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科学家称基因可预测死亡时间 专家表示不靠谱

2012年11月21日 14:38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据英国《每日邮报》今晨报道,美国科学家今天发布一份研究报告称,在研究中无意发现了掌控人类生理时钟的基因变异,可以预测人类的死亡时间。

  但专家表示,人类死亡中基因因素只占30%,还有70%是客观因素决定的,因此这种说法太绝对了。

  无意中发现死亡基因

  报道称,这是一个美国研究团队在进行帕金森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发展研究时无意中发现的。

  美国研究人员在名为“Period 1”的基因旁边,发现了一个以腺嘌呤(A)或鸟嘌呤(G)为核基的分子。由于人类拥有两组相对的DNA,因此人体内有机会出现AA、AG或GG的组合。

  研究团队早前观察1200名65岁健康人士的睡眠模式,发现AA型人普遍比GG型人早起约一小时,AG型人则介于两者之间;AA型人和AG型人普遍于上午11点前去世,GG型人则在下午6点前。

  研究人员希望这一发现最终能够被运用于心脏病治疗中,让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更准确。

  可预测人类死亡时间

  报道称,这种基因变异不仅影响心脏病及中风等急性病发病的时间,甚至可能预测人类的死亡时间。

  研究团队的领导者安德鲁说,人体内部的生理时钟管理人类生理和行为的多个层面,同时影响着急性病的发病时间。

  贝斯以色列迪克尼斯医学中心主席克利福德表示,这一无意中的发现证明了真的有预测人类死亡时间的基因存在,而且预测的准确度精确到了某一天中的几点。

  专家称此说法太绝对

  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杜静上午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基因变异能够决定人类死亡时间的说法太绝对。

  杜静表示,从遗传学角度讲,人类死亡中基因因素只占30%,还有70%是客观因素决定的,包括环境、个人身体状况等。比如人类突然遇到车祸死亡,这就完全是客观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基因决定的。

  杜静说,像腺嘌呤或鸟嘌呤这样的易感基因可以对人体遗传研究和人类发病提供方向。这些基因也可能跟死亡的某一个特定特质有一定联系,但是不同疾病人群有不同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以腺嘌呤或鸟嘌呤为核基的分子能决定人类死亡时间的说法也太绝对。

  文/记者 蒋伊晋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