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末日成书商炒作噱头 各色末日图书横行于世

2012年12月04日 14:41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尽管所谓“玛雅末日预言”没多少人相信,但书商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本报记者最近在调查中发现,随着12月21日所谓“世界末日”的临近,书市中的“末日经济”也进入了最后的疯狂。

  但是显然,这些文化作品多为应景之作,缺乏深刻永恒的主题,所以“末日经济”也将随着“末日”的安全度过而难逃被终结的命运。

  观察:“末日图书”进入生命倒计时

  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电影中说人们只有花高价买一张诺亚方舟的船票,才有可能逃避灾难。很多人对此只是一笑而过,但“末日”在书商那里却成了一个绝好的商业噱头。差不多从电影《2012》之后,各色“末日图书”便横行于世。

  记者日前在各大书店中看到《末日爱国者》、《末日凶猛》、《玛雅预言书:2012世界末日》、《末日之雪》、《2012玛雅预言真相》等几十种“末日图书”销得都还不错。其中仅关于“玛雅预言”的书就有不下10种。但谁都知道,随着12月21日的临近,这些“末日图书”也进入了生命倒计时。

  “这些‘末日图书’消费的就是读者的一份对‘末日’来临的惊悚感。12月21日一过,2013年都来了,谁还会去看那些预言2012是世界末日的图书呢?除非读者当喜剧来看。”福州路淘书公社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所以尽管现在离“末日”还有半个多月,尽管销售情况尚佳,但是很多书店都开始安排“末日图书”在12月21日之后的命运,“无非就是撤柜或者是打折销售呗。这些书没几天好卖了。”

  反思:部分图书自降为“快餐文化”

  末日图书“命短”,与书商压根没想让书“命长”有关。“如果出版人都真相信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那么哪有心思推出这些‘末日’的书。这些只是出版的噱头,搏的就是‘末日’来临之前这一段时间,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书在此之后还能销售。”不久前,一位出版过玛雅预言图书的书商如此对记者说。

  曾几何时,出“不朽”的书是很多出版人的远大志向,但是现在很少有书商还怀着这样的理想。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自己的图书长命百岁,他们只要赚取一时的利益便会心满意足,为此,即便将图书自降为“快餐文化”也在所不惜。

  一位书店经营者向本报记者反映,现在图书的寿命普遍在下降,过去一本书卖了两三年还会有读者来问,现在一本书买一两月就卖不动了。“速朽”的图书非常多,最明显的就是那些明星跟风书。几个月前,篮球明星林书豪如日中天时,书市里一夜间出现了十几种林书豪传记,大多为拼凑之作。而现在,随着林书豪星光日淡,这些书销售也遇瓶颈。

  有人将出版分为三大境界:其一为咨询出版,满足读者对咨询的一时需求;其二为愉悦出版,满足读者休闲娱乐需要;其三为文化出版,指向沉淀下来的文化思想成果。如今不少书商只将自己的产品定位于前两个境界,标准低也就预示着速朽。

  衍生:“末日图书”也可以写成经典

  记者翻阅了一些“末日图书”发现,因为本身就是当成“快餐”来做,有不少图书采取了拼凑的方式,以至于很多作者只敢自称“编著”。事实上,“末日图书”同样可以成为经典,关键是看作者和书商有没有做一本经典书的诚意。

  出版人李德明以加缪的《鼠疫》举例说,这部写了一场鼠疫之灾的小说,其实也可以划入“末日图书”之列,但由于作家不仅写了灾难,更写灾难背后的人性,这份对人性的挖掘令人警醒。所以《鼠疫》也就成了经典之作。

  “现在很多‘末日小说’为‘末日’而‘末日’,一味渲染神秘感和恐怖感,而当‘末日’过去之后,这种渲染也就变得惨白无力、滑稽可笑。这些图书难逃被抛弃的命运。”李德明说。

  (郦亮)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