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培养后继人才是发展关键

2012年12月10日 10:51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电影创作形式有很多值得去反思的地方。一些娱乐大片,如《关云长》、《画壁》等大制作电影,虽然画面精美、娱乐味道浓厚,但却不被观众买账,反倒是一些比如《钢的琴》、《观音山》、《岁岁清明》、《hello,树先生》等具备人文反思性的艺术小片更受观众青睐。这究竟是一种对娱乐大片厌倦后的回归?还是跨媒体时代观众观影心理的变化呢?中国电影已经发展到一个临界点,未来该关注什么,是该思考的问题。

  培养后继人才是发展的关键

  中国电影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仍集中在几个屈指可数的创作者身上,从总体上看缺乏新的人才、有创意的人才、新的领军人物。为什么很多人对《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不满意,因为这两部电影可以说是中国最好人才的集锦,观众期望值很高。国产电影中,也出现了一些亮点如《钢的琴》、《失恋33天》等。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在一次关于《失恋33天》的讨论会中提出,《失恋33天》这类电影的崛起,意味着中国电影的主流市场应该换人了。从创作层面而言,《失恋33天》没有很明显的质变,但是给人启示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比如用微博营销制造了一个“光棍节”事件,制造了一种注意力经济,创造了市场奇迹。但这个市场奇迹是不可复制的。这里又出现了中国电影又一个让人看不懂的问题,即一部在电影市场上获得成功,其经验无法总结出相应的规律、规则,成功似乎是不可复制的。其实,成功的东西应该有基本的规律,应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总而言之,如果没有新的电影人才,下个十年,中国电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在恢复性增长之后就是常态增长,在常态增长的阶段,我们更需要人才,需要有创意的人才,需要新的领军人物。

  让高科技提供新的创意空间

  我们要重视高科技的作用。这里的高科技不仅是指创作层面,还应该包括电影发行、放映、营销等方面。高科技在电影产业的所有方面会为电影提供新的可能性和创意空间。可现在我们对于高科技,只是关注表面,并没有深入研究。中国电影的优势就是:其发展已经跨越了某个阶段,开始与高科技结合起来,直接借助高科技而形成了一个高起点。换句话说,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我们站在一个高科技的起点上,而避免了一些弯路。因此,中国电影应当不断加大对载体、传媒、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占领科技制高点,利用高科技来推动电影产业的升级换代,实现电影产业高技术、高科技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当代高科技正在或者将会深刻地改变电影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也赋予了电影产业新的内涵、新的功能和新的形态,为当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发优势。实践将会证明,谁适应了当代高科技,谁就会抢占电影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新的创造力和竞争力。

  同时,电影人需要意识到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创作电影时就应该考虑,影片不仅可以在大银幕上放映,还可以在网络、手机上观看,要为不同观众群拍电影。一些新的现象如微电影的发展,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新媒体的出现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观众的观影方式,对这些新现象我们都应该有前瞻性的研究。

  应建构中国电影主流价值体系

  我们要建构适合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主流电影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具有足够的包容度和宽容度。大片、小片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空间,而增加国产电影的市场占有份额、扩大产业规模,还是要靠大片。否则,电影产业规模就得不到有效扩大。然而,如何让大片健康发展,如何让大片在新的起点上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我们还要鼓励现实主义的、关注民生的电影的发展,在产业化背景下实现现实主义电影的多样性表达、多样化转变。

  好的经典人文作品一定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好作品支撑,电影产业是不可能发展的。我们必须加大对电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力度,尽快解决中国电影文化储备不足、竞争力较弱的局面,为中国电影从大国向强国转变做好文化上的战略准备。

  特别要指出的是,建构中国特色主流价值体系还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缺乏理性的批评,对中国电影来说是有失公允的。大量对中国电影的批评存在道德化、情绪化倾向,很多只具有宣泄性的意义,少有建设性的意义。而我们必须坚持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来对待中国电影,给中国电影营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

  当然,也要培养观众的理性消费、健康的审美。微博这一营销方式十分有效,值得我们研究。但是对于“粉丝”营销这一方式,我们需要看到其中的问题,“粉丝”营销意味着观众去电影院的唯一目的就是去看明星,而不管影片质量的好坏,比如《孤岛惊魂》、《大武生》等。尽管从短期来看,这类电影的商业效果非常好,但应该意识到这实际上还是一种盲目的、非理性的消费,会给真正的好电影带来一种伤害。

  (饶曙光,作者为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

【编辑:于晓】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