会说啥。我出了新书会给领导送,领导看没看,喜欢不喜欢,我就不知道了。”

  《古董局中局》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的百科式小说,刚一上市便迅速蹿红,成为2012年图书界的一匹黑马,书中涉及很多古董造假、设局案例,让人瞠目结舌。马伯庸称,《古董局中局》绝不是耸人听闻,古董行业的水很深,这本书也仅仅是揭开古董行业冰山一角,根据他的经验,古董行业赝品比例高达95%。

  因为该书实在看起来太真实了,很多读者都以为马伯庸是个收藏古董的行家。但马伯庸却透露:“我在精神上玩古董,就好像我喜欢看足球,但很少下场去踢一样。我家的古董收藏为零。”

  “我喜欢去博物馆看,看到喜欢的,我会把它的每个细节都记下来,去琢磨这些细节背后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会经常去一些古董集散地,比如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听古董贩子聊天。第三个途径就是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关于古董鉴赏、古董内幕、古董掌故的资料。”马伯庸的爱好很多,研究古董也是其中之一。

  有那么几次,因为马伯庸写了古董收藏,有人拿东西来问他,要他帮忙“掌掌眼”。这把他给吓得不清:“我赶紧说这个东西我真不敢给你看,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知道的也就比你多那么一点儿,我给你看了把你坑了。”

  “投资古董不如投资黄金”

  根据多年“混迹”古董市场的经验,马伯庸分析:“现在国内的古董造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走高端路线,尽可能做得精致仿真,甚至能骗过专家与鉴定设备,堂而皇之地走进拍卖行,一骗一大把;另外一个是走低端路线,即大量生产小成本的伪劣赝品,这些赝品在行家眼里不值一哂,却可以骗到不懂古董的普通老百姓,利用他们想占便宜发大财的心理设置圈套,骗取钱财。”

  近几年,由于鉴宝节目的热播,加上古董利润极高,不少老百姓盲目地投资古董,导致被骗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古董局中局》这部小说,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授一些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知识给读者,尽可能地减少他们上当受骗的次数。

  马伯庸并不赞同普通老百姓投资古董,他说:“从保值的角度来说,投资古董不如投资黄金。古董这个东西风险太大了,当前古董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兴趣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的人,没有华山捷径可走,只能多看多学多揣摩,还得有好的心理素质——被骗上十几回是必然的。”

  “夏雨演本书男主角最合适”

  《古董局中局》出版不到2个月,马伯庸已经接到多个影视公司的橄榄枝,但马伯庸表示,目前他正在创作《古董局中局2》,想等《古董局中局》这套书出版完再做决定,无论是改编电影还是电视剧,这个都要看缘分。

  当被问及有没有中意的男主角时,马伯庸说:“如果真要拍,我觉得主人公是个地道的北京四有青年,有热血、有追求,有个性,又有点闷骚,在我心目中,最合适的人莫过于夏雨。他就是年轻时候的姜文,当初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特喜欢他。算算年纪,夏雨现在三十多,跟书里的主人公年纪相仿。我觉得,冯邵峰也行。”

  “写作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比较好”

  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今年8月,马伯庸写的一篇文章《焚书指南》在微博上被网友疯转。他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入焚书取暖的首选,一时间引起极大反响。回忆起那个事件,马伯庸笑了:“我也没想到那文章会有这么大的反响,看来大家都对出版界的怨念很深啊。”

  如果有读者焚你的书怎么办?面对这个多少有点难以回答的问题,马伯庸回答得很机智:“我的书算不上严肃读物,而是读者拿来‘杀时间’的通俗读物。谁有一晚上的空闲,拿我的书读一读,觉得有趣,我就很欣慰了。如果有人烧我的书,我想,我的书如果能给读者带来温暖,那也是不错的下场吧。”

  而对于写作,马伯庸似乎仍然准备抱着“玩票”的心态:“有过几次动摇,觉得要不要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主业。因为我是做市场的,最喜欢拿各种东西分析,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写作这个东西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比较好。因为对我来说,写作是兴趣,保持一个业余的状态,我的心态就比较好,因为不想写了,也有正当工作嘛。如果我把它当做本职工作的话,那我每天只要一开电脑就是上班,没有节假日,这样对我来说很痛苦,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好。”

  他的书,有人追着看了近10年;他的微博,有50多万人天天追着看“段子”;他从小到大转学13次,留学新西兰时背下了整部《古文观止》……对于生于“80后”的马伯庸,其实很难下一个定语。昨日下午,接受媒体专访的马伯庸就穿着白衬衣、红毛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而他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同样普通:“我太懒了,听说加入作协要填表,就没加入。如果非要说我是什么人,那么就说‘业余文学爱好者’吧。”

