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百年文凭证实汉口大同医学院存在:培养36名医生

2012年11月18日 15:51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图为100年前段茂桐的医学博士毕业证记 者金文兵 摄

  一块深藏于武昌昙华林的英文石碑,藏有一段凄美爱情故事(本报连续报道),见证了英国人孟合理在汉行医21年、创办大同医学校的艰辛。昨天,一张100年前的老文凭,证实了这个大同医学校的确存在,而且在武汉培养了一批中国最早的本土“西医医生”,但人数很少。在15年时间里,也只有36人!

  这个老文凭的持有人是汉口居民段善基先生,这是他的祖父段茂桐的医学博士毕业证。

  昨天上午,在段善基充满艺术氛围的简陋居室里,他取出一张微微泛黄、边缘有些破损的纸张,有些激动又有些伤感地说:“您看,这是祖父的毕业证书,它有一百岁的高龄了!”

  这张牛皮纸质的证书,厚实又充满质感。它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代印。证书中,蓝色花纹组成一个边框,印制得如同人民币一般精细、精美。右半部分为汉字,主体是“汉口大同医学校”,对学员段茂桐作出的评价:“该学员应列‘优’等,品格亦颇高尚”,并授予医学博士的学位。昙华林英文石碑立碑人孟合理,在学校的身份是“校监”。左半部分,则哥特体和花体英文,与右侧内容相似,但在表述上更为欧化,文中特别提及,这位学员“有资格参与外科和妇产科的医疗实践”。

  办学15年的西医学校

  仅36名学生毕业

  证书标有两个时间:一是民国元年(1912年)正月毕业,二是民国二年(1913年)11月发证。分析可知更多信息:100年前的西医学生,要学习5年才能毕业;工作大约2年,才获得学位。在知识面上,他们要学习化学、法医学、内外科、妇产科、小儿科、皮肤科、眼科等22门学科;师资力量则是“延请欧美名医”;评价方式是“按学科严加考试核计平均分数”,然后参加“系统的临床课程”(实习),这说明清末民初的西医学生,所涉猎的知识已很博杂。

  证书最右方有一处断续的大字,应为“第十一号证”,可能是段茂桐的毕业学号,也显示这个西医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多。资料显示,从1902年至1917年,大同医学校在武汉办学15年,先后只有36名学生完成全部学业,成为湖北地区第一批从事西医的中国医生。

  拿过三个“行医证书”

  一家五代行医

  毕业证书背面,还有一组“13363”红色数字,盖有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印章。这有什么玄机?

  段善基先生又拿出一张《医师证书》,是1953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发给段茂桐的,编号恰是“13363”。段善基分析,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由祖父上交文凭,经卫生部审核后,直接颁给医师证书(相当于现在的行医资格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高海波查阅资料证实:1930年刊发的《卫生公报》显示,段茂桐被国民政府卫生部授予医师资格证书。

  这就是说,段茂桐的行医资格,至少三次被认可:一是学校颁给的医学博士;二是国民政府时期;三是新中国卫生部。

  据段善基说,祖父出生于1890年、去世于1969年,从小师从曾祖父学习中医,长大后又到洋人开办的、招生面很窄的大同医学校就读,毕业后一直从事了50多年的医生职业。祖父长相儒雅,学贯中西,曾在仁济医院(协和医院前身)工作,解放后也在协和医院工作过。

  段茂桐生有5子,有4个儿子继续他的事业。如今,这个医生世家的第五代人也开始行医,老一辈济世救民的梦想,将由他们延续。

  记者金文兵 实习生唐淼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