  事实上,马伯庸的创作状态也实在堪称业余。上班时间,他就是个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下班之后,他才会写上三四小时,权当是种休息。“我们领导都知道我在干别的事,但只要不影响工作,他们也不会说啥。我出了新书会给领导送,领导看没看,喜欢不喜欢,我就不知道了。”

  “我在精神上玩古董”

  《古董局中局》是一部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的百科式小说,刚一上市便迅速蹿红,成为2012年图书界的一匹黑马,书中涉及很多古董造假、设局案例,让人瞠目结舌。马伯庸称,《古董局中局》绝不是耸人听闻,古董行业的水很深,这本书也仅仅是揭开古董行业冰山一角,根据他的经验,古董行业赝品比例高达95%。

  因为该书实在看起来太真实了,很多读者都以为马伯庸是个收藏古董的行家。但马伯庸却透露:“我在精神上玩古董,就好像我喜欢看足球,但很少下场去踢一样。我家的古董收藏为零。”

  “我喜欢去博物馆看,看到喜欢的,我会把它的每个细节都记下来,去琢磨这些细节背后有什么好玩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会经常去一些古董集散地,比如北京的潘家园,天津的沈阳道听古董贩子聊天。第三个途径就是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关于古董鉴赏、古董内幕、古董掌故的资料。”马伯庸的爱好很多,研究古董也是其中之一。

  有那么几次,因为马伯庸写了古董收藏,有人拿东西来问他,要他帮忙“掌掌眼”。这把他给吓得不清:“我赶紧说这个东西我真不敢给你看,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我知道的也就比你多那么一点儿,我给你看了把你坑了。”

  “投资古董不如投资黄金”

  根据多年“混迹”古董市场的经验,马伯庸分析:“现在国内的古董造假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走高端路线,尽可能做得精致仿真,甚至能骗过专家与鉴定设备,堂而皇之地走进拍卖行,一骗一大把;另外一个是走低端路线,即大量生产小成本的伪劣赝品,这些赝品在行家眼里不值一哂,却可以骗到不懂古董的普通老百姓,利用他们想占便宜发大财的心理设置圈套,骗取钱财。”

  近几年,由于鉴宝节目的热播,加上古董利润极高,不少老百姓盲目地投资古董,导致被骗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古董局中局》这部小说,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授一些关于古董鉴定、收藏、造假、设局的百科知识给读者,尽可能地减少他们上当受骗的次数。

  马伯庸并不赞同普通老百姓投资古董,他说:“从保值的角度来说,投资古董不如投资黄金。古董这个东西风险太大了,当前古董市场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兴趣在这个行业大展拳脚的人,没有华山捷径可走,只能多看多学多揣摩,还得有好的心理素质——被骗上十几回是必然的。”

  “夏雨演本书男主角最合适”

  《古董局中局》出版不到2个月,马伯庸已经接到多个影视公司的橄榄枝,但马伯庸表示,目前他正在创作《古董局中局2》,想等《古董局中局》这套书出版完再做决定,无论是改编电影还是电视剧,这个都要看缘分。

  当被问及有没有中意的男主角时,马伯庸说:“如果真要拍,我觉得主人公是个地道的北京四有青年,有热血、有追求,有个性,又有点闷骚,在我心目中,最合适的人莫过于夏雨。他就是年轻时候的姜文,当初看《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就特喜欢他。算算年纪,夏雨现在三十多,跟书里的主人公年纪相仿。我觉得,冯邵峰也行。”

  “写作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比较好”

  假如遭遇一场千年不遇的极寒,你被迫躲进图书馆,只能烧书取暖,你会先烧什么书?今年8月,马伯庸写的一篇文章《焚书指南》在微博上被网友疯转。他将成功学、励志书、生活保健书、明星自传等列入焚书取暖的首选,一时间引起极大反响。回忆起那个事件,马伯庸笑了:“我也没想到那文章会有这么大的反响,看来大家都对出版界的怨念很深啊。”

  如果有读者焚你的书怎么办?面对这个多少有点难以回答的问题,马伯庸回答得很机智:“我的书算不上严肃读物,而是读者拿来‘杀时间’的通俗读物。谁有一晚上的空闲,拿我的书读一读,觉得有趣,我就很欣慰了。如果有人烧我的书,我想,我的书如果能给读者带来温暖,那也是不错的下场吧。”

  而对于写作,马伯庸似乎仍然准备抱着“玩票”的心态:“有过几次动摇,觉得要不要把写作作为自己的主业。因为我是做市场的,最喜欢拿各种东西分析,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写作这个东西还是作为业余爱好比较好。因为对我来说,写作是兴趣,保持一个业余的状态,我的心态就比较好,因为不想写了,也有正当工作嘛。如果我把它当做本职工作的话,那我每天只要一开电脑就是上班,没有节假日,这样对我来说很痛苦,而且写出来的东西不一定好。”

  记者欧阳春艳